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34卷 第1期 2015-02-28   

目录

论文

  • 孟加拉湾风暴对高原地区降水的影响
  • 段旭;段玮
  • 2015 Vol. 34 (1): 1-1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01
  • 摘要 ( ) PDF (14610KB) ( )
  • 利用卫星遥感数据TRMM(3B42)与地面观测数据变分订正后的降水量资料、TBB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对19982010年25个孟加拉湾风暴的登陆路径、强度、冷空气入侵及大气季节变化对高原地区降水的影响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1)孟加拉湾风暴是造成高原地区降水的重要天气系统, 最活跃的时段集中在5月和1011月, 对高原地区的影响主要以降水为主; (2)在孟加拉湾风暴登陆的3条路径中, 东北路径对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影响最大, 西北路径登陆风暴主要影响青藏高原南部地区, 偏西路径登陆风暴对高原地区影响最小; (3)东北路径登陆风暴, 热带风暴强度比飓风强度给高原地区带来更强的降水, 而西北路径飓风强度风暴的影响较大; (4)当东北路径孟加拉湾风暴与云贵高原地区冷空气相遇时, 其降水量比无冷空气配合时大2个等级; (5)孟加拉湾风暴活动时段存在5月和1011月两个峰值, 因季节性的大气环流(引导气流)和水汽输送(强弱)以及热带气旋生成基本条件的不同, 导致了高原地区降水程度的差异.
  • 青藏高原冬季风演变的新特征及其与中国西南气温的关系
  • 王颖;李栋梁;王慧;郑然
  • 2015 Vol. 34 (1): 11-2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96
  • 摘要 ( ) PDF (5366KB) ( )
  • 利用19512011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19602010年西南地区77站月平均气温数据, 定义了冬季代表月(1月)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季风强度和位置的新指数, 并分析了该指数与中国西南地区地面气温的关系, 结果表明: (1)代表高原冬季风的冷高压强度和位置具有明显的年际、年代际变化, 20世纪70年代末发生了由弱到强的突变, 80年代中期则是由偏北到偏南的突变.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 高原冬季风强度的振荡频率加快, 由较长的7年周期向4年周期转化; 位置指数的4年与10年周期存在明显的反相变化, 自2005年以来位置振荡周期由10年向4年转化, 南北摆动更为频繁.(2)当高原冬季风偏强时, 北方冷空气与西南暖湿空气在西南地区交汇减弱, 云量减少, 辐射增温作用使西南地区温度一致偏高, 西南地区东部低层出现异常下沉运动中心, 下沉增温作用使该地区温度偏高更明显; 当偏弱时, 则相反.(3)当高原冬季风偏北时, 北方较强冷空气南下, 南支槽加深, 西南暖湿空气与北方冷空气交汇于川滇地区, 产生异常上升运动, 云量增多, 接收的太阳辐射减少, 且冷空气活动频繁, 西南地区温度一致偏低, 上升冷却作用使西部气温偏低更明显; 当偏南时, 则相反.
  • 黄土高原春季干旱时空分异特征
  • 姚玉璧;王劲松;王莺;杨金虎;李俭峰;雷俊
  • 2015 Vol. 34 (1): 30-38.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79
  • 摘要 ( ) PDF (3632KB) ( )
  • 采用基于相对湿润度的干旱指数分析方法和黄土高原19612010年气候要素资料, 研究了黄土高原春季干旱时空变化、异常分布和次区域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19612010年黄土高原春季干旱强度变化呈现明显中心区域强、周边区域弱的分布特征, 其中中部腹地干旱强度增加趋势倾向率最大, 中部周边干旱强度增加次之, 东北部和西部边缘呈减弱趋势.研究区不同区域春季干旱强度呈同位相变化是干旱变化的首要空间分布模态, 异常中心区域在陕北、陇东及宁夏西南部.东西部反相位分布模态反映了黄土高原东西部所受大气系统影响差异性的特征.根据载荷向量不同模态空间异常分布型, 可将春季干旱划分为西北部型、东北部型和南部型等3个次区域异常型, 南部春季干旱强度时间序列呈显著增强趋势, 其由弱变强的突变点出现在1977年, 西北部和东北部干旱强度也呈波动增强趋势, 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 没有突变.西北部和南部春季干旱指数存在显著的3~4年振荡周期, 东北部存在显著的5~6年振荡周期.
  • 近30年中国地面风速分区及气候特征
  • 熊敏诠
  • 2015 Vol. 34 (1): 39-49.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59
  • 摘要 ( ) PDF (7271KB) ( )
  • 通过中国近地面风速区划可以深入了解风速分布规律, 有助于研究风速的变化机制.利用1980-2009年中国608个测站的日平均风速资料, 经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法(REOF)得到10个分区, 各分区范围和地形有一定的关系.风速频率曲线变化表明, 中国北部地区(第3、4区)风速偏大, 中部地区(第2、10区)风速普遍较小; 对比分析了区域有效风速日数频率和风能分布.根据谐波方法得到各分区风速的年变化特征, 大部分区域呈单峰单谷型或双峰双谷型, 高值区主要出现在春季, 并分析了形成上述特点的可能天气学成因.风速线性倾向估计结果表明, 中国大部分地区风速呈减小趋势, 第1、4、5区平均风速递减率在-0.028~-0.023 m·s-1·a-1之间, 但是, 中部地区(第2区、第6区西部、第10区)年平均风速出现递增.通过Mann-Kendan法和小波分析方法检测表明, 第2、3、5区突变点出现在2000年附近, 第1、4、6区突变点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初.环流特征量指数和风速同期相关性分析, 揭示了北极涡和副热带高压对风速的影响.
