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2018, Vol. 37 Issue (4): 1129-1142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7.00095
0

引用本文 [复制中英文]

慕熙昱, 徐琪, 周林义, 等. 2018. 基于AWOS数据的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特征统计研究[J]. 高原气象, 37(4): 1129-1142.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7.00095
[复制中文]
Mu Xiyu, Xu Qi, Zhou Linyi, et al. 2018.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 Visibility at Nanjing Lukou Airport Based on AWOS Data[J]. Plateau Meteorology, 37(4): 1129-1142.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17.00095.
[复制英文]

资助项目

南京大气科学联合研究中心研究基金项目(NJCAR2016ZD02);江苏省气象局科研基金项目(KM201601);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306043);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0207001802)

作者简介

慕熙昱(1981-), 男, 山东威海人, 高级工程师, 主要从事天气分析及资料同化研究.E-mail:xiyumufish@163.com

文章历史

收稿日期: 2017-05-25
定稿日期: 2017-12-07
基于AWOS数据的南京禄口机场低能见度特征统计研究
慕熙昱1,2, 徐琪3, 周林义1,2, 陶星3, 黄安宁4     
1. 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 江苏 南京 210009;
2. 江苏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江苏 南京 210009;
3. 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江苏分局, 江苏 南京 210000;
4.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3
摘要: 利用南京禄口机场2011-2016年分钟级地面观测数据对禄口机场低能见度现象进行分析,统计低能见度天气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分析其他气象要素与能见度的关系,归纳低能见度天气下各气象要素的阈值,建立低能见度天气的预警指标。结果发现,禄口机场发生低于2 000 m能见度现象时,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均超过90%,表明禄口机场低能见度主要是由雾造成的。禄口机场能见度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次季节变化特征,呈现双峰双谷结构,4月及7、8月为两个峰值,6月及12月和次年1月为两个谷值。这种特征的形成与近地层大气的温度、湿度、层结有密切关系。能见度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凌晨至早晨能见度最低,午后能见度达到最高,秋季能见度的日变化幅度较大,冬季低能见度可能出现的时间分布范围广。通过分析发现能见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复杂,并不呈现某种线性关系。分析不同等级低能见度天气对应的气温、温度露点差、水平风速范围,发现气温在不同月份有较大差异,温度露点差及水平风速的范围较稳定。
关键词: 能见度        时间特征    阈值    
1 引言

大气能见度又称大气水平能见度, 是指视力正常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观察以天空为背景的黑色目标物时(0.5°~1.5°视角), 能够从背景上分辨出目标物轮廓的最大水平距离, 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多年来, 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低能见度的观测、物理结构、局地低能见度的宏微观结构及物理成因、低能见度的数值模拟、气候及变化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 对不同地区低能见度进行了大量的观测试验(傅刚等, 2009)。探测大气能见度常用目测法及器测法, 人工观测不可避免的存在主观性和时空限制, 因此大气能见度的器测法显得十分重要。目前, 探测大气能见度仪器按探测原理可分为透射式和散射式, 其中前向散射仪应用最为广泛(邱金恒等, 2005)。整体上人工观测较自动观测数据偏大, 但二者具有相当一致的统计特征, 自动与人工观测在低能见度条件下较为接近, 具有较好的相互替代性(司鹏等, 2015;王瑞等, 2015;明虎等, 2015)。

影响能见度的因子很多, 大气细粒子、水汽和风速都对能见度有一定的影响(Charlson, 1968; Sloane, 1982;苏维翰等, 1986;刘宁微等, 2012;范引琪等, 2008),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的变化受大气中硫酸根浓度、颗粒物浓度, 相对湿度和小于10 μm颗粒物浓度的影响较大(苏维瀚等, 1986)。珠三角地区、广州地区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能见度恶化主要是由细粒子引起的灰霾天气增多造成的(吴兑等, 2006, 2007, 2008a)。广州地区低能见度多见于相对湿度为70%~90%的环境中, 相对湿度低于30%情况下未曾出现低能见度现象, 且低能见度事件多发生在早晚, 日变化特征明显(陈静等, 2010)。环渤海地区近年能见度小于等于1 km主要是水滴造成的(郭军等, 2016)。对流层气溶胶和污染物浓度的增加是导致云贵高原平均能见度降低、日照减少的主要原因(郑小波等, 2010)。低能见度主要由雾和霾引起, 相对湿度是区分雾、霾的重要指标(李艳红等, 2014;邓学良等, 2015)。中国2010年发布的气象行业标准(QX/T113-2010)中规定:能见度 < 10 km, 排除降水、沙尘暴、扬沙等天气现象造成的视程障碍, 相对湿度 < 80%, 判识为霾; 相对湿度为80%~95%时, 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规定的描述或大气成分指标进一步判识。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 国内普遍认可相对湿度为90%的新阈值(吴兑等, 2007, 2008a, 2014;过宇飞等, 2013;丁一汇等, 2014)。雾、霾的分布及发生发展与背景天气有紧密联系。近50年来, 上海霾日数总体呈增加趋势, 雾和霾日数以冬季最多, 夏季最少(靳利梅等, 2008)。长江三角洲地区浓雾多发季为10月至次年4月, 夏季浓雾的发生概率很小(周自江等, 2007)。我国西北地区霾通常产生于高空长波脊控制范围内, 春季霾多发生于南支槽型天气形势下, 冬季霾多发生于中阻塞型天气形势下, 地面为高压控制的均压场中(颜娇珑等, 2016)。在此基础上, 很多科学家研究雾、霾的成因及结构, 并研究他们与气象因子的关系。张光智等(2005)分析发现大雾形成前期低空出现逆温, 大气中细粒子浓度的增加, 凝结度迅速增长; 起雾之前边界层低层平均及扰动动能均出现显著跃升; 雾一旦形成后, 雾的凝结反馈效应使逆温层在大气低空的中、上层产生抬升、维持与再建过程对城市雾的持续起重要作用。吴彬贵等(2009)分析发现近地面层逆温和弱风条件有利于浓雾形成。刘熙明等(2010)研究认为近地面大气边界层较大的相对湿度(>70%)、较小的风速(< 3.0 m·s-1)和风速垂直切变(< 0.02 s-1)、稳定的层结结构以及较低的气温是持续大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冷空气的侵入使得边界层相对湿度迅速减小, 风速及其垂直切变增大, 破坏近地面大气边界层的结构, 导致大雾的消散。大雾的维持与消散主要受风场等动力因素的影响, 热力层结是大雾维持和消散的必要条件。张恒德等(2011)发现地面风速维持在1~3 m·s-1、低层辐散、负涡度及垂直上升运动弱是形成雾的动力条件; 低层相对湿度大、温度露点差小, 对流层中层相对较干; 低层逆温层的存在和大气层结稳定构成了稳定性条件。严明良等(2011)研究认为雾区内近地层为弱的水汽辐合区, 地面辐射冷却和低空冷平流是大雾形成、发展和维持的重要因素, 地面辐射冷却在热力条件中起主导作用, 冷平流作用远小于地面辐射冷却作用。

