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14卷 第3期 1995-09-24   

论文

  • "91.7"江淮暴雨低涡发展结构和演变的中尺度数值模拟
  • 程麟生;彭新东;马艳
  • 1995 Vol. 14 (3): 270-280. 
  • 摘要 ( ) PDF (474KB) ( )
  • 本文对1991年7月4-7日发生在江淮流域的一次低涡切变线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高分辨行星边界层参数化的中尺度数值模拟。所用模式是通过系列检验和改进的MM4。控制模拟结果揭示:"91.7"江淮暴雨过程与中尺度暴雨低涡的生成和发展以及特有的动力和热力结构密切相关;垂直气旋性涡柱的形成和发展是这类暴雨低涡持续发展的一种重要而特有的中尺度结构;伴随暴雨低涡涡柱耦合发展的强上升运动是维持其低涡持续发展以及完成高、低空诸通量交换和输送所必须的次级垂直环流条件;深厚湿舌、强上升运动与涡柱三位一体的共存结构是暴雨低涡持续发展并产生对流云系和持续暴雨的典型结构;西南低空急流的发展和维持,不仅是暴雨低涡形成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学条件,也是暴雨过程所需水汽的主要载体;对流层下部深厚不稳定层结的形成和维持是暴雨低涡能够产生持续对流活动以及对流性降水所必须的热力层结条件;与西南低空急流相伴的强暖湿带在850hPa θ e场上显示得最清楚,其暖湿带中轴北侧及其强湿斜压区与低涡切变线雨带基本一致;在暴雨低涡行星边界层内,感热通量有夜负昼正的日变化;而潜热通量却昼夜均为正值,且远大于相应时间的感热通量。这表明在低涡暴雨过程中,行星边界层内垂直向上输送的水汽通量和潜热通量远较感热通量重要。
  • 地形作用对月际长期数值预报效果的影响
  • 吴军;郑庆林
  • 1995 Vol. 14 (3): 296-304. 
  • 摘要 ( ) PDF (478KB) ( )
  • 利用改进的T42L10月长期数值预报谱模式,以1992年8月31日国家气象中心日常客观分析资料为初始场,在模式中分别就考虑和不考虑地形两种情形对当年9月北半球环流形势进行了模拟预报,并对比分析研究了地形作用对月际长期数值预报效果的影响。改进的T42L10谱模式考虑了较完整的物理过程,同时具有以下特点:(1)非线性平衡方程初值化和σ面上模式初值精度的提高;(2)改进了模式诊断云和模式水汽场方法;(3)超长波和低纬预报的改进;(4)考虑海温和下垫面状态在月预报中随预报时效的变化。结果表明:考虑地形时模式500 hPa高度场月预报平均的倾向相关系数在整个北半球范围内比不考虑地形时高0.08,可达0.73,模式预报的均方根误差月平均比对应的尢地形情形低10 gpm以上,同时低于对应的持续性预报误差;在东亚地区这种效果更为显著,预报的500 hPa月半均 u, v场在考虑地形作用后也有一定的改善。考虑地形作用时预报的高纬极涡、中纬槽脊分布及低纬副高位置和强度均接近实况;去掉地形后预报效果显著下降,高纬极涡分离,中纬波动明显减弱,低纬副高减弱且位置偏南。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地形作用,在青藏高原背风坡地区和台湾海峡一带可以分别形成显著的较大范围的气旋性环流和反气旋环流,对我国天气、气候以及北半球的大气环流产生重要影响。
  • 50年来蒙古国与北半球的气温变化
  • 马晓波
  • 1995 Vol. 14 (3): 348-358. 
  • 摘要 ( ) PDF (510KB) ( )
  • 利用蒙古25个台站52年月平均气温资料(1940-1991年)分析了蒙古的气温变化趋势,并与北半球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2年来蒙占年平均气温以0.0190 ℃/年的速率上升,冬、春季和秋季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上升速率最大,为0.0540 ℃/年;夏季气温以-0.0110 ℃/年的速率下降。50年代是蒙古相对较冷的时期。北半球自1940年以来年半均气温上升速率为0.0003 ℃/年,冬、春季升温,最大在冬季(0.0033 ℃/年);夏、秋季降温,最大在秋季(-0.0032 ℃/年),60年代和70年代为较冷时期,其余为温暖期。蒙古气温分布主要有3种类型:(1)全暖;(2)西暖东凉;(3)北暖南凉。最主要周期冬季为13.0年,夏季为2.4年。海拔高度对气温、方差及其线性趋势在某些月份和季节有显著影响。蒙古与北半球年平均气温相关系数为0.34,冬季为0.41,春季为0.38。气候变暖主要表现在冬季变暖。冬季变暖夏季变凉不仅是我国、也是蒙古及北半球50年来的气候特点之一。

短论

学术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