高原气象

第30卷 第4期 2011-08-28   

论文

  • 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夏季降水日变化的对比分析
  • 白爱娟-;刘晓东;刘长海
  • 2011 Vol. 30 (4): 852-859. 
  • 摘要 ( ) PDF (974KB) ( )
  • 采用2006-2008年自动气象站和2002-2008年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ment Mission)多卫星降水分析(Munti-satellite Precipitation Analysis, TMPA)的夏季(6~8月)逐时降水量资料, 分析了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及周边地区夏季降水的日变化特征, 以及高原中部与四川盆地两个特殊地形区降水日变化上的差异。结果表明, 高原中部与其以东的四川盆地在降水日变化上有明显不同, 即两者的降水日变化具有不同的峰值时间, 表现出从高原中部向外传播的特征, 最显著的信号出现在高原东缘。同时涡度和垂直速度等物理量也发生变化, 因此降水量日变化是各种物理量共同作用的结果。高原地形对周边地区降水日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这种影响类似于热带地区海陆边界的影响, 表现为高原中部的对流系统多在傍晚前后增强, 随后向东传播, 在后半夜到达高原以东的四川盆地, 形成四川盆地显著的“夜雨”, 并可能影响到四川盆地以东长江流域的降水活动, 这种作用类似于热带地区海陆边界附近的对流传播过程。
  • 新疆太阳总辐射资料的均一性检验与气候学估算式的再探讨
  • 辛渝;赵逸舟;毛炜峄;李元鹏;王晓梅;何亚萍
  • 2011 Vol. 30 (4): 878-889. 
  • 摘要 ( ) PDF (1282KB) ( )
  • 参照新疆105个气象台站“元数据”, 在对12个辐射站逐月日照百分率与月总辐射资料序列进行质量控制检验的基础上, 对无效值与缺测值进行了插补订正, 继而以Potter非均一性客观检验方法对资料序列进行了非均一性检测, 同时以SNTH方法对产生间断的序列进行了相应的非均一化订正。在均一化的月总辐射与月日照百分率资料序列基础上, 探讨了利用辐射气候学估算总辐射的最佳方案及其系数的空间差异与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月日照百分率序列仅乌鲁木齐与伊宁站有间断现象, 而月辐射资料序列间断的有乌鲁木齐、 伊宁、 阿勒泰、 哈密、 和田站, 且并非都与日照百分率序列同步间断。其中, 和田、 阿勒泰站月辐射资料序列非均一化现象最严重; (2)月辐射序列的间断大多出现在冬半年, 这可能与冬季空中气溶胶含量的突然增加有关; (3)在利用辐射气候学估算式Q=Q0(a+bS)对新疆总辐射进行估算时, 采用“单站单月式”效果最佳, 单站平均绝对误差为3%~8%, 系数a、 b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特征与季节变化特征。除伊宁站外, 两者还具有显著且稳定的互补关系; (4)新疆的年总辐射分布特征为自东向西、 自南向北依次递减, 天山山区为低值中心。秋季纬向特征最明显, 冬季次之, 春季转为经向, 夏季多呈“涡状”, 且南北疆两大盆地辐射差异小。
  • 西北区域几次暴雨过程中的自组织现象
  • 段海霞;李耀辉;张强;刘新伟-;邓振镛
  • 2011 Vol. 30 (4): 890-900. 
  • 摘要 ( ) PDF (1461KB) ( )
  • 通过涡旋自组织动力学方法对西北地区几次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 得到了一些暴雨过程中降水云团自组织预报的判据和指标: (1)产生暴雨的云团发展演变大都经历了由无组织到有组织、 由不规则云形到有规则云形的过程; (2)造成甘肃暴雨过程的降水云团一般由2~4个范围在35 km×35 km左右的小云团合并而成, 合并过程一般为两两合并, 范围在110 km×110 km左右的小云团合并时间一般为3~4 h, 范围在200 km×200 km左右的云团合并时间一般为9~10 h, 而范围>220 km×220 km的云团一般不会自组织成功; (3)能够自组织成功的小云团中心TBB一般在220 K左右; (4)甘肃降水云团TBB中心值基本在220 K左右, 强度较我国南方降水云团强度偏弱, 且降水对流体移动较快; (5)几个降水较大的测站基本位于TBB等值线密集带附近, 云团西面的TBB等值线密集, 东部较稀疏。通过分析发现, 涡旋自组织也是造成干旱半干旱地区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 诱发渤海风暴潮的黄河气旋动力学诊断和机制分析
  • 黄彬;陈涛;康志明;向纯怡
  • 2011 Vol. 30 (4): 901-912. 