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 一些学者就发现大气能见度与云中的液态水含量、云滴粒子直径有关, 并研究了三者之间的关系(Neiburger, 1953), 近年的统计结果表明温、湿等气候因子的变化以及人类活动引起的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改变, 与区域性浓雾日数的变化密切相关(刘小宁等, 2005)。我国南岭山地的平流雾和上坡雾与华南锋面活动尤其是华南准静止峰的活动密切相关(吴兑等, 2007)。成都地区降水量、相对湿度以及风速的变化与灰霾变化有明显联系(贾佳等, 2017)。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与细颗粒物PM2.5质量浓度在春季呈乘幂关系, 夏季呈指数关系, 秋季呈对数关系, 冬季呈指数关系(王京丽等, 2006)。西安咸阳高速公路观测到能见度与气温均呈明显的U型二次多项式相关; 与相对湿度呈多项式型负相关; 与风速之间存在一定的多项式相关性(王珊等, 2016)。在此基础上, 很多科学家利用气象因子与能见度之间的关系建立能见度预报方程。张德山等(2002)以大气稳定度、低层水汽含量、低空大气中悬浮颗粒物3个基本气象要素作为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能见度预报因子, 取得很好效果。马学款等(2007)采用动态学习率BP算法的人工神经网络对重庆市区能见度进行了拟合和预报检验, 通过引入M指数、Ri数、凝结核和辐射状况等诊断因子, 并考虑降水对地面湿度干扰影响的消空。李沛等(2012)利用神经网络逐级分类建模方法预报北京能见度, 预报准确率远优于回归预报的方法。周须文等(2014)利用相关分析找出了与低能见度雾的生消有密切关系的气象因子, 建立北京-石家庄高速公路能见度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回归方程。倪江波等(2015)建立了华北区域性低能见度天气的自动识别系统, 并利用K指数、露点温度差等天气诊断物理量进行第二次判别。苏兆达等(2017)用逐步回归法建立地面24 h变压、10 m风速、能见度、日均相对湿度、空气质量指数的回归方程。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是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及华东地区的主要货运机场。目前日均起降架次接近600架。机场处于中纬度地区,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冷暖空气活动频繁, 下垫面水汽充沛, 因此出现大雾的情况较多。南京机场的大雾主要以辐射雾为主, 偶尔有平流雾发生。另外, 在秋冬季节天气比较干燥的时候, 大面积的大雾发生条件虽不足, 但由于跑道头附近有水系提供水汽, 也常常会出现碎片雾、部分雾等情况。这些情况出现时, 往往会出现能见度和跑道视程快速变化的现象, 航班落地时受此影响, 经常导致航班大面积备降或延误。早期对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研究受观测资料限制, 进展缓慢。民航局空管局气象业务规划在未来十年将航空气象信息与空中交通管制数据协同分析, 通过大量的航空气象历史数据的挖掘, 建立经验模型, 预报天气发展的可能性。同时, 根据历史数据的统计结果, 生成数学模型, 为各种复杂天气下的航班流量管理提供参考值。这对航空气象业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利用南京禄口机场近6年(2011-2016年)的跑道视程(Runway Visual Range, RVR)分钟级数据, 归纳了低能见度天气的时间分布特征, 研究了低能见度天气与气象因子(温度、湿度、风等)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低能见度现象与这些物理量的关系, 并建立了能见度的预测阈值。

2 观测仪器及观测数据

本场观测能见度的仪器设备是芬兰Vaisala公司的MIDAS IV型AviMet自动气象观测系统, (Automated Weather Observing System, AWOS)。所测的能见度数值有跑道视程(RVR)和气象光学距离(Meteorological Optical Range, MOR)。对于航空公司而言, 如果机场有RVR, 飞机运行时, 实际影响运行的主要还是RVR。而MOR更接近人观测的主导能见度值。该值是国际民航组织认可的, 在无人值守的情况下, 可以将气象光学视程作为能见度来使用。在仪器校准及运行正常的情况下, 有学者认为夜晚也可以用MOR值取代能见度值(傅刚等, 2009)。MOR数值范围显示从0~10 000 m, 分辨率为1 m。考虑到RVR数据受灯光影响较大, 且MOR数据精确度更大, 为了更好的分析能见度的变化特征, 在后续的研究中, 能见度观测值均选取每分钟MOR值。

