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28卷 第4期 2009-08-28   

论文

  • 夏季青藏高原气温与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征及其相关分析
  • 刘珊-;李栋梁
  • 2009 Vol. 28 (4): 711-722. 
  • 摘要 ( ) PDF (9419KB) ( )
  • 利用青海、 西藏59个测站1971-2004年夏季(6~8月)的月平均气温和北太平洋(10°S~50°N、 120°E~80°W)1970-2003年的冬季(上年12月~次年2月)平均海表温度, 通过EOF、 REOF、 SVD等方法, 对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和前期冬季北太平洋海温的异常特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空间遥相关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对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及青藏高原夏季气温的年代际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北太平洋冬季海温的异常分布型有: (1)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海温相反分布型, (2)副热带北太平洋海温东西反相分布型, (3)北太平洋海温南北反相分布型, (4)北太平洋海温东西一致分布型。其中赤道中东太平洋与西北太平洋海温反相变化是冬季北太平洋SSTA的主要空间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表明, 北太平洋冬季海温可分为6个气候区: 赤道中东太平洋区、 加利福尼亚海流区、 黑潮区、 亲潮区、 阿拉斯加海流区和中太平洋区。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的异常分布型主要为(1)全区一致的偏高(低)型, (2)南北相反分布型, (3)周边地区与腹地相反分布型。青藏高原夏季气温可分为4个主要气候区: 东北部区、 西藏东南部区、 中部区和南部边缘区。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SSTA 与次年夏季青藏高原地区区域性温度异常之间有较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这种关系在两者的其它空间关系中是第一位的。
  • 我国冬季气温异常对东亚季风和高原加热场的响应
  • 杨绚;李栋梁
  • 2009 Vol. 28 (4): 731-737. 
  • 摘要 ( ) PDF (2841KB) ( )
  • 根据我国618个气象台站的月平均气温、 海平面气压和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距平指数资料等, 利用EOF和相关分析等方法, 分析了我国最近32个冬季气温异常特征及其对东亚冬季风和青藏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异常的响应。结果表明: 我国冬季气温异常的第一空间模态较好地反映了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全国一致增温的特征, 增温最显著的区域在河套; 第二空间模态则表现了冬季变暖过程中的东北区快西南区慢的反位相特点。冬季气温一致偏高的年份主要出现在1990年代及以后。分析认为, 全国大部分冬季气温的升高主要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密切, 东亚冬季风强度的整体减弱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的升高存在一定的关系, 河套地区和东部沿海气温对东亚冬季风的响应最敏感; 冬季高原地面加热场强度的增强有利于我国新疆南部、 河套大范围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冬季气温的降低。我国西南地区冬季气温呈现变暖的时间迟于全国其他地区。
  • 青藏高原东部及下游地区冬季边界层的观测分析
  • 蒋兴文;李跃清;王鑫;赵兴炳;何光碧
  • 2009 Vol. 28 (4): 754-762. 
  • 摘要 ( ) PDF (5524KB) ( )
  • 利用2007年12月的加密探空资料, 对高原东部及其下游地区的边界层结构和高原东部边界层变化对下游大气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冬季青藏高原东部夜间近地面逆温层可以发展到平均500 m的高度, 白天混合层可以发展到平均2000 m的高度。白天混合层内水汽和风速混合十分均匀, 在混合层发展成熟时存在十分深厚的逆湿层。冬季青藏高原下游的四川盆地, 边界层内温度日较差小, 夜间逆温层把大量地表水汽截留在近地层, 日出前近地层水汽容易达到饱和。白天, 混合层在中午发展成熟, 平均高度只有300 m。四川盆地对流层下部存在非常强的逆温层, 该逆温层是青藏高原抬升地表加热和冬季盛行西风气流形成的, 逆温层变化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界层温度日变化和局地西风变化的共同结果。逆温层显著改变大气动量、 热量和水汽的垂直分布。与对流层下部逆温相联系的中层云对辐射的影响是造成四川盆地温度日较差和混合层高度变化的原因。
  • 青海杂多圆柏年轮指示的近700年旱涝变化
  • 时兴合-;秦宁生;邵雪梅;汪青春;朱西德;朱海峰
  • 2009 Vol. 28 (4): 769-776. 
  • 摘要 ( ) PDF (1795KB) ( )
  • 根据采自青海南部高原杂多地区树木年轮样本, 建立了该地717年树木年轮年表序列。依据响应函数、 相关与偏相关方法, 分析了该年表与树木生长时温度和湿度的关系\.结果表明: 该年表对杂多5~6月的气温、 蒸发、 降水量、 相对湿度和干燥度指数反映敏感, 由其重建了高原春末夏初的干燥度指数序列, 并应用交叉检验方法对校准方程进行了检验, 证明重建方程稳定, 所重建的旱涝变化比较可靠, 具有一定的区域代表性。通过对重建序列的进一步分析得出, 重建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青海南部高原春末夏初干燥度指数大小的历史变化。1360年以来在年代际尺度上, 持续时间较长的干旱时段有4个, 即1441-1450年、 1691-1700年、 1741-1750年和1871-1880年; 持续时间较长的湿润时段有5个, 即1361-1370年、 1561-1570年、 1761-1770年、 1831-1850年和1891-1910年。
  • 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环流指数定义及分析
  • 管树轩;王盘兴;麻巨慧;李丽平
  • 2009 Vol. 28 (4): 777-785. 
