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RAMS模式对山谷城市冬季局地风场的数值模拟

李江林-;陈玉春;吕世华;李万莉;陈雷华-

PDF(5918 KB)
高原气象 ›› 2009, Vol. 28 ›› Issue (6) : 1250-1259.
论文

利用RAMS模式对山谷城市冬季局地风场的数值模拟

  • 李江林-;陈玉春;吕世华;李万莉;陈雷华-
作者信息 +
History +

摘要

利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和MRC/ASTER发展的中尺度数值模式RAMS, 采用三重嵌套的方法, 模拟研究了兰州山谷地区局地环流特征。结果表明: (1)兰州市近地面流场以偏东风为主, 在城市东西部之间的狭窄地带, 风速相对较大些, 在东西部山谷城市中心区域有大片的静风区; 冬季兰州市山谷夜间是辐合流场, 白天是辐散流场。受城市热岛环流的影响, 白天热岛环流抑制谷风环流, 夜间增大山风环流, 夜间的山风风速大于白天的谷风风速。(2)白天, 兰州市区山顶和山谷之间上空气柱以下沉气流为主, 这主要是由于地形作用使得白天盛行谷风环流和山峰加热作用的共同影响。夜间, 兰州市区山顶和山谷之间上空以上升气流为主, 这主要是由于地形作用使得市区和山谷在夜间盛行山风环流, 但是冬天夜间兰州市区和山谷上空有较厚的逆温层存在, 抑制了气流的上升运动。(3)在午后13:00左右, 兰州市区山谷从近地面到400 m高度, 辐散场在逐渐减弱, 在510 m左右的高度转变为辐合场; 皋兰山顶上空从近地面到400 m高度, 辐合场在逐渐减弱, 在510 m左右的高度转变为辐散场。在凌晨01:00左右, 兰州市区山谷从近地面到400 m高度, 辐合场在逐渐增强, 到400 m高度达到最强, 从400 m到510 m高度又逐渐减弱; 皋兰山顶上空从近地面到220 m左右的高度, 辐散场在逐渐减弱, 在400 m左右的高度辐散场转变为辐合场, 从400 m到510 m左右的高度, 皋兰山顶的辐合场逐渐增强。

关键词

兰州地区 / RAMS模式 / 局地环流 / 数值模拟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李江林-;陈玉春;吕世华;李万莉;陈雷华-. 利用RAMS模式对山谷城市冬季局地风场的数值模拟. 高原气象. 2009, 28(6): 1250-1259

参考文献

[1]蒋维楣, 孙鉴泞, 曹文俊, 等. 空气污染气象学教程[M].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4
[2]缪培俊. 1978年12月兰州大气污染与气象条件[C]. 大气湍流扩散及污染气象论文集.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82: 122-128
[3]王式功, 杨德保, 尚可政, 等. 兰州市城区冬半年低空风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33(3): 97-105
[4]刘宇, 王式功, 尚可政, 等. 兰州市低空风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J]. 高原气象, 2002, 21(3): 322-326
[5]邱崇践, 胡泽勇. 兰州附近地区地面风场的数值模拟实验[J].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7, 23(2): 97-100
[6]蒲朝霞, 邱崇践. 兰州地区山谷风环流的二维数值模拟[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 27(2): 169-175
[7]吕世华, 陈玉春, 安兴琴. 兰州盆地局地环流及逆温形成的数值模拟[J]. 高原气象, 2001, 20(增刊): 1-7
[8]缪国军, 张镭, 舒红. 利用WRF对兰州冬季大气边界层的数值模拟[J]. 气象科学, 2007, 27(2): 169-175
[9]安兴琴, 陈玉春, 吕世华. 中尺度模式对冬季兰州市低空风场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高原气象, 2002, 21(2): 186-192
[10]Cox R, B L Bauer, T Smith. A mesoscale model intecomparison[J]. Bull Amer Meteoro Soc, 1998, 79(2): 265-283
[11]Zhong S, J Fast. An evaluation of the MM5, RAMS,and meso-Eta models at subkilometer resolution using VTMX field campaign data in the Salt Lake vally[J]. Mon Wea Rev, 2003, 131(7): 1301-1322
[12]Pielke R A, W R Cotton, R L Walko, et al. A comprehensive meteorological modeling system RAMS [J]. Meteor Atmos Phys, 1992, 49: 69-91
[13]姜金华, 彭新东.复杂地形城市冬季大气污染的数值模拟研究[J]. 高原气象, 2002, 21(1): 1-7
[14]彭新东, 姜金华. 城市大气污染物扩散模拟系统开发[J]. 高原气象, 2002, 21(2): 139-144
[15]张美根, 马舒坡, 许丽人, 等. 珠峰北坡绒布河谷局地环流的模拟分析[J]. 高原气象, 2007, 26(6): 1146-1150
[16]朱凌云, 张美根, 马舒坡, 等. 珠峰绒布河谷大气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J]. 高原气象, 2007, 26(6): 1208-1213
[17]Hanna S R, R Yang.Evaluation of mesoscale models, simulations of near-surface winds,temperature gradients, and mixing depths[J]. J Appl Meteor, 2001, 40(6): 1095-1104
[18]陈榛妹, 王世红. 兰州市风场特征分析[C]//陈长和, 黄建国, 程麟生, 等编. 复杂地形上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扩散的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社, 1993: 23-27
[19]傅抱璞. 山地气候[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83
[20]张强, 吕世华, 张广庶. 山谷城市大气边界层结构及输送能力[J]. 高原气象, 2003, 22(4): 346-353
[21]安兴琴, 胡隐樵, 吕世华, 等. 山峰加热效应的数值试验研究[J]. 高原气象, 2008, 27(2): 286-292
[22]龙学著, 余金香, 黄建国, 等. 兰州城区冬季SO2大气环境容量研究[C]//陈长和, 黄建国, 程麟生, 等编. 复杂地形上大气边界层和大气扩散的研究. 北京: 气象出版杜, 1993: 193-204
PDF(5918 KB)

1054

Accesses

0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