众所周知, 降水对能见度的影响非常大, 为了准确的分析能见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需要将降水的信息剔除。为此对观测数据进行如下处理:以10 min数据为窗口, 当窗口中若有3 min观测到降水, 则定义该窗口为降水期, 将整个窗口作为有降水的观测样本, 其他窗口作为无降水的观测样本。下文对温度、相对湿度、水平风速、温度露点差与能见度的观测分析中, 均采用无降水观测样本。按照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国气象局, 2003), 水平能见度小于1 000 m定义为大雾, 能见度小于500 m定义为浓雾; 另外在航空气象领域, 当能加度低于2 000 m就需要进行重点监控, 因此对能见度进行分析的阈值定为2 000, 1 000和500 m。首先在能见度的时间分布统计中, 对低于2 000 m以下的低能见度进行了相关统计和分析。在能见度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中, 则分别对低于2 000 m、1 000 m以及500 m进行了更为细致的研究。图 1为禄口机场AWOS观测点分布, 以人工观测点所在的航管楼为中心点, 两条跑道之间间距为2 000 m。文中所涉及06号、24号观测点位于1号跑道两端, 两观测点之间距离3 600 m, 观测资料从2011年9月1日至2016年5月30日。07号、25号观测点位于2号跑道两端(2号跑道2014年7月刚刚启用), 两观测点之间距离3 600 m, 观测资料从2014年8月1日至2016年5月30日。

图 1 禄口机场观测站点分布 Figure 1 Observation point at Lukou Airport
3 南京机场能见度时间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3.1 月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从禄口机场2012-2015年历年逐月平均能见度统计(图 2)可见, 能见度分布有明显的年度差异和月份差异。2013年及2015年能见度分布趋势一致性较好, 呈现明显的冬季低、夏季高的特征。2012年除1月月均能见度较高之外, 其他趋势与2013和2015年一致。2014年月均能见度特征与其他年份差异较大, 但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特征。2012年及2013年7、8月能见度最高, 2015年8、9月能见度最高。2012, 2014和2015年这三年的4月均为能见度次高值, 其中2012年和2013年4月能见度明显低于夏季最高能见度, 2015年4月能见度几乎与夏季最高能见度相当。年度最高月均能见度发生在2013年7月, 超过9 500 m; 2014年的最低, 仅不到7 000 m, 发生在2014年12月。2013年、2014年和2015年最低能见度都发生在1月, 可以明显看出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冬季为能见度最低季节, 2012年、2013年春末夏初的5月、6月为能见度一个低谷, 2015年的能见度低谷包括5、6、7三个月。2013-2015年每年1月的月均能见度为年度最低, 但2012年1月的平均能见度为当年次高峰值。年度最低月均能见度为2013年1月, 3 000 m左右; 年度最低月均能见度最高出现在2012年6月, 超过4 000 m。

图 2 2012-2015年禄口机场每个观测点月平均能见度(单位: m) Figure 2 Monthly average visibility of every observation point at Lukou airport from 2012 to 2015.Unit: m

各个观测点的平均能见度分布基本一致, 但是稍有差异, 在夏季比较明显, 表明禄口机场夏季低能见度天气发生的局地性很强。夏季夜里水汽、大气层结、逆温三大条件容易满足, 因此夏夜团雾发生频次最多(崔驰潇等, 2015)。团雾受局地地形和中小尺度天气环境影响, 范围小、能见度低, 具有很强的局地性, 这是禄口机场夏季4个观测点能见度有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也是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难以预报的一个因素。

定义所有观测点的平均能见度$\bar M $为:

$ \bar M = \frac{{\sum\nolimits_{i = 1}^N {MO{R_i}} }}{N}, $ (1)

式中: N为观测点数目。将2012-2015年每月的$ \bar M$进行平均, 得到近4年内$ \bar M$的逐月分布情况[图 3(a), 其中2011年和2016年资料不全, 故只统计2012-2015年]。7月平均能见度最高, 达7 000 m以上, 8月次之, 再次之为4月; 1月能见度最低, 为4 000 m; 11月能见度稍高于1月, 其他月份能见度均超过5 000 m; 6月也出现了一个能见度谷值, 为5 000 m。亦即2012-2015年禄口机场能见度月分布呈现双峰双谷的特征, 盛夏能见度最高, 冬季最低, 4月次高, 5/6月次低。从图 3(b)~(d)可以看出, 4月平均气温超过15 ℃, 按照禄口机场常年观测经验, 当气温超过15 ℃时, 一般较少出现大雾天气; 且4月相对湿度为全年最低, 这是导致4月平均能见度为峰值的主要原因。6月累积降水量及降水日数均为最高, 且6月平均相对湿度也较高, 因为是6月为江淮梅雨期(朱乾根, 2000;倪允琪等, 2004), 虽在统计数据中剔除了降水的影响, 但大气中水汽含量充沛, 易形成雾, 导致6月平均能见度较低。盛夏季节南京主要受副高控制, 虽然相对湿度也较高, 但是因为气温较高, 切近地层湍流作用强, 会破坏低层稳定的大气层结, 不易形成长时间、大规模的雾, 即使短时间内形成小范围的雾, 也极易消散, 因此平均能见度很高。秋冬季节南京受弱冷空气南下或过境弱冷高压影响最频繁, 且夜间大气层结稳定, 高发辐射雾, 导致能见度较低。

图 3 2012-2015年禄口机场月平均能见度(a)、月平均相对湿度(b)、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气温(c)、逐月累积降水量与降水日数(d)及能见度低于2 000 m情况下相对湿度逐月分布箱体图(e) Figure 3 The monthly mean visibility (a), mean relative humidity (b), mean temperature and lowest temperature (c), rainfall and rain days (d) and monthly box chart of RH in case of MOR < 2 000 m (e) at Lukou airport from 2012 to 2015