  • 摘要 ( ) PDF (1929KB) ( )
  • 利用数字化6.7 μm卫星水汽图像、 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 以及干侵入和位涡理论, 对2007年3月3~5日诱发渤海罕见风暴潮过程的黄河气旋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和机制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风暴潮是在欧亚中高纬度环流调整、 高纬不稳定低槽东移发展及东亚大槽重建的过程中发生的, 强烈发展的黄河气旋产生强偏北大风, 导致渤海潮位暴涨。对流层顶附近的干冷空气伴随着大位涡舌区、 水汽图像上暗区向对流层中低层侵入; 当干侵入与输送带的暖湿空气汇合成强水平变形区, 形成斧形干区时, 气旋移到上下连通的大位涡区中爆发性发展; 干湿汇合的核区形成的螺旋型结构是气旋发展的成熟阶段。在气旋中心区低θw值的干侵入空气叠加在高θw值的暖湿空气上, 出现了位势不稳定层结; 干侵入空气下沉, 静力稳定度变小, 绝对涡度增大是引发气旋爆发性发展的热力和动力的强迫机制。变压梯度、 气压梯度、 高空风动量下传和超低空急流的偏差风辐散共同作用, 形成渤海风暴潮的强风。
  • 南京市灰霾影响因子的数值模拟
  • 吕梦瑶;刘红年*;张宁;蒋维楣
  • 2011 Vol. 30 (4): 929-941. 
  • 摘要 ( ) PDF (1367KB) ( )
  • 利用改进的南京大学空气质量预报系统(NJU-CAQPS), 对2005年1月7日南京典型天气条件形成的污染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分析了城市人为热源、 城市建筑物效应和不同类型人为热源排放对该区域主要污染物分布的贡献及对能见度造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城区日平均能见度最低可达8 km以下, 一天之中有18 h主城区地表能见度低于10 km, 属于典型灰霾天气; 工业点源排放对地表SO2日平均浓度贡献最大, 最大值达到110 μg·m-3以上; 流动源(即机动车源)排放对地表NO2日平均浓度贡献最大, 最大值达到70 μg·m-3以上; 面源排放和点源排放对地表PM2.5日平均浓度贡献最大, 最大值分别达到100 μg·m-3和45 μg·m-3以上。人为热源使低层大气温度升高、 风场幅合, 主城区垂直向上速度增大, 从而降低了主城区地表污染物浓度, 使能见度上升, 灰霾影响面积减少了20.2 km2。建筑物效应使主城区水平风速减小, 污染物在主城区及上风方向聚集, 浓度上升, 在建筑物平均高度较高和密度较大的区域, 细粒子PM2.5浓度比没有建筑物时约高10 μg·m-3, 相应地, 主城区能见度下降, 最大降幅可达2 km, 灰霾持续时间增加了2 h, 灰霾面积约增加了134 km2。
  • 2008年初南方冻雨云物理过程的模拟研究
  • 黎惠金-;李江南*;林文实;蒙伟光;肖辉;王安宇
  • 2011 Vol. 30 (4): 942-950. 