  • 贵州不同等级降水日数气候特征及其与降水量的关系
  • 王芬;曹杰;李腹广;孙旭东;谷晓平;熊伟;段荣
  • 2015 Vol. 34 (1): 145-15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44
  • 摘要 ( ) PDF (6245KB) ( )
  • 利用19632011年贵州81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 分析了近49年贵州不同等级降水日数的气候特征, 探讨了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在降水变化中的作用.结果表明, 随着降水等级的上升, 对应该等级的雨日迅速减少; 贵州总雨日及小雨日呈西多东少的分布, 而中雨日、大雨日及暴雨日则呈南多北少分布; 近49年贵州总雨日、小雨日、中雨日、大雨日整体上都呈减少趋势, 而暴雨日却呈一定的增加趋势; 小雨日与总雨日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之后逐步减少, 21世纪初期之后降幅更加明显, 而中雨日在20世纪6080年代初多波动, 在21世纪初后迅速下降, 大雨日和暴雨日均经历了两次较明显的波动; 随着降水等级的上升, 雨日与降水量的相关系数迅速增大, 小雨日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差, 暴雨日与降水量的相关性最好; 降水偏多年各个等级的降水日数明显偏多, 小雨日、中雨日及大雨日变化较为显著, 暴雨日变化不显著, 降水偏少年各个等级雨日则明显减少, 中雨日变化最为显著, 其次为大雨日、暴雨日, 小雨日变化不显著, 因此, 贵州地区总降水量增加主要是由于小雨日、中雨日、大雨日的增加引起的, 降水量减少则主要是由于中雨日、大雨日及暴雨日的减少引起的, 比较各个等级的降水日数, 无论是在降水偏多年还是偏少年, 中雨日和大雨日的变化都较显著.
  • 2012年7月内蒙古极端降水事件及成因
  • 宋桂英;李孝泽;江靖;荀学义;陈磊;马素艳
  • 2015 Vol. 34 (1): 163-172.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48
  • 摘要 ( ) PDF (8042KB) ( )
  • 2012年7月下旬内蒙古中部出现罕见的极端降水事件(简称"7·27"暴雨).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和精细化监测等资料分析了"7·27"暴雨成因.结果表明: (1)贝加尔湖低涡异于常年.巴尔喀什湖到鄂霍茨克海为阻塞高压, 其底部横槽加深生成贝加尔湖低涡.低涡内有冷空气活动, 在对流层低层及地面激发出低涡和气旋.(2)该过程的中尺度特征明显.地面中尺度切变线不断新生、稳定维持, 形成多个中尺度雨带.高空β中尺度对流云团不断新生、合并加强, 形成对流复合体MCS.河套西北部、河套南部、锡林郭勒盟中西部三个暴雨区均是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S发展的结果.(3)垂直方向上, 暴雨发生前到暴雨期从地面至700 hPa的大气比湿达10~22 g·kg-1, 且850~700 hPa水汽垂直输送达到最强; 水平方向上, 南风风力辐合, 末端到达45°N以北, 河套南部地区为"水汽汇".(4)对流层高层大气涡旋运动是该过程的直接诱因.大气涡旋运动由200 hPa向700 hPa传播, 正涡度平流在700 hPa到200 hPa随高度增加, 高层水平辐散、低层补偿辐合, 大气强迫上升产生暴雨.(5)对流层中层持续"干侵入", 低层持续的暖湿输送, 大气不稳定能量不断重建, 这是极端暴雨过程的热力机制.(6)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亚洲夏季风加强, 来自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向东亚副热带地区输送加强, 水汽输送进一步向北扩展到我国华北内陆地区, 是"7·27"暴雨过程的重要原因.
  • 长江三角洲高影响天气演变特征及成因分析
  • 史军;陈伯民;穆海振;梁萍
  • 2015 Vol. 34 (1): 173-182.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57
  • 摘要 ( ) PDF (5161KB) ( )
  • 利用19592010年长江三角洲国家基本/基准气象站资料以及大气环流资料和区域土地利用变化资料, 分析了长江三角洲高影响天气的变化特征及其对大气环流系统变化和区域城市化、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 19592010年间, 长江三角洲低温、雷暴、大风、大雾和降雪日数均显著减少, 而高温和暴雨日数的变化趋势在统计上不显著; 降雪、大雾、雷暴和低温日数发生了减少突变, 而高温和暴雨日数发生了增多突变.在空间上, 雷暴和大风日数在整个长江三角洲显著减少, 低温日数在北部和中部地区显著减少, 降雪日数在东部和南部地区显著减少, 高温日数仅在江苏南通、上海、杭州湾地区以及浙江东部显著增加.52年间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北半球环状模(或北极涛动)增强, 而北半球极涡及欧亚经向环流减弱, 大气环流系统的综合作用导致长江三角洲大风、低温和降雪日数减少和高温日数增加.区域城市化和土地利用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长江三角洲高温日数增加和大雾、大风日数减少.