图 3(e)为能见度低于2 000 m时, 逐月相对湿度分布箱体图。线段上下端点代表 5%、95%极值, 箱体上下端为25%、75%数值, 黑色方块为平均值, 箱体中的横线为中位数。4月、5月、7月和8月相对湿度整体偏高, 说明在这几个月形成雾的条件比较苛刻, 只有在相对湿度非常高的情况下才可能出现。而在1月、6月、12月相对湿度分布范围最广, 箱体下缘线低于90%, 在这几个月形成雾的条件相对容易, 对相对湿度的要求不需要太高就可能形成。相对湿度箱体图的分布与图 3(a)中每个月平均能见度的分布是一致的。从图 3(e)可以看出逐月平均相对湿度均超过90%, 仅1月及12月箱体下缘位于85%~90%。按照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吴兑等, 2007, 2008b, 2014), 禄口机场绝大部分低于2 000 m能见度的天气是由雾造成的。因此下文的分析中近似认为禄口机场小于2 000 m低能见度天气均是由雾造成的。

3.2 低于2 000 m的低能见度日分布特征

图 4为每个月内2 000 m以下能见度日分布图(所有观测点均统计在内, 因观测点数量太多, 当大量点聚合在一起时就连成线, 下同), 从图 4可见, 每个月低于2 000 m的能见度日分布时间有所不同。1月分布时间最长, 从12:00(北京时, 下同)到次日03:00。2月、11月和12月次之, 基本从15:00到次日01:00。其余月份主要集中于18:00-24:00。从最低能见度数值分布上看, 12月, 最低能见度为低于50 m的时间从09:00至次日03:00, 达到18 h; 1月从12:00至次日03:00, 达到15 h; 3月及11月中低于50 m能见度分布也达7~8 h; 6-9月较少出现最低能见度达低于50 m的现象。6月、7月、8月和9月最低能见度较高, 基本大于500 m, 且较少出现低于50 m的能见度, 其他月最低能见度数值分布较均匀。总体来说, 低于2 000 m以下能见度主要出现在当地时间凌晨至清晨, 夏季出现时间最短, 且能见度较少低于600 m; 秋冬季节时间分布较长, 200 m以下能见度出现较多。

图 4 禄口机场每个月2 000 m以下能见度日分布 Figure 4 Monthly distribution ofvisibility lower than 2 000 m at Lukou airport

从每个月内6年平均的$ \bar M$日变化分布(图 5)可以看出, 能见度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14:00-17:00是高值区, 该时间段对应午后至日落之前; 06:00前后是低值区, 该时间对应日出之前。日出后能见度快速升高, 高能见度持续时间长于低能见度持续时间。午后由能见度最大值变化到次日早晨能见度最低值的过程比早晨由能见度最低值变化到午后能见度最大值的过程缓慢, 雾的消散与太阳辐射、气温快速升高及逆温层的消失有关(濮梅娟等, 2013), 日出后地面短波辐射加强导致气温快速升高, 逆温层被破坏, 因此雾迅速消散, 能见度升高。

图 5 禄口机场每个月能见度日变化分布 Figure 5 Diurnal variation of visibility in every month at Lukou airport
4 机场能见度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4.1 气温与能见度的关系

低能见度与气温的相关性较为复杂, 各月在低能见度情况下气温分布范围差异较大, 这与每个月的平均温差有关, 但是总体来说温度跨度大(小), 表明该月较多(少)发生低能见度天气。每个月能见度与气温的对应关系如图 6所示。可见1月、2月和12月温度跨度都较大, 能见度2 000 m时, 1月对应气温变动范围为-7~20 ℃, 跨度27 ℃, 跨度最大, 2月对应气温变动范围-5~20 ℃, 跨度25 ℃, 12月为-7~18 ℃, 跨度25 ℃; 7月温度跨度最小, 变动范围为20~30 ℃, 跨度仅10 ℃。从图 6上看, 在低能见度情况下, 各月的温度分布有很大不同。总体来说能见度-气温分布呈下窄上宽形态, 即能见度越低, 对应的气温范围越窄, 但各月下窄上宽的程度不一致。若上下宽度差异较小, 表明该月能见度对气温不敏感, 如11月几乎上下一样宽, 气温范围从0~20 ℃, 表明在气温变化在该范围内, 能见度可从0 m分布至2 000 m; 若上下宽度差异较大, 表明该月能见度对气温较敏感, 如8月及12月2 000 m能见度对应的气温宽度几乎是0 m能见度对应气温宽度的2倍, 8月200 m能见度对应的温度范围为19~23 ℃, 当气温超出该范围, 一般不会出现低于200 m的能见度; 12月500 m以下能见度主要发生在气温为-5~7 ℃, 当气温超出该范围, 能见度一般高于500 m。总体来说, 能见度与气温的相关性不高。

图 6 禄口机场逐月低能见度-气温分布 Figure 6 Monthly low visibility-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t Lukou airport
4.2 温度露点差与能见度的关系

高湿度情况下, 气溶胶消光系数对湿度的变化十分敏感, 湿度的微小波动会对气溶胶的总消光造成很大的影响(陈静等, 2014)。温度露点差表征大气的湿度, 低能见度天气与大气湿度有密切的关系。通过每个月低能见度与温度露点差的分布关系(图 7)可见, 1月、12月温度露点差分布范围大, 2 000 m能见度对应的温度露点差达到10 ℃以上, 1 000 m能见度对应温度露点差为6 ℃, 500 m能见度对应温度露点差为2 ℃; 7月、8月、9月温度露点差分布范围较小, 2 000 m能见度对应温度露点差小于6 ℃, 1 000 m能见度对应温度露点差为2 ℃, 500 m能见度对应的温度露点差甚至不足1 ℃, 且低于500 m能见度的观测数量明显少于其他月份。温度露点差范围越小, 表明在这些月份要出现低能见度天气需要大气的湿度更高; 温度露点差范围越大, 说明在这些月份, 大气的湿度达到相对较低的水平就可以导致低能见度天气。1月、12月为冬季, 气温较低, 大气中的水汽更容易凝结, 因此大气中水汽含量不需要太高即可产生明显的凝结, 从而产生低能见度天气; 而7-9月气温较高, 水汽不易凝结, 因此大气中水汽含量很高时, 才能出现低能见度天气, 并且这种情况出现的频率也较低。