  • 摘要 ( ) PDF (5038KB) ( )
  • 利用NCEP/NCAR再分析值10 hPa月平均高度场资料定义和计算了1948-2007年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强度指数(P)、 面积指数(S)和中心位置指数(λc, φc)。用它们分析了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规律, 研究了它们与全球增暖、 臭氧(O3)异常和极地涛动(AO)的关系。结果表明: (1)北半球10 hPa层高纬6~8月为反气旋(A)控制; 9月~3月为气旋(C)控制。春季环流转型(C→A)缓慢; 秋季转型(A→C)迅速。(2)P、 S异常的年际变化具有同步性, 故异常分析仅取P进行。隆冬(1月)P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年际尺度(10年以下周期)振荡, 不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盛夏(7月)极地反气旋强度年代际变化显著。(3)隆冬极地气旋中心位置的异常明显大于盛夏反气旋。(4)极区中平流层平均气温的演变1、 7月迥异, 但它们与P的演变同步; 与全球增暖趋势无显著相关, 但7月P与O3异常有显著正相关。(5)隆冬(1月)10 hPa气旋强度指数P与极地涛动指数AO存在显著正相关, 故可用10 hPa ′表示AO。
  • 南京地区初夏一次阵风锋过程的分析与识别
  • 夏文梅;慕熙昱;徐芬;徐琪;王可法
  • 2009 Vol. 28 (4): 836-845. 
  • 摘要 ( ) PDF (12659KB) ( )
  • 阵风锋过程一般伴随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发生, 在近地层形成很大的阵风及风切变, 容易造成风灾, 特别是对航空部门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2006年6月29日发生在南京的一次由强中尺度对流系统引发的阵风锋过程进行分析, 通过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以及地面中尺度观测网观测到的实况, 可以清楚地看出这个阵风锋系统的结构。当阵风锋经过时, 地面测站观测到明显的风向变化、 风速增大、 气压增强、 温度下降, 而后出现强降水等特点, 这些都符合阵风锋的结构特征。利用地面测站实时观测到的气压、 相对湿度、 温度等计算得到折射指数, 它在阵风锋刚经过时迅速增大, 而后随阵风锋外移逐渐减小, 但是因为阵风锋后对流系统的影响, 折射指数还要维持很长时间的高值。从雷达观测的反射率强度上能看到阵风锋位置的回波强度、 高度都比两侧要大, 与后方强对流系统之间的距离有5~10 km。对雷达观测到的径向速度进行反演, 可看到上层的速度大于近地层速度, 并且强速度中心靠前, 在近地层形成向后的气流(回流)。阵风锋在多普勒速度场中表现出明显的线状组合切变, 利用阵风锋的这个特点设计自动识别算法, 能够有效地对阵风锋进行识别, 组合切变也能有效地对阵风锋的发展以及移动作预报。
  • 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的OLR特征
  • 李永华-;徐海明;高阳华;李强;白莹莹;何泽能
  • 2009 Vol. 28 (4): 861-869. 
  • 摘要 ( ) PDF (7600KB) ( )
  • 利用1959—2006年西南地区东部20个测站的逐日降水量资料和1979—2006年全球OLR(Outgoing Longwave Radiation)逐日格点资料, 分析了西南地区东部夏季典型旱涝年OLR的异常特征。结果表明: 按照区域降水指数可确定3个典型干旱年(2006, 1994和1997年)和3个典型洪涝年(1998, 1980和1993年), 而1998年和2006年分别是1959年以来西南地区东部降水偏多和偏少最明显的年份。西南地区东部典型旱涝年夏季OLR分布有明显的差异, 洪涝(干旱)年, 从青藏高原东部一直到江淮地区OLR值偏低(高), 同时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OLR值也偏低(高), 而菲律宾及其附近地区OLR值偏高(低)。从3个关键区平均的逐日变化来看, 赤道东印度洋地区对流活动典型涝年强于典型旱年, 菲律宾及其附近地区对流活动则是旱年强于涝年, 青藏高原东部至江淮流域地区(包括西南地区东部)极端涝年盛行上升运动。涝年热带地区的ITCZ以向西移动的特征为主, 而旱年热带地区的ITCZ夏季前期则以向东移动的特征为主。典型涝年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的对流北传的特征较明显, 6月中旬以后大部分时间可以传到30°N以北, 典型旱年孟加拉湾南部及赤道东印度洋地区的对流主要呈现南北振荡、 偶有中断的活动特征, 很少时间能达到30°N。低纬热带地区关键区域OLR 5~9月一般都具有准40天左右的显著低频变化周期, 而准12~15天的准双周变化周期在部分时段也显著。典型涝年夏季OLR 40天左右低频对流经向和纬向传播在西南地区东部区域得到加强, 低频对流偏强, 引起降水偏多, 而典型旱年夏季则相反, OLR 40天左右低频对流经向和纬向传播在该区域得到削弱, 低频对流偏弱, 引起降水偏少。
  • 全球变暖情景下中国东部地区不同等级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 朱坚;张耀存*;黄丹青
  • 2009 Vol. 28 (4): 889-896. 
