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40卷 第5期 2021-10-28   

论文

  • 多模式产品对青藏高原极端气候模拟能力评估
  • 陈虹举;杨建平;丁永建;贺青山;冀钦
  • 2021 Vol. 40 (5): 977-99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0.00104
  • 摘要 ( ) HTML ( ) PDF (5508KB) ( )
  • NEX-GDDP数据具有分辨率高且其中所有模式分辨率统一的优点, 其对青藏高原地区极端气候的模拟能力如何, 鲜见报道。使用1986 -2005年青藏高原地面气象台站逐日观测资料, 选取了最能体现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活动受气候变化影响的10个极端气候指数: 霜冻日数(FD)、 结冰日数(ID)、 最低气温极小值(TNn)、 最高气温极大值(TXx)、 暖日持续日数(WSDI)、 冷日持续日数(CSDI)、 年降水量(PRCPTOT)、 连续无雨日数(CDD)、 连续有雨日数(CWD)和日最大降水量(RX1day), 从极端降水与极端温度两方面, 全面评估了NEX-GDDP中21个模式对青藏高原极端气候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 (1)TNn和TXx的模式模拟结果平均值小于观测值, 而其余8个极端气候指数的模式模拟平均值大于观测值。从变化趋势看, FD、 ID、 CSDI和CDD的观测值与模式模拟值变化趋势一致性强, 其余6个极端气候指数的一致性较弱。(2)21个模式对所选极端气候指数的空间模拟能力和时序模拟能力差异较大, 就相关系数而言, 多模式产品的空间模拟能力好于时序模拟能力, 就中心化均方根误差而言, 时序模拟能力又优于空间模拟能力。(3)按照极端气候指数识别所用数据不同将其分为三类: 日最低气温类极端气候指数(FD、 TNn和CSDI)、 日最高气温类极端气候指数(ID、 TXx和WSDI)和日降水量类极端气候指数(PRCPTOT、 CDD、 CWD和RX1day)。基于21个模式对极端气候指数时序与空间模拟能力的评估, 综合评选了三类极端气候指数的5个最优模式, 各自依次分别为: ①日最低气温类GFDL-ESM2G、 GFDL-CM3、 CCSM4、 MIROC5和ACCESS1-0; ②日最高气温类CanESM2、 BNU-ESM、 MIROC-ESM-CHEM、 inmcm4、 和CCSM4; ③日降水量类BNU-ESM、 CanESM2、 CSIRO-Mk3-6-0、 MIROC-ESM和MIROC-ESM-CHEM; 在利用NEX-GDDP研究青藏高原未来极端气候事件变化时, 建议将它们作为优选模式。
  • NCEP CFSv2对北半球平流层极涡边界年代际变化特征模拟的评估
  • 刘雅静;韦志刚;陈广宇;刘雨佳
  • 2021 Vol. 40 (5): 1012-1023.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0.00076
  • 摘要 ( ) HTML ( ) PDF (11145KB) ( )
  • 利用欧洲中心ERA-I和NCEP CFSR再分析资料、 NCEP CFSv2回报和预报资料, 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半球平流层极涡边界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评估了CFSv2系统对北半球极涡边界的模拟能力。结果表明: 1980 -2017年, 从整体趋势来讲, 冬季北半球极涡在北美区域回缩北退, 在欧亚区域扩张南进; 秋季北半球极涡在北美地区呈扩张趋势, 在欧洲地区呈回缩趋势, 在亚洲地区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00年代是明显扩张的趋势, 10年代又为明显回缩趋势。在冬季, 北美区域极涡回缩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 欧洲区域极涡的南扩主要在21世纪00年代, 亚洲区域极涡的南扩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在秋季, 北美地区极涡边界的南扩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 欧亚区域极涡的回缩发生在21世纪10年代, 西欧地区的回缩最明显。CFSv2模拟的冬季极涡边界和面积的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10年代的总体变化趋势与ERA-I资料一致, CFSv2尤其对21世纪10年代北美和亚洲极涡都扩张的趋势模拟的很清楚, 但模拟的北美区域极涡边界呈回缩趋势的范围偏东, 在10年代明显偏南, 模拟的欧洲区域极涡边界20世纪90年代偏北, 21世纪10年代偏南, 没有模拟出亚洲区域极涡边界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00年代的扩张。CFSv2对秋季极涡边界和面积的模拟水平比冬季的低, 对极涡边界和面积变化总体趋势的模拟较差, CFSv2模拟的北美地区极涡边界在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10年代与ERA-I的一致, 但20世纪90年代扩张的区域偏大, 模拟的欧洲区域极涡边界的回缩主要在21世纪00年代, 而ERA-I的在10年代, 模拟的亚洲区域极涡边界在20世纪90年代与ERA-I的一致, 但在21世纪00年代和10年代与ERA-I的误差较大。