图 7 禄口机场逐月低能见度-温度露点差分布 Figure 7 Monthly low visibility-dew poin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at Lukou airport
4.3 水平风速与能见度的关系

水平风速大小直接影响雾的生成、消散或扩散, 微风能起到扩散作用, 把低层的水汽输送到适当高度, 形成一定厚度的辐射雾, 形成平流雾则要有暖湿空气向较冷的下垫面移动, 因而风对平流雾也有促进作用, 但风速过大使大气乱流加强, 抑制雾形成和发展(童尧青等, 2014)。通过低能见度与水平风速的分布关系(图 8)可见, 不同月份低能见度与水平风速的关系有明显差别。3月水平风速分布范围最大, 2 000 m能见度对应的水平风速范围0~10 m·s-1, 1 000 m能见度对应7~8 m·s-1, 500 m能见度对应4 m·s-1左右, 1月及2月低能见度对应的水平风速范围也很大, 表明在这几个月, 即使风速较大, 也不足以导致雾霾消散或扩散。9月低能见度对应的水平风速范围最小, 2 000 m能见度对应的水平风速为6 m·s-1, 1 000 m能见度对应5 m·s-1, 500 m能见度对应3.5 m·s-1左右, 500 m以下能见度对应2 m·s-1, 8月及10月低能见度对应的水平风速范围也较小, 表明在这几个月, 整体大气环境不利于低能见度天气的维持, 水平风速达到一个较低的值, 就能使低能见度天气消散或扩散。在1、2、4、10、11及12月发现500~200 m能见度, 水平风速范围逐渐减小, 而从200~0 m能见度, 水平风速范围增大, 而这种现象在夏季的几个月不明显, 初步分析认为在冬春季节因风速增大, 近地层吹起很多灰尘, 导致能见度明显降低。

图 8 禄口机场逐月低能见度-水平风速分布 Figure 8 Monthly low visibility-horizontal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at Lukou airport
4.4 不同等级能见度对应的气象要素阈值

通过前文分析, 归纳了不同等级低能见度(< 2 000 m, < 1 000 m, < 500 m)与气象要素对应的阈值范围(表 1), 希望能够提取能见度预警的关键气象因子, 对以后低能见度天气的预警预报提供支持。通过对气象要素阈值的统计可见, 气温阈值在各个月有明显的差异, 且跨度很大, 可见气温与能见度的对应关系并不严谨, 难以将气温作为能见度的预警因子; 但是表征湿度的温度露点差及水平风速数值在各个月分布较均匀, 它们与能见度的对应关系明显优于气温, 因此可以将温度露点差及水平风速作为能见度预警预报的重要指标。低于2 000 m的能见度统计能见度-温度露点差-水平风速的分布关系如图 9所示, 为清晰看出不同等级能见度对应的温度露点差及水平风速关系, 分别对 < 2 000 m、< 1 000 m和< 500 m能见度的温度露点差及水平风速分布进行统计。从图 9可见, 在能见度逐渐降低的过程中, 温度露点差及水平风速都明显减小, 温度露点差的减小更明显。这也表明, 在低能见度天气的产生及维持过程中, 需要有较小的水平风速或者静风, 湿度变化对能见度的变化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表 1 各个月份发生低能见度天气时气象要素阈值 Table 1 Monthly meteorological thresholds in low visibility weather
图 9 2 000 m以下能见度-水平风速-温度露点差对应关系 Figure 9 Visibility lower than 2 000 m, horizontal wind speed and dew point temperature distribution
5 结论与讨论

利用禄口机场布设的地面观测设备观测得到的分钟级数据, 统计低能见度天气发生的时间分布特征; 剔除降水对能见度的影响, 分析其他气象要素与能见度的关系, 归纳低能见度天气下各气象要素的阈值, 建立低能见度天气的预警指标。主要结论如下:

(1) 禄口机场能见度有明显的季节及月变化, 呈明显的双峰双谷特征, 4月及7月、8月为两个峰值, 6月及12月、1月为两个谷值。秋冬季平均能见度低, 盛夏能见度最高。4月平均相对湿度为全年最低, 且平均气温超过15 ℃, 这是4月能见度较高的主要原因。6月为江淮梅雨期, 月累积降水量及降水日数均为一年中最高, 大气中水汽含量充沛, 相对湿度较高, 易形成雾。盛夏季节南京主要受副高控制, 虽然相对湿度也较高, 但是因为气温较高, 切近地层湍流作用强, 难以维持稳定层结, 不易形成长时间、大规模的雾, 因此平均能见度很高。秋冬季节南京受弱冷空气南下或过境弱冷高压影响最频繁, 且夜间大气层结稳定, 高发辐射雾, 导致能见度很低。

(2) 在能见度低于2 000 m时, 每个月的平均相对湿度都大于90%, 这说明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主要是由雾造成的。

(3) 能见度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日变化特征, 凌晨至早晨能见度最低, 日最低能见度出现时间主要在当地时间05:00-08:00。午后能见度达到最高, 能见度由最高到最低的变化过程比从最低到最高的过程缓慢。9月、10月的平均能见度日变化较明显。冬季低能见度出现的时间范围最广, 出现低于100 m能见度的情况很多。

(4) 对低能见度与各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统计发现能见度与各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复杂, 并未呈现某种明显的线性函数关系, 而是阈值关系。低能见度与气温之间相关性不明显, 与大气湿度有密切的关系。1-12月温度露点差分布范围大, 7-9月温度露点差分布范围较小。不同月份低能见度与水平风速的关系有明显差别。1-3月低能见度对应的水平风速范围较大, 表明在这几个月, 风速即使较大, 也不足以导致雾霾消散或扩散。8-10月低能见度对应的水平风速范围较小, 表明在这几个月, 整体大气环境不利于低能见度天气的维持, 水平风速达到一个较低的值, 就能使低能见度天气消散或扩散。

