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碳排放、增加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核心,而观测、模拟与数据同化是温室气体浓度监测、碳排放源和碳汇准确量化等方面研究的重要技术方法。目前,关键的遥感数据涉及多种探测卫星(FY-3D/GAS、GF-5/GMI、GeoCarb、Sentinel-5P/TROPOMI、TERRA、AQUA等)和遥感产品(叶绿素、植被覆盖度、植被生产力、叶面积指数、聚集指数等)。借助空间遥感技术及遥感反演和大气模型,可大大助力“碳监测”,以期为“双碳”目标的达成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大区域、高精度、高时空分辨率的遥感观测信息能够准确动态监测碳排放以及碳汇变化,完整的碳监测体系将有助于制定科学的适应性对策。回顾过去数十年以来,利用遥感手段来监测温室气体浓度、排放源、碳汇的发展,无论在遥感观测类型、反演方法以及模拟结果的应用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展。因此,与“双碳”相关(遥感)观测及模拟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为政府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推动实现“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
(1)生态系统遥感观测、模型模拟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2)地表碳循环遥感综合试验设计及通量观测技术方法研究
(3)遥感观测数据的应用:模型模拟、数据同化及尺度扩展
(4)地表碳循环生态参量遥感反演的理论、方法与问题研究
(5)地表碳循环生态参量的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
面向双碳的观测与模拟专栏采用虚拟专栏形式,作者可根据研究偏向投稿《高原气象》或《遥感技术与应用》,投稿论文一经录用即安排发表,不同发表日期的论文共同集合为该专栏。专栏投稿可以直接联系特邀学术编辑推荐,或直接投稿并注明“面向双碳的观测与模拟专栏”或直接在投审稿系统中选择“双碳观测与模拟专栏”。专栏投稿方式灵活,审稿、出版速度快,欢迎相关研究人员投稿。登录网站后,注册成为作者,进入作者中心,点击一站式投稿。有任何问题请联系专栏编辑。
投稿网站:《高原气象》http://www.gyqx.ac.cn/
专栏责任编辑: changzq@lzb.ac.cn.
《遥感技术与应用》http://www.rsta.ac.cn
专栏责任编辑:mahq@lzb.ac.cn.
特邀编委: |
|
![]() |
袁文平 教授 中山大学大气学院
E-mail: yuanwpcn@126.com 研究方向:遥感植被生产力模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农作物种植面积识别与产量模拟 |
![]() |
田向军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E-mail: tianxj@itpcas.ac.cn 研究方向:数据同化理论与方法发展;大气、陆面、碳循环与污染数据同化系统构建与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
![]() |
江飞 教授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E-mail: jiangf@nju.edu.cn 研究方向:陆地碳汇和人为源碳排放反演,温室气体模拟与数据同化,空气污染模拟、预报与数据同化等方面的研究 |
![]() |
黄磊 博士/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E-mail: huanglei@radi.ac.n 研究方向:地球大数据与气候变化遥感,包括温室气体变化、冰川变化、气候变化应对 |
![]() |
田丰 教授 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
E-mail: tian.feng@whu.edu.cn 研究方向:植被生态遥感,包括物候、森林碳储量和碳源汇、气候变化响应、山地植被、生物多样性、数据质量评价 |
![]() |
于海鹏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E-mail: yuhp@lzb.ac.cn 研究方向:碳循环和水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预估,干旱区气候变化研究 |
![]() |
蔡兆男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E-mail:caizhaonan@mail.iap.ac.cn 研究方向:大气污染气体和温室气体卫星与地基遥感、温室气体探空观测(Aircore) |
![]() |
张臻 博士 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E-mail:zzhang88@umd.edu 研究方向:全球甲烷循环,陆面过程模型,全球动态植被模型,遥感大数据融合 |
![]() |
施开放 博士/副教授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Email: skffyy@swu.edu.cn 研究方向:夜间灯光遥感,包括城市化进程中的人类活动多维表征、人类活动环境影响效应评估 |
![]() |
吴谋松 副教授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Email: mousongwu@nju.edu.cn 研究方向:陆地碳循环数据同化系统,生态系统模型开发与应用 |
![]() |
谢馨瑶 博士/特别研究助理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E-mail: xinyaoxie@imde.ac.cn 研究方向:山地植被碳循环过程关键参数遥感估算建模及其尺度扩展研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