  • 一次由“列车效应”引发的梅雨锋暴雨研究
  • 孙素琴;郑婧;支树林;许爱华;陈云辉;盛志军;于爱兵
  • 2015 Vol. 34 (1): 190-201.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46
  • 摘要 ( ) PDF (17895KB) ( )
  • 利用Micaps软件系统、多普勒雷达和NCEP 1°×1°再分析等资料, 对2011年6月14日江西北部地区一次超历史极值的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尺度系统和中小尺度系统及其两者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南支槽移动缓慢、中层干冷空气入侵、强盛的西南急流、高低空急流耦合及地面辐合线维持是造成此次极端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反射率因子表现为低质心、垂直发展旺盛、高效率的强回波连续经过同一地区; 同时, 回波具有明显的后向传播特征和热带降水回波特点; 径向速度表现出锋面过境特征, "牛眼"结构表明了低空西南气流较强.当暖湿急流输送方向与地面辐合线平行时, 孟加拉湾的水汽被低槽前西南气流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辐合线上空, 使辐合线稳定、维持或发展.干冷气流入侵有利于对流单体的产生; 大风速区和辐合区的发展有利于中小尺度对流单体及其次级垂直环流的维持、发展, 且这些次级环流规则排列, 从而"列车效应"得以维持.有组织的多单体风暴活动、地面静止锋及其附近多条中尺度地面辐合线长时间维持, 是形成"列车效应"的主要原因; 降水回波处于东北—西南向的高能舌北侧移动, 江西东北部特殊的地形作用促使"列车效应"形成和维持.
  • 北京“7·21”特大暴雨中的干侵入分析研究
  • 汤鹏宇;何宏让;阳向荣;严玉祥;王亚华;缪子青
  • 2015 Vol. 34 (1): 210-219.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28
  • 摘要 ( ) PDF (6107KB) ( )
  •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V3.2模拟分析2012年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特大暴雨过程的天气形势与中尺度系统特征, 并结合干侵入理论分析了暴雨过程中的干冷空气活动及其对暴雨的影响.结果表明, 此次暴雨过程发生在高空槽引导冷空气南下与强盛的西南暖湿气流在华北一带剧烈交汇的天气形势下,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阻碍了高空槽东移, 使北京地区的降水过程维持较长时间.暴雨过程伴随着明显的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活动, MCC的持续活动与降水中心在时空上具有一致性.WRF模式对暴雨过程有较好的模拟能力, 降水发生之前的24 h内不断有来自35°N对流层顶附近的高位涡、低湿的干冷空气, 沿着倾斜向北向下的路径侵入大气中低层39°N附近的700 hPa高度.干侵入在降水开始前24 h到降水前10 h强度变化不大, 随后略有减弱, 在降水开始之后迅速减弱消失.干侵入对暴雨的影响主要通过在降水开始前及降水初期影响北京地区的大气热力与动力环境来完成.干侵入可以增大暴雨落区大气的位势不稳定, 为对流发展储备充沛的对流有效位能, 为MCC的发生, 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同时, 干侵入增大了大气中低层的气旋性涡度, 有利于中低层空气辐合上升运动, 是引发北京地区局地的强对流天气, 如MCC及其伴随的暴雨过程可能的触发机制.
  • 东北夏季降水的年代际特征及环流变化
  • 丁婷;陈丽娟;崔大海
  • 2015 Vol. 34 (1): 220-229.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55
  • 摘要 ( ) PDF (6522KB) ( )
  • 利用1961—2012年中国东北地区91个气象站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海温资料, 以及经验正交函数分解EOF、显著性检验等方法, 分析了东北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年代际变化特征及相应的环流分布型变化, 探讨了不同年代际背景下东北夏季降水年际变化的环流差异.结果表明, 东北夏季降水存在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在19611983年(P1)期间降水偏少, 19841998年(P2)期间降水偏多, 1999年之后(P3)又进入偏少时段.P2与P1时段相比, 东北气旋式环流和蒙古反气旋式环流异常增强, 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地区为气旋式环流异常, 来自西北太平洋偏东水汽输送贡献明显.P3与P2时段相比, 东北冷涡活动偏弱, 东北地区东部在850 hPa为偏北风异常, 偏南水汽输送有所减弱.进一步分析证实, 北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对于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及相关环流型的年代际变化有重要的调制作用.P1与P3同为降水偏少时段, PDO都处于负位相, 东北地区反气旋式环流都偏强; 然而P1时段的多雨年, 水汽输送主要来自较强的夏季风偏南气流; P3时段的多雨年, 水汽输送可能主要来自西北太平洋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