本文初次尝试使用AWOS历史数据研究禄口机场大雾引起的低能见度天气, 研究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期望随着后续AWOS数据量的增加, 能够更进一步考虑降水的影响, 与天气形势相结合, 建立更细致的模型, 为禄口机场低能见度天气的预警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Charlson R J, Ahlquist N C, Horvath H. 1968. On the generality of correlation of atmospheric aerosol mass concentration and lightscatter[J]. Atmos Environ, 2(5): 455–464. DOI:10.1016/0004-6981(68)90039-5
Neiburger M. 1953. Visibility and liquid content incloud[J]. J Atmos Sci, 10(5): 401–401.
Sloane C S. 1982. Visibility trends-Ⅰ.Methods of analysis[J]. Atmos Environ, 16(1): 41–51. DOI:10.1016/0004-6981(82)90312-2
陈静, 吴兑, 刘啟汉. 2010. 广州地区低能见度事件变化特征分析[J]. 热带气象学报, 26(2): 156–164. Chen J, Wu D, Liu Q H. 2010. Study of the variation trends of low visibility events in Guangzhou[J]. J Trop Meteor, 26(2): 156–164.
陈静, 赵春生. 2014. 大气低能见度的影响因子分析及计算方法综述[J]. 气象科技进展(4): 44–51. Chen J, Zhao C S. 2014. A review of influence factors and calculation of atmospheric low visibility[J]. Adv Meteor Sci Technol(4): 44–51.
崔驰潇, 包云轩, 袁成松, 等. 2015. 江苏省沿海高速公路雾的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 科学技术与工程, 15(12): 6–20. Cui C X, Bao Y X, Yuan C S, et al. 2015. Study on temporal occurrence pattern of fog on the coastal expressway of Jiangsu province[J].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nginerring, 15(12): 6–20. DOI:10.3969/j.issn.1671-1815.2015.12.002
邓学良, 石春娥, 姚晨, 等. 2015. 安徽霾日重建和时空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34(4): 1158–1166. Deng X L, Shi C E, Yao C, et al. 2015. Rearch of reconstruc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azes in Anhui[J]. Plateau Meteor, 34(4): 1158–1166.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07
丁一汇, 柳艳菊. 2014. 近50年我国雾和霾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湿度的关系[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4(1): 37–48. Ding Y H, Liu Y J. 2014. Analysis of long-term variations of fog and haze in China in recent 50 years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atmospheric humidity[J]. Sci China (Earth Sci), 44(1): 37–48.
范引琪, 李春强. 2008. 1980-2003年京、津、冀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趋势研究[J]. 高原气象, 27(6): 1392–1400. Fan Y Q, Li C Q. 2008. Visibility trends in Beijing, Tianjin and Hebei province during 1980-2003[J]. Plateau Meteor, 27(6): 1392–1400.
傅刚, 李晓岚, 魏娜. 2009. 大气能见度研究[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9(5): 855–862. Fu G, Li X L, Wei N. 2009. Review on the atmospheric visibility research[J]. Periodic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Natural Sciences), 39(5): 855–862.
郭军, 任雨, 傅宁, 等. 2016. 环渤海地区1980-2012年能见度变化特征[J]. 气象科技, 44(3): 416–422. Guo J, Ren Y, Fu N, et al. 2016.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sibility in Bohai Rim Region from 1980 to 2012[J]. Meteor Sci Technol, 44(3): 416–422.
过宇飞, 刘端阳, 周彬, 等. 2013. 无锡市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J]. 气象, 39(10): 1314–1324. Guo Y F, Liu D Y, Zhou B, et al. 2013. Study on haze characteristics in Wuxi and its impact factors[J]. Meteor Mon, 39(10): 1314–1324. DOI:10.7519/j.issn.1000-0526.2013.10.009
贾佳, 倪长健, 胡泽勇, 等. 2017. 1980-2010年成都灰霾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联性[J]. 高原气象, 36(2): 517–527. Jia J, Ni C J, Hu Z Y, et al. 2017. Variation of haz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limate change in Chengdu from 1980 to 2010[J]. Plateau Meteor, 36(2): 517–52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6.00077
靳利梅, 史军. 2008. 上海雾和霾日数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规律[J]. 高原气象, 27(Suppl): 138–143. Jin L M, Shi J. 2008.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 laws of fog and haze days in Shanghai[J]. Plateau Meteor, 27(Suppl): 138–143.
李沛, 王式功, 尚可政, 等. 2012. 基于神经网络逐级分类建模的北京地区能见度预报[J]. 兰州大学学报(自科版), 48(3): 52–57. Li P, Wang S G, Shang K Z, et al. 2012. Visibility forecast in Beijing through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sed on hierarchical classification method[J]. Journal of Lan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48(3): 52–57.
李艳红, 赵彩萍, 荆肖军, 等. 2014. 太原地区灰霾天气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2): 200–208. Li Y H, Zhao C P, Jing X J, et al. 2014. Characteristics of dust haze in Taiyuan and its causative factors[J]. Climatic Environ Res, 19(2): 200–208. DOI:10.3878/j.issn.1006-9585.2014.13191
刘宁微, 马雁军, 王扬锋. 2012. 辽宁中部城市群夏季大气能见度的观测研究[J]. 气象学报, 70(4): 814–820. Liu N W, Ma Y J, Wang Y F. 2012. Observational study of atmospheric visibility in summer in the area of multi-cities in central Liaoning Province[J]. Acta Meteor Sinica, 70(4): 814–820. DOI:10.11676/qxxb2012.067
刘熙明, 胡非, 邹海波, 等. 2010. 北京地区一次典型大雾天气过程的边界层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9(5): 1174–1182. Liu X M, Hu F, Zou H B, et al. 2010.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 of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during a typical heavy fog process in Beijing area[J]. Plateau Meteor, 29(5): 1174–1182.
刘小宁, 张洪政, 李庆祥, 等. 2005. 我国大雾的气候特征及变化初步解释[J]. 应用气象学报, 16(2): 220–230. Liu X N, Zhang H Z, Li Q X, et al. 2005. Preliminary research on the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e of fog in Chian[J]. J Appl Meteor Sci, 16(2): 220–230. DOI:10.11898/1001-7313.20050227