  • 摘要 ( ) PDF (1280KB) ( )
  • 利用中尺度模式MM5V3.7, 模拟了2008年初发生在我国南方地区最强的一次冻雨云物理过程。结果表明, 这次冻雨过程期间有两条明显的水汽通道, 上升运动明显。冻雨区上空主要以低空云水和雨水, 特别是云水的积聚为主, 中高空有少量雪花和微量的冰晶。与冻雨区相比, 非冻雨区过冷却水含量大, 主要位于低空, 高空没有霰, 雪花也明显偏少。这主要是因为冻雨区的上升气流弱, 高空水汽不饱和。在降雨区, 靠近0 ℃线以上为冰相降水, 以下为雨水。在冻雨区, 冰相粒子没有落在0 ℃线附近, 雨水顶也不在0 ℃线附近, 这次冻雨的云物理过程属于液相暖雨机制。造成此次巨大灾害的原因除了冻雨外, 还有雾凇和水汽的凝华附凇作用, 正是由于雨凇和雾凇复合积冰的共同作用, 导致了这次冻雨过程的冻雨量不大, 但灾情却异常严重。
  • 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的结构特征与影响因子分析
  • 钟水新-;王东海;张人禾;刘英
  • 2011 Vol. 30 (4): 951-960. 
  • 摘要 ( ) PDF (1617KB) ( )
  • 利用加密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 对2006年7月20~24日一次东北冷涡降水过程的发生\, 发展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MM5模式对此次冷涡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冷涡发展阶段, 对流层顶存在两条急流带, 一条为南伸的高纬高空急流带, 另一条为副热带西风急流带, 两条急流带在东北地区汇合, 强副热带西风动量的输送增强了低槽的气旋性涡度, 使得冷涡切断后东移、 发展。冷涡发展阶段, 冷涡偏西地区有低空西北强风带, 该强风带与冷涡前部东南风急流形成辐合区, 降水主要发生在冷涡偏东北的辐合上升区。冷涡发展及成熟阶段, 300 hPa以下为一深厚的冷性涡旋, 以上为一暖中心, 强风带位于冷涡外缘, 中心为弱风区或无风区。地形试验表明, 在去除地形作用后, 冷涡在后期(成熟及衰亡阶段)的位置明显偏西, 出现了“回撤”现象。对流层顶高位涡(PV)气流的干冷空气下沉, 插入高相对湿度区后部, 高PV气流叠加在对流层低层的低θse之上, 干冷空气侵入具有高PV 特征。高空正PV异常中心与低层(θ/p)正异常同位相叠加, 使得对应诱生的气旋性环流进一步发展\, 加强, 冷涡加强、 东移。
  • 2009年大连春季强对流雨雪天气过程分析
  • 李燕;石小龙;王树雄;吴杞平
  • 2011 Vol. 30 (4): 961-968. 
  • 摘要 ( ) PDF (1314KB) ( )
  • 2009年 4月15日大连出现了春季最晚的降雪天气。利用常规资料、 自动气象站和雷达等多种资料及中尺度模式MM5对这次强对流雨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模拟, 结果表明, 200 hPa急流、 500 hPa贝加尔湖冷槽南压形成的冷涡、 中低层南支槽前水汽输送以及地面冷锋是产生大连春季强对流雨雪天气的环流背景; 中层干冷空气叠加在低层暖湿层上, 有利于不稳定层结的形成, 低层较充沛的水汽输送叠加于近地层冷空气之上, 在锋面动力抬升作用下, 为强对流雨雪天气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低层逆温层, 不稳定能量配合明显的抬升运动, 有利于不稳定降水产生; 冷锋云系中多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是造成这次过程的直接中尺度系统; 在多普勒雷达回波中, 强带状回波及块絮状回波、 速度场零速度线反“S”型和清晰的低空“牛眼”及模糊的高空“牛眼”显示出中高层冷、 低层暖的不稳定层结配置, 以及中小尺度对流辐合体回波系统的产生; 温度分析表明, 高层冷空气的侵入使中低层和地面温度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度降温现象, 是造成降水性质发生变化的直接原因。
  • “091111”山西特大暴雪过程的流型配置及物理量诊断分析
  • 苗爱梅;贾利冬;李智才;申李文
  • 2011 Vol. 30 (4): 969-981. 