  • 河套及周边地区干线触发对流天气特征初步分析
  • 张一平;俞小鼎;王迪;郭雅凯;武文博;郝晓珍
  • 2021 Vol. 40 (5): 1024-103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0.00068
  • 摘要 ( ) HTML ( ) PDF (4842KB) ( )
  • 利用高空、 地面、 卫星云图等资料, 对2013 -2017年5 -9月中国黄河河套及周边地区52次干线触发对流天气个例进行了初步分析, 统计了干线时空特征、 影响系统及干线两侧地面气象要素以及基于探空的环境参数等特征。结果表明: (1)河套及周边地区干线主要出现在河套北部(包括其西北部、 东北部)和河套内, 其走向以东东北-西西南和东北-西南向为主。干线宽度多在80~100 km, 长度多在300~800 km。干线频次年际变化大, 上述5年间年平均10.4次, 集中出现在6 -8月。干线多出现在每天11:00(北京时, 下同) -17:00, 14:00干线特征最明显。(2)干线触发对流天气多发生在高空西北气流和蒙古低涡(低涡南部低槽影响)形势下, 大气边界层内多有辐合线或切变线, 地面图上干线多位于大陆低压或蒙古低压南部偏西气流与沿海高压西部偏南气流交汇处。(3)地面要素统计结果表明: 干线两侧温度干侧大于湿侧, 其差值在1~2 ℃; 海平面气压湿侧略高于干侧, 其差值多在1.5~2 hPa。干线两侧露点差值大, 湿侧与干侧平均相差11 ℃, 露点梯度多在10 ℃·(100 km) -1或以上, 最大可达20 ℃·(100 km) -1或以上。干线干侧和湿侧之间常常存在汇合流场, 干侧风向以偏西风为主, 湿侧风向以偏南风为主, 这是干线的另一个重要特征。(4)探空环境参数统计结果为: 大气可降水量、 700和850 hPa比湿湿侧均明显高于干侧, 大气可降水量湿侧均值在2.5 cm, 干侧均值在1.5 cm, 干线两侧700和850 hPa层以及边界层以下比湿差别较大, 该差异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减小。对流有效位能湿侧CAPE均值在1442.5 J·kg-1, 而干侧CAPE平均值很小, 不足10 J·kg-1, 湿侧深厚湿对流(雷暴)发生潜热明显大于干侧。干线两侧深层垂直风切变(0~6 km风矢量差)多在中等强度或以上, 湿侧、 干侧均值分别为12.2 m·s-1和13.1 m·s-1, 干侧切变值略大于湿侧。
  • 北上台风“安比”后期两个阶段暴雨落区分布的差异性分析
  • 陈宏;杨晓君;易笑园;尉英华;杨洋;张庆;孙晶
  • 2021 Vol. 40 (5): 1087-110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0.00088
  • 摘要 ( ) HTML ( ) PDF (16075KB) ( )
  • 利用CMA最佳路径数据、 逐时自动站资料、 NCEP/NCAR(1°×1°)再分析资料、 FY-2F卫星的云顶亮温(TBB)、 雷达资料和常规观测资料, 对1810号台风“安比”北上过程中台风强度保持不变却造成山东暴雨位于台风路径东侧而天津暴雨位于路径西侧的原因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台风“安比”北上之后, 外围云系发展为非对称云系, 降雨和环流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 山东和天津两个暴雨区的降雨增强发展与对流云团的发展特征一致, 低质心的短时强降雨站点分布于TBB梯度高值区。台风在山东境内时, 中尺度云团和强降雨主要位于台风路径东侧的鲁中地区, 这是由于弱的垂直风切变利于台风的暖心结构和强度维持, 台风本身携带的高温高湿环境引起了对流层低层为条件性对称不稳定, 并引发了台风东侧的短时强降雨导致暴雨, 暴雨中心位置受到正涡度、 垂直速度、 水汽辐合和泰山地形的共同影响。台风进入天津后, 高空槽东移携带的冷空气从西北侧侵入台风环流, 引起冷暖空气交汇, 并激发出非对称的中尺度系统、 导致垂直风切变和正涡度显著增强, 高层辐散与低层辐合引起了明显的抽吸作用, 它们共同造成了台风西侧强烈上升运动和不稳定层结的厚度明显增加, 并为中尺度系统的发展提供有利的条件, 同时对流层低层东南急流经过渤海后水汽得以补充, 在台风西北部形成明显的带状水汽辐合带, 因此台风云系西北侧的京津交界地区存在沿气旋式环流的带状中尺度云团发展, 共同导致台风西北侧持续5个小时的短时强降雨, 造成了大暴雨。
  • 2019年主汛期湖南两次致灾暴雨过程对比分析
  • 刘红武;胡燕;苏涛;刘焕乾;傅承浩