马学款, 蔡芗宁, 杨贵名, 等. 2007. 重庆市区雾的天气特征分析及预报方法研究[J]. 气候与环境研究, 12(6): 795–803. Ma X K, Cai X N, Yang G M, et al. 2007. Study on fog synoptic characteristics and fog forecast method in Chongqing[J]. Climatic Environ Res, 12(6): 795–803.
明虎, 陈丽杰, 高联辉, 等. 2015. 机场低能见度自动观测设备测量数据对比[J]. 应用气象学报, 26(6): 750–758. Ming H, Chen L J, Gao L H, et al. 2015. Comparison on measurement by airport visibility automatic observation instruments in low visibility weather[J]. J Appl Meteor Sci, 26(6): 750–758. DOI:10.11898/1001-7313.20150612
倪江波, 李文才, 尚可政, 等. 2015. 华北区域性低能见度天气的自动识别及预报[J]. 干旱气象, 33(1): 174–179. Ni J B, Li W C, Shang K Z, et al. 2015.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prediction of low visibility weather in north China[J]. J Arid Meteor, 33(1): 174–179.
倪允琪, 周秀骥. 2004. 中国长江中下游梅雨锋暴雨形成机理以及监测与预测理论和方法研究[J]. 气象学报, 62(5): 645–661. Ni Y Q, Zhou X J. 2004. Study for formation mechanism of heavy rainfall within the meiyu front along the middle and downstream of Yangtze river and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their detection and prediction[J]. Acta Meteor Sci, 62(5): 645–661.
濮梅娟, 尚倩, 李子华, 等. 2013. 一次浓雾宏微观结构特征及快速消散的原因分析[J]. 高原气象, 32(3): 770–777. Pu M J, Shang Q, Li Z H, et al. 2013. Analyses on macro-and micro-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of a dense fog and its rapid dissipation causes[J]. Plateau Meteor, 32(3): 770–77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86
邱金恒, 陈洪滨. 2005. 大气物理与大气探测学[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Qiu J H, Chen H B. 2005. Atmospheric physics and atmospheric detection[M].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司鹏, 高润祥. 2015. 天津雾和霾自动观测与人工观测的对比评估[J]. 应用气象学报, 26(2): 240–246. Si P, Gao R X. 2015. A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n automatic and manual observations of fog and haze in Tianjin[J]. J Appl Meteor Sci, 26(2): 240–246. DOI:10.11898/1001-7313.20150212
苏维瀚, 张秋彭, 沈济, 等. 1986. 北京地区大气能见度与大气污染的关系初探[J]. 大气科学, 10(2): 138–144. Su W H, Zhang Q P, Shen J, et al. 1986.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ibility and air pollution in Beijing[J]. Scientia Atmos Sinica, 10(2): 138–144.
苏兆达, 白龙, 梁岱云. 2017. 近15年南宁市霾日数变化特征及气象成因分析[J]. 高原气象, 36(3): 826–834. Su Z D, Bai L, Liang D Y. 2017. Variations of haze days and its meteorological causes in Nanning during 2000 to 2014[J]. Plateau Meteor, 36(3): 826–83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6.00065
童尧青, 银燕, 许遐祯, 等. 2009. 南京地区雾的气候特征[J]. 大气科学学报, 32(1): 115–120. Tong Y Q, Yin Y, Xu X Z, et al. 2009. Clima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gs in Nanjing[J]. Journal of Nanjing Institute of Meteorology, 32(1): 115–120.
王京丽, 刘旭林. 2006.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初探[J]. 气象学报, 64(2): 221–228. Wang J L, Liu X L. 2006. The discus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ibility and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2.5 in Beijing[J]. Acta Meteor Sinica, 64(2): 221–228. DOI:10.11676/qxxb2006.022
王瑞, 周学东, 李崇志, 等. 2015. 江苏省能见度的人工与自动观测差异分析[J]. 气象科学, 35(2): 183–188. Wang R, Zhou X D, Li C Z, et al. 2015. Analysis on visibility difference between manual and automatic observation in Jiangsu[J]. J Meteor Sci, 35(2): 183–188. DOI:10.3969/2014jms.0100
王珊, 魏俊涛, 高山, 等. 2016. 西安咸阳高速公路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分析[J]. 环境工程, 34(9): 66–69. Wang S, Wei J T, Gao S, et al. 2016.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atmospheric visibility over the Xi'an-Xianyang airport expressway[J].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34(9): 66–69.
吴彬贵, 张宏升, 汪靖, 等. 2009. 一次持续性浓雾天气过程的水汽输送及逆温特征分析[J]. 高原气象, 28(2): 258–267. Wu B G, Zhang H S, Wang J, et al. 2009.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version and the water vapor transport during a duration fog event[J]. Plateau Meteor, 28(2): 258–267.
吴兑. 2008a. 霾与雾的识别和资料分析处理[J]. 环境化学, 27(3): 327–330. Wu D. 2008a. Discussion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haze and fog and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of data[J]. Environ Chem, 27(3): 327–330.
吴兑, 毕雪岩, 邓雪娇, 等. 2006. 珠江三角洲大气灰霾导致能见度下降问题研究[J]. 气象学报, 64(4): 510–517. Wu D, Bi X Y, Deng X J, et al. 2006. Effect of atmospheric haze on the deterioration of visibility over the Pear river delta[J]. Acta Meteor Sinica, 64(4): 510–517. DOI:10.11676/qxxb2006.050
吴兑, 陈慧忠, 吴蒙, 等. 2014. 三种霾日统计方法的比较分析——以环首都圈京津冀晋为例[J]. 中国环境科学, 34(3): 545–554. Wu D, Chen H Z, Wu M, et al. 2014. Comparison of three statistical methods on calculating hazedays——taking areas around the capital for example[J]. China Environ Science, 34(3): 545–554.
吴兑, 邓雪娇, 毕雪岩, 等. 2007.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J]. 热带气象学报, 23(1): 1–6. Wu D, Deng X J, Bi X Y, et al. 2007. Study on the visibility reduction caused by atmospheric haze in Guangzhou area[J]. J Trop Meteor, 23(1): 1–6.
吴兑, 廖国莲, 邓雪娇, 等. 2008b. 珠江三角洲霾天气的近地层输送条件研究[J]. 应用气象学报, 19(1): 1–9. Wu D, Liao G L, Deng X J, et al. 2008b. Transport condition of surface layer under haze weather over the Perl river delta[J]. J Appl Meteor Sci, 19(1): 1–9.