  • 摘要 ( ) PDF (1994KB) ( )
  • 利用常规和非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针对2009年11月9~12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特大暴雪过程进行了流型配置、 物理量诊断、 卫星、 雷达等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持续性大暴雪天气过程出现在两种环流背景下, 大暴雪期间主要受3个中-α尺度的暴雪云系影响; 特大暴雪、 大暴雪云系的生成、 发展及移动与700 hPa切变线和低空急流的生成、 发展、 移动及存亡息息相关。400 hPa以下东北、 西南、 偏西3支偏西急流强盛, 且随高度顺转, 是这次百年一遇特大暴雪过程流型配置的主要特征。200 hPa以下大气层结处于不稳定状态, 湿层厚度高达200 hPa, 散度的垂直分布表现为明显的低层辐合、 高层辐散的对称结构, 强降雪时段400 hPa以下水汽辐合量成倍增长。这种物理量场的有利配置促进了低层湿空气的聚合及向上的抬升运动, 为大暴雪、 特大暴雪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两种环流背景下出现的降雪量与散度场、 水汽通量散度场高低层的辐散、 辐合强度及湿层的厚薄成正比; 散度变率的增加与强降雪峰值的出现有较好的对应关系, 并有12~18 h的提前量。
  • 黄土高原中部典型台塬区冬季微气象特征研究
  • 王胜-;张强-;岳平;曾剑;李宏宇-
  • 2011 Vol. 30 (4): 982-988. 
  • 摘要 ( ) PDF (795KB) ( )
  • 利用黄土高原中部庆阳观测站冬季的观测资料, 分析了黄土高原台塬区微气象特征。研究表明, 黄土高原中部冬季晴天辐射各分量的值几乎比夏季的小一半。09:00~17:00, 地面给大气加热, 在17:00至次日09:00, 大气给地表加热。平均辐射与晴天时更接近。无论是晴天还是平均气候状况, 冬季感热在地表能量中都占有很大比重, 几乎占到净辐射值的一半; 潜热峰值只有感热峰值的1/4左右, 土壤热通量介于感热和潜热之间。冬季夜间近地层的湍流交换十分微弱, 在一天中的2/3时间里, 大气给地表传递热量。在无降水时段, 地表反照率平均为0.22, 降雪的影响使地表反照率的平均值为0.28, 增大了约30%。地表反照率恢复到一个新的准平衡态长达7天。降雪过程对地表反照率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这也是地表反照率难以准确参数化的原因之一。
  • 北京密云地区辐射与能量平衡特征分析
  • 刘寿东;王秀丽;王咏薇;徐自为;杨澄;唐玉琪
  • 2011 Vol. 30 (4): 996-1004. 
  • 摘要 ( ) PDF (1107KB) ( )
  • 利用北京密云站2007年1, 4, 8和10月辐射及湍流通量观测资料, 分析了农林混合非均匀下垫面晴天、 阴天条件下的辐射平衡、 反照率及能量平衡特征。结果表明: (1)1, 4, 8和10月能量平衡闭合度(OLS方法)分别为82%, 97%, 72%和83%, 总体闭合度为76%, 数据质量较好; (2)晴天向上长波辐射1, 4, 8和10月平均值分别为279.6, 381.5, 430和358.7 W·m-2; 受农林混合下垫面变化的影响, 响应短波辐射时间1月和8月分别为0.5 h和1.5 h, 4月和10月介于两者之间; (3)随下垫面植被长势和土壤湿度的变化, 反照率有明显改变, 1, 4, 8和10月晴天平均值分别为0.183, 0.143, 0\^133和0.139; 由于非均匀下垫面通量贡献率随太阳辐射方向而变化, 各月均存在日变化不对称现象。8月密云站的反照率(0.133)小于同期同纬度固城站的反照率(0.19); (4)由于农林混合下垫面状态的变化, 1, 4和10月能量主要用于感热交换, 8月主要用于潜热交换。阴天能量分配特征与晴天一致。
  • 近50年云南省雨日及降水量的气候变化
  • 符传博-;吴涧*;丹利
  • 2011 Vol. 30 (4): 1027-1033. 