  • 摘要 ( ) PDF (2568KB) ( )
  • 利用日本东京大学气候系统研究中心、 日本环境研究所和日本地球环境研究中心联合研制的全球海气耦合气候模式MIROC_Hires输出的逐日降水资料, 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东部地区不同等级降水的变化特征。为了检验模式模拟未来中国不同地区降水变化趋势的可信程度, 首先评估该模式对1971-2000年夏季降水的模拟能力, 结果表明, 该模式无论从空间分布还是时间变化上均可以较好地模拟中国1971-2000年的降水情况。在此基础上, 将中国东部地区划分为华南、 江淮、 华北、 东北4个区域, 分析在全球变暖情景下未来(2071-2100年)较近期(1971-2000年)各个地区不同等级的降水量和降水频数的变化特征, 发现华南地区无降水和强降水(≥24 mm·d-1)的频数增加幅度均较大, 分别达到13\^8 d·a-1和4.2 d·a-1, 弱降水(1~12 mm·d-1)的频数减少; 江淮地区年降水量增加, 强降水的频数增加了3\^6 d·a-1, 弱降水的频数减少; 华北地区年降水量增加幅度在4个地区中最大, 达到30\^5%, 无降水频数减少, 8 mm·d-1以上的降水频数增加; 东北地区的降水强度和频数均增加。即中国东部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呈现华南地区暴雨频数增加, 江淮、 华北和东北地区降水量增多, 降水强度也增加的情形, 因此, 4个地区极端降水事件发生的频数增加。
  • 一次阻高背景下地形对晋南特大暴雨的作用分析
  • 赵桂香-
  • 2009 Vol. 28 (4): 897-905. 
  • 摘要 ( ) PDF (3663KB) ( )
  • 针对2007年7月29~30日发生在山西省垣曲县的特大暴雨天气过程, 利用实况资料、 自动站资料以及GMS红外卫星云图, 计算了地形性垂直速度、 切变涡度、 散度、 能量, 并分析了其分布及演变特征, 对前期500 hPa高度和温度进行了合成分析, 结果表明: (1)前期500 hPa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的形成和长期维持, 使得冷空气在山西上空堆积, 形成强烈的高空冷涌; 同时, 副热带高压的稳定加强、 维持为暴雨提供了能量积累和水汽来源, 致使山西出现大范围降水和区域暴雨天气。(2)K-H不稳定的形成和维持, 是导致中尺度切变线上小尺度涡旋维持、 加强, 并产生强风暴雨的重要原因。(3)垣曲县特殊的地形, 使得其附近流场发生变化, 不仅使地形性垂直上升运动加强、 维持, 而且也使得水汽不断向云内卷入, 延长了暴雨云团在其上空的停留时间; 同时通过云物理作用, 使得已经凝结的水分高效率地下降, 从而增加降水量; 喇叭口地形的收缩作用也加强了迎风坡的辐合上升运动。
  • 山东半岛典型冷涡暴雪个例对流云及风场特征的观测与模拟
  • 周淑玲;朱先德;符长静;闫丽凤;吴增茂;朱君鉴
  • 2009 Vol. 28 (4): 935-944. 
  • 摘要 ( ) PDF (9250KB) ( )
  • 利用卫星云图、 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 常规观测资料和MM5模式模拟结果, 分析了2005年12月4日典型冷涡造成山东半岛暴雪的云带变化、 对流单体的生成与发展、 低空急流特征及雷达强回波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冬季冷涡携带强冷空气南下, 经过渤海暖湿下垫面后影响山东半岛时, 卫星云图上从渤海到山东半岛可以清楚地分析出造成暴雪的西南-东北向结构特征的横向云带; 雷达图上, 在渤海到山东半岛形成一强降雪回波带, PPI径向速度图上可清楚地分析出暴雪区的低空急流和中尺度对流的低空辐合, 雷达径向速度垂直剖面反映暴雪产生在零速度线附近和低空急流的存在; MM5模式模拟结果显示: 暴雪发生时山东半岛在1.5 km存在低空急流, 水平风的时间-高度垂直剖面反映暴雪发生时干冷空气经过暖湿的渤海海面在700 hPa以下出现暖平流, 垂直上升运动和散度的低层辐合、 高层辐散与雷达图像反映的强降雪回波是相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