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ntification Criteria of Nationwide Cold Wave and Its Climat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 Winter
Received date: 2021-07-05
Revised date: 2021-10-20
Online published: 2022-12-15
Shu LIN , Pengcheng HUANG , Guoyang LU , Hongying LI , Xinyu DUAN , Rui WANG . Identification Criteria of Nationwide Cold Wave and Its Climate Change Characteristics in Winter[J]. Plateau Meteorology, 2022 , 41(6) : 1522 -1531 . DOI: 10.7522/j.issn.1000-0534.2021.00088
null | 陈虹杏, 谌芸, 陆尔, 等, 2015.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期间降水过程的温湿异常[J].应用气象学报, 26(5): 525-535. |
null | 陈豫英, 陈楠, 马金仁, 等, 2010.近48a宁夏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的成因初步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5(6): 939-951. |
null | 陈尊界, 董大治, 万小雁, 2017.2016年1月浙江省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浙江气象, 38(2): 11-14. |
null | 高文兰, 段克勤, 李双双, 2019.1960 -2016年中国北方寒潮事件时空变化分析(英文)[J].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9(6): 971-983. |
null | 辜旭赞, 2011.2008年1月我国南方持续雨雪过程的诊断分析[J].高原气象, 30(1): 150-157. |
null | 胡淑兰, 魏娜, 巩祥夫, 等, 2011.陕西省寒潮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5): 1-3. |
null | 胡钰玲, 赵中军, 康彩燕, 等, 2017.中国南方2008年与2016年两次低温雨雪冰冻天气过程对比分析[J].冰川冻土, 39(6): 1180-1191. |
null | 江远安, 尹宜舟, 樊静, 等, 2018.1961 -2016年新疆单站不同等级冷空气过程气候特征及变化[J].冰川冻土, 40(3): 448-460. |
null | 康志明, 金荣花, 鲍媛媛, 2010.1951 -2006年期间我国寒潮活动特征分[J].高原气象, 29(2): 420-428. |
null | 刘传风, 1990.我国寒潮气候评价[J].气象, 16(12): 40-43. |
null | 刘宪锋, 朱秀芳, 潘耀忠, 等, 2014.近53年内蒙古寒潮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地理学报, 69(7): 1013-1024. |
null | 罗生洲, 汪青春, 戴升, 2012.青海省气象灾害的若干气候特征分析[J].冰川冻土, 34(6): 1380-1387. |
null | 罗四维, 1988.有关青藏高原天气和环流研究工作的回顾[J].高原气象, 7(2): 121-126. |
null | 毛炜峄, 白素琴, 陈鹏翔, 2016.1951 -2015年乌鲁木齐降温过程频数及强度气候特征[J].气象, 42(11): 1351-1363. |
null | 钱维宏, 张玮玮, 2007.我国近46年来的寒潮时空变化与冬季增暖[J].大气科学, 31(6): 1266-1278. |
null | 乔雪梅, 刘普幸, 2020.中国北方地区寒潮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冰川冻土, 42(2): 357-367. |
null | 申红艳, 马明亮, 王冀, 等, 2012.青海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气候变化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 34(6): 1371-1379. |
null | 时盛博, 张调风, 马占良, 等, 2020.青藏高原东北部寒潮次数时空变化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 42(4): 1169-1178. |
null | 陶亦为, 代刊, 董全, 2017.2016年1月寒潮天气过程极端性分析及集合预报检验[J].气象, 43(10): 1176-1185. |
null | 王莹, 陈莉, 李永生, 等, 2014.1961 -2012年黑龙江省寒潮气候特征[J].气象与环境学报, 30(5): 125-130. |
null | 王遵娅, 丁一汇, 2006.近53年中国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其可能原因[J].大气科学, 30(6): 1068-1076. |
null | 王遵娅, 司东, 段丽瑶, 2017. QX/T 393-2017 冷空气过程监测指标 [S].北京: 气象出版社, 1-3. |
null | 魏凤英, 2008.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寒潮灾害的变化特征[J].自然科学进展, 18(3): 289-295. |
null | 魏荣庆, 宗志平, 唐冶, 2017. GB/T 21987-2017 寒潮等级 [S].北京: 气象出版社, 1-2. |
null | 阎琦, 田莉, 李爽, 等, 2016.辽宁区域性冷空气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J].冰川冻土, 38(2): 379-387. |
null | 杨倩媛, 杨素雨, 张秀年, 等, 2019.2016年1月22 -26日云南寒潮天气过程分析[J].中低纬山地气象, 43(3): 17-23. |
null | 于波, 李桑, 黄富祥, 等, 2019.2016年1月京津冀地区连续性寒潮事件对比分析[J].干旱气象, 37(6): 954-963. |
null | 张备, 尹东屏, 孙燕, 等, 2014.一次寒潮过程的多种相态降水机理分析[J].高原气象, 33(1): 190-198. |
null | 张艳梅, 张普宇, 顾欣, 等, 2010.贵州高原寒潮灾害的气候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气象, 31(1): 151-154. |
null | 赵全宁, 张调风, 段丽君, 等, 2019.青藏高原东部强降温过程阈值的探讨及其气候特征[J].中国农学通报, 35(7): 110-116. |
null | 周琳, 孙照渤, 2015.1961 -2010年我国冷空气的活动特征[J].大气科学学报, 38(3): 342-353. |
null | 周庆亮, 李延香, 林玉成, 等, 2017. GB/T 20484-2017 冷空气等级 [S].北京: 气象出版社, 1-2. |
null | 周长春, 谌贵珣, 师锐, 2010.寒潮研究及四川盆地寒潮概况[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30(4): 64-67. |
null | 左群杰, 高守亭, 孙效功, 2017.2008年初东亚高空急流变化的可能原因及其对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J].气候与环境研究, 22(4): 381-39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