  • 摘要 ( ) PDF (818KB) ( )
  • 利用1959-2009年云南省30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 通过计算趋势系数、 相关系数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 分析了近50年来云南省年、 季、 月雨日和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云南省多年平均雨日空间分布和降水量空间分布基本一致。降水量最大值出现在滇西南地区, 滇中到滇东南地区相对较少; 年雨日最大值也出现在滇西南地区, 滇中地区最少。年降水量在近50年来总体变化不大, 但是年总雨日出现明显的减少趋势, 趋势系数为-0.475, 通过了0.01显著性水平检验, 回归系数为-3.19 d·(10a)-1。季雨日的分析表明, 云南省除了春季以外, 其他三季雨日均呈大范围的负趋势, 其中夏、 秋季30个测站的趋势系数均为负值, 四季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的负趋势测站数从多到少的排列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全年12个月中有9个月是负趋势测站的超过一半以上, 尤以6~10月最明显, 总的来说, 月雨日呈减少趋势。
  • 华南暖区强对流降水系统的结构和闪电特征分析
  • 张诚忠;万齐林;杨兆礼;丁伟钰;陈子通;黄燕燕
  • 2011 Vol. 30 (4): 1034-1045. 
  • 摘要 ( ) PDF (1568KB) ( )
  • 利用加密地面观测资料、 多普勒雷达资料及广东省地闪资料, 研究了24 h内影响华南珠江三角洲的两次中尺度强降水系统的结构特征和地闪特征。结果表明: (1)第一次对流系统以后建型方式(back-building)组建, 垂直结构类似海上对流, 水平结构类似平行层状的对流系统。第二次对流系统垂直结构倾向于陆地的对流, 水平结构类似于拖曳层状的对流系统。(2)地闪分布特征: 两个系统在其生命史中负地闪占据主导地位; 第一次对流系统在发展期正地闪逐渐增大, 从成熟到衰减期正地闪逐渐减弱, 第二次对流系统从发展到消亡期正地闪逐渐增大。第一次对流系统成熟期: 在低层强回波移动方向右侧为正地闪, 左侧为负地闪。对流系统地闪主要集中在对流区(92.8%的地闪), 部分在对流区下风方(7.2%的地闪)。第二次对流系统特征: 正、 负地闪大部分重叠出现在对流区(78%的地闪), 部分在尾随的层状降水区(22%的地闪)。正、 负地闪在非对流区发生的概率比第一次系统的大。两个系统中88%以上的地闪集中在6 km高度、 回波>25 dBZ以上的范围。
  • 高原复杂地形条件下慢天线测量值的订正
  • 范祥鹏;张广庶;王彦辉;李亚珺;张彤;武斌
  • 2011 Vol. 30 (4): 1046-1051. 
  • 摘要 ( ) PDF (642KB) ( )
  • 利用青海大通地区高精度GPS时钟同步的7站慢电场变化资料, 以点偶极模式为基础, 运用穷举法并结合非线性最小二乘法对发生在2009年野外观测期间11个负地闪的26次回击产生的电场变化进行了拟合。对拟合结果最优的各站订正系数进行了统计, 求出了以主观测站为基准的各站慢天线订正系数, 即各站慢天线观测值受海拔高度和植被遮挡等因素影响程度。同时, 利用各站的平均订正系数拟合得到各次回击所中和的电矩和等效电荷中心的位置。结果表明, 各站慢天线都不同程度受到场地因素的影响, 各种不同的环境因素对慢天线的测量有放大或屏蔽的效果, 得到的订正系数是慢天线在高原复杂地形条件下各种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负地闪回击中和电矩的垂直分量为11.6~66.0 C·km-1, 中和电矩的等效中心高度为1.6~6.8 km。
  • 梅雨期一个伴有前导层状降水对流线的结构特征
  • 王晓芳;胡伯威;李红莉;崔春光
  • 2011 Vol. 30 (4): 1052-1066. 