严明良, 缪启龙, 袁成松, 等. 2011. 沪宁高速公路一次大雾过程的数值模拟及诊断分析[J]. 高原气象, 30(2): 428–436. Yan M L, Miao Q L, Yuan C S, et al. 2011.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diagnostic analysis of a heavy fog process in Shanghai-Nanjing expressway[J]. Plateau Meteor, 30(2): 428–436.
颜娇珑, 张武, 单云鹏, 等. 2016. 西北东部霾的时空特征与天气特征研究[J]. 高原气象, 35(4): 1073–1086. Yan J L, Zhang W, Shan Y P, et al. 2016.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aerosol and weather characteristics during haze over the Eastern Northwest China[J]. Plateau Meteor, 35(4): 1073–1086.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5.00028
张德山, 魏建明, 陈廷良, 等. 2002. 首都机场高速公路能见度预报方法[J]. 气象科技, 30(6): 358–361. Zhang D S, Wei J M, Chen T L, et al. 2002. Forecast method of visibility in Beijing airport expressway[J]. Meteor Sci Technol, 30(6): 358–361.
张光智, 卞林根, 王继志, 等. 2005. 北京及周边地区雾形成的边界层特征[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35(Suppl): 73–83. Zhang G Z, Bian L G, Wang J Z, et al. 2005. Boundary layer characteristics of fog formation in Beijing and its surrounding areas[J]. Sci China (Earth Sci), 35(Suppl): 73–83.
张恒德, 饶晓琴, 乔林. 2011. 一次华东地区大范围持续雾过程的诊断分析[J]. 高原气象, 30(5): 1255–1265. Zhang H D, Yao X Q, Qiao L. 2011. Diagnostic and analysis of consecutive fog process on large-scale in east China area[J]. Plateau Meteor, 30(5): 1255–1265.
郑小波, 罗宇翔, 段长春, 等. 2010. 云贵高原近45年来日照及能见度变化及其成因初步分析[J]. 高原气象, 29(4): 992–998. Zheng X B, Luo Y X, Duan C C, et al. 2010. Change trends and causes in sunshine duration and visibility over Yunnan-Guizhou plateau in recent 45 years[J]. Plateau Meteor, 29(4): 992–998.
中国气象局. 200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2003. Ground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specification[M].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周须文, 时青格, 贾俊妹, 等. 2014. 低能见度雾的分级预报方法研究[J]. 热带气象学报, 30(1): 161–166. Zhou X W, Shi Q G, Jia J M, et al. 2014. A method for classifying and forecasting low-visibility fog[J]. J Trop Meteor, 30(1): 161–166.
周自江, 朱燕君, 鞠晓慧. 2007.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浓雾事件及其气候特征[J]. 自然科学进展, 17(1): 66–71. Zhou Z J, Zhu Y J, Ju X H. 2007. The fog event and it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in the Yangtze River[J].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17(1): 66–71.
朱乾根, 林锦瑞, 寿绍文, 等. 2000. 天气学原理与方法[M]. (第三版). 北京: 气象出版社. Zhu Q G, Lin J R, Shou S W, et al. 2000.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weather[M]. (Third Edition). Beijing: 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ow Visibility at Nanjing Lukou Airport Based on AWOS Data
MU Xiyu1,2 , XU Qi3 , ZHOU Linyi1,2 , TAO Xing3 , HUANG Anning4     
1. Key Laboratory of Transportation Meteorology,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Nanjing 210009, Jiangsu, China;
2. Jiangsu Institute of Meteorological Sciences, Nanjing 210009, Jiangsu, China;
3. Jiangsu Air Traffic Management Branch Bureau of Civi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 of China, Nanjing 210000, Jiangsu, China;
4. School of Atmospheric Sciences,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Jiangsu,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minute-level ground observation data from Lukou airport from 2011 to 2016, the tempor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ow visibility weather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ther meteorological factors and visibility were analyzed.The thresholds of weather factors in low visibility weather were established in order to get the early warning indexes of low visibility weather.It is found that in case of visibility lower than 2 000 m, the monthly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 are more than 90%, indicating that the low visibility of Lukou airport is mainly caused by the fog.Lukou airport visibility shows a obvious seasonal and sub-seasonal change, showing a double-peak and double-valley structure, April and July-August for the two peaks, June and December-January for the two valleys.The formation of this feature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stratification of the surface atmosphere.Visibility distribution has a very obvious diurnal variation, with the lowest visibility in the morning and early morning, the highest visibility in the afternoon.The largest diurnal variation of the visibility happens in autumn, and the longest possible distribution of the low visibility happens in winter.It was found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sibility and meteorological elements is complex and does not show some linear relationship.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low visibility weather corresponding to the temperature, temperature dew point difference and the level of wind speed range, found that the temperature is different in different months, the temperature dew point difference and the level of wind speed is more stable.
Key words: Low visibility    fog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thresh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