  • 2021 Vol. 40 (5): 1101-111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0.00087
  • 摘要 ( ) HTML ( ) PDF (13736KB) ( )
  • 2019年主汛期湖南出现了两次罕见极端暴雨过程, 多个气象观测站雨量突破历史极值, 共造成十余人死亡(失踪)。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的GDAS资料、 观测资料以及再分析资料, 基于HYSPLIT4 (Hybrid Single 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 4)质点轨道模式追踪及聚类算法, 对比分析了2019年6月6 -9日(简称过程一)、 7月6 -9日(简称过程二)两次致灾暴雨过程的异同。结果表明: (1)两次过程具有极端性、 持续性、 对流性等特点, 过程二降雨强度更大、 强降雨落区更集中, 受灾更严重。(2)两次过程环流形势场存在明显差异, 过程一副热带高压强度显著偏强、 位置偏北, 588 dagpm西脊点较历年同期偏西26个经距, 东北冷涡发展深厚, 850 hPa急流核风速最大达14 m·s-1, 且存在双低涡、 切变线共同影响; 过程二副热带高压稳定维持、 脊线偏南超8个纬距, 850 hPa上存在显著冷式切变, 切变南侧风速大, 强烈的冷暖交汇使暴雨的对流性特征更清晰。(3)两次过程中尺度云团的发生演变略有不同, 过程一表现为人字形切变线东段触发β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 弱冷空气加入后使其得到有组织化的发展壮大; 过程二受西风带长波槽槽前暖湿气流与冷空气交汇, 不断有αβγ中尺度云团新生、 合并发展, 多尺度对流云团移经同一地点的“列车效应”造成了强致灾性暴雨发生。(4)水汽来源和分布不尽相同, 过程一水汽显著汇合中心位于850 hPa, 水汽源地为南海海域, 有三条水汽传输通道, 主要水汽通道为南海的偏南气流; 过程二显著汇合中心位于925 hPa, 水汽源地为印度洋, 有四条水汽传输通道, 主要水汽传输通道来自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
  • 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特征及天气形势分类研究
  • 李典南;许东蓓
  • 2021 Vol. 40 (5): 1164-1176.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20.00110
  • 摘要 ( ) HTML ( ) PDF (10388KB) ( )
  • 利用双流机场2013-2018年逐小时气象观测资料、 欧洲中心ERA5再分析资料、 MICAPS常规气象资料以及多普勒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资料, 从双流机场雷暴天气的时空特征和分类特征两方面, 对双流机场雷暴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2013 -2018年双流机场发生的雷暴有77.03%伴有降水, 夏季发生的雷暴次数占全年总次数的50%以上, 并具有“夜雷多、 日雷少”特征。持续时间在3 h以内的雷暴占比82.7%。雷暴在机场的偏东方向发展最为活跃。依据雷暴所处环境场的斜压锋生作用和热力条件的差异, 将双流机场的雷暴天气分为冷平流强迫类、 暖平流强迫类、 斜压锋生类和弱平流类。冷平流强迫类雷暴是高空西北冷空气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 hPa槽后, 对流层中上层风向随高度逆转, 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较强, 形成的雷暴常伴有大风、 冰雹或局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积状云和层状云混合性降水回波。暖平流强迫类雷暴是强盛的偏南暖湿气流起主导作用。雷暴发生时双流机场多位于500 hPa槽前, 对流层中低层风向随高度顺转。大气层结的不稳定能量相对较弱, 但大气层结整体湿润, 易出现短时强降水。雷达回波图上表现为以层状云为主的降水回波。斜压锋生类雷暴发生于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的背景下, 锋生作用显著。雷暴发生时大气斜压性较强, 动力条件较好, 易形成多种天气现象相混合的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附近有由多个雷暴单体侧向排列、 呈东北-西南向的弓形回波带。弱平流类雷暴发生于大气斜压性弱的背景下。雷暴发生时大气近似准正压状态, 锋生函数小、 温度平流不明显。大气水汽的水平分布较均匀, 近地面为高温高湿, 低层有不稳定能量积累, 当配合适当的触发机制, 可克服对流抑制形成伴有雷阵雨、 阵性大风的雷暴天气。雷达回波图上本场周围分散着许多范围小、 强度弱的回波, 典型特征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