  • 摘要 ( ) PDF (2475KB) ( )
  • 采用美国ERSL实验室LAPS系统融合NCEP 1°×1°逐日再分析资料、 业务观测和雷达资料, 分析了2007年6月18日发生在湖北中部的一个伴有前导层状降水对流线发生、 发展及消亡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该系统在雷达回波上主要分为两部分: 后方回波强而窄的对流带和前方回波相对弱的宽层状降水区, 在对流带和层状降水区之间有一条回波更弱的转换带。流场上RFLS系统主要由4种气流组成: 在层状降水区前方中低层有一个由上而下转为从前向后的入流、 对流层低层从后向前的入流、 朝前倾斜的上升气流、 中上层由后向前的气流。该系统在组织阶段开始产生前导层状降水区, 到成熟阶段垂直气流发展旺盛, 前方的层状降水区变宽。中低层垂直对流线的垂直风切变随时间增大和地面冷丘随时间减弱或者不变, 是18日RFLS系统上升气流向前倾斜的主要原因。
  • 一次弓状回波、 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Ⅰ: 以单多普勒雷达资料为主的综合分析
  • 王俊;龚佃利;刁秀广;盛日锋;陈西利
  • 2011 Vol. 30 (4): 1067-1077. 
  • 摘要 ( ) PDF (1875KB) ( )
  • 利用济南CINRAD/SA雷达探测资料, 结合卫星、 自动站和其他常规天气资料, 分析了一次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的发生、 发展, 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合并形成新弓状回波后又演变成逗点回波的过程。结果表明: (1)强对流过程发生在东北低涡横槽转竖过程, 大气环境具有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和中等强度的低层垂直风切变。FY-2C卫星的红外云图显示, 产生弓状回波的云团是在邻近云团的出流边界影响下发展\, 加强的, 而地面自动站资料清楚地显示出弓状回波影响区域温、 压、 湿等在20 min内发生的剧烈变化。(2)多普勒雷达产品资料分析表明, 这是一次典型的弓状回波过程, 系统演变经历了典型弓状回波演变过程的每一个阶段: 高大对流回波、 弓形和矛状阶段及逗点回波阶段。(3)强对流风暴出现在弓状回波前沿约75 km的暖区中, 具有普通超级单体的一些特征, 移动缓慢。(4)弓状回波和强对流风暴合并阶段, 弓状回波已处于逗点云系的后期。超级单体逐渐靠近弓状回波的颈部, 在短时减弱后又快速发展并填补了弓状回波减弱部分。在弓状回波后侧强入流作用下, 超级单体发展成弓状回波, 并很快演变成逗点云系, 其旋转头部发展很强并产生灾害性大风。
  • 一次弓状回波、 强对流风暴及合并过程研究Ⅱ: 双多普勒雷达反演三维风场分析
  • 王俊;盛日锋;陈西利
  • 2011 Vol. 30 (4): 1078-1086. 
  • 摘要 ( ) PDF (1249KB) ( )
  • 利用济南和滨州两部新一代多普勒雷达反演的三维风场, 分析了发展成熟和减弱阶段的弓状回波、 强对流风暴的三维风场结构, 以及两者合并过程的风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弓状回波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对应气旋性和反气旋性环流, 气旋性环流较强。在逗点云系阶段, 回波强度、 主上升气流, 以及气旋和反气旋性环流开始减弱。(2)强对流风暴靠近处于消散期的旧对流风暴时产生了较强的下沉气流, 促使强对流风暴的产生和发展。强对流风暴的强回波区在低层为风场辐合中心, 而高层则对应辐散流场。(3)强对流风暴和弓状回波合并过程显示, 弓状回波处于逗点云系阶段的后期, 前沿只有弱的上升气流, 而强对流风暴处于成熟、 减弱阶段, 靠近弓状回波一侧有较强的下沉气流, 两者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弓状回波前沿的弱上升气流与较强的下沉气流汇合, 导致弓状回波迅速减弱, 强对流风暴也短时减弱。随着弓状回波后部有组织的后侧入流的侵入, 强对流风暴中的暖湿气流被剧烈抬升, 促使风暴发展的更加强盛。
  • 云南冰雹的变化特征
  • 陶云-;段旭-;段长春-;段玮-
  • 2011 Vol. 30 (4): 1108-1118. 
  • 摘要 ( ) PDF (1147KB) ( )
  • 利用1961-2008年云南120个测站逐月冰雹资料, 分析了近50年云南冰雹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结果表明: (1)云南冰雹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全年冰雹日数从云南西北到东南大致呈多—少—多—少相间隔的区域分布特征; 夏季与秋季分布相似, 滇西北偏多, 滇西南偏少; 春季与冬季分布相似, 滇西北及滇东北偏少, 从西北到东南有增加的趋势。(2)云南冰雹的发生具有明显的月际变化特征, 云南全年各月都有冰雹发生, 主要集中于2~4月, 最多的月份是4月。从季节分布来看, 云南属典型的春雹发生区。从不同气候带来看, 北热带、 南亚热带、 中亚热带、 北亚热带及温带属于典型春季冰雹发生区, 最大月是4月; 高原气候带属于典型夏雹发生区, 最大月是7月。(3)近50年来云南四季及年的总变化趋势非常一致, 呈减少趋势, 6个气候带年冰雹频次近50年总的变化趋势也呈减少趋势。(4)云南年及四季冰雹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6个气候带年冰雹频次也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5)云南各地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程度不一致, 滇中及以西以南大部分地区以及滇东南大部分冰雹频次对气候变暖有着极好的响应, 即偏暖时期, 冰雹频次偏少, 而偏冷时期则偏多。
  • 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特征与预报
  • 李江波;王宗敏;王福侠;金晓青
  • 2011 Vol. 30 (4): 1119-1131. 
  • 摘要 ( ) PDF (1985KB) ( )
  • 应用常规资料、 NCEP资料、 卫星云图和多普勒雷达资料, 分析了1975-2008年间19次华北冷涡造成的京津冀连续3天以上降雹天气过程, 给出了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分布特征、 形成原因、 云图特征、 雷达回波特征、 天气概念模型和预报着眼点。结果表明, 造成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天气形势主要有4种: 深厚冷涡型、 浅薄冷涡型、 阶梯槽与冷涡型、 横槽与冷涡型。华北冷涡连续降雹一般发生在稳定的东亚阻塞环流背景下, 冷涡长期徘徊在蒙古国与我国华北北部, 500 hPa冷温槽叠加在850 hPa暖脊之上, 中高层干冷的西北气流叠加在低层西南暖湿气流之上, 造成京津冀大范围位势不稳定, 午后到傍晚热力和动力条件加强, 在地面冷锋、 中尺度辐合线、 干线等触发下导致降雹发生。华北冷涡连续降雹的类型不同, 卫星云图显示它们的差异较大, 即深厚型冷涡表现为典型的冷涡云系, 浅薄型冷涡则易形成多个MCS影响河北。雷达回波上, 冷涡造成的河北中北部降雹回波多为带状回波, 降大冰雹的几率较小; 而南部降雹则多块状多单体或超级单体回波, 降大冰雹的几率较大。在制作冷涡连续降雹的预报时, 从阻塞形势能否建立入手, 进一步分析强对流发生的3个基本条件及风垂直切变条件, 关注冷涡的强度、 位置、 移动方向和综合应用强对流参数。
  • 河北省冰雹气候特征及其与环流异常的关系
  • 顾光芹-;史印山-;池俊成;张梅
  • 2011 Vol. 30 (4): 1132-1138. 
  • 摘要 ( ) PDF (852KB) ( )
  • 根据1961-2007年河北省142个测站的冰雹实测资料、 月平均气温和NCEP再分析资料, 利用M-K突变检验、 小波分析及相关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 分析了47年来河北省冰雹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 历史演变规律以及多雹年与少雹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 河北省冰雹日数年际变化明显, 1994年有明显的突变, 此后, 雹日数减少了; 河北冰雹日数存在20年和11年的准周期变化; 河北省冰雹日数与500 hPa平均风速呈正相关, 与平均气温呈负相关。环流特征分析表明, 雹日数突变前后5~7月平均环流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最显著的区域在内蒙古东部和黑海附近; 多、 少雹年5~7月500 hPa平均环流的差异明显, 最显著的区域在河北和地中海附近; 多、 少雹年5~7月各月的平均环流特征分析表明, 多、 少雹年5月平均环流差异不大, 但6、 7月的环流差异明显。降雹是小尺度天气, 但出现频次与大尺度环流有关, 其环流特征可以作为冰雹气候预测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