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26卷 第5期 2007-10-28   

论文

  • 全球穿越对流层顶质量通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王卫国;樊雯璇;金建德;孙绩华;谢应齐;袁敏;王颢樾;刘晓璐
  • 2007 Vol. 26 (5): 910-920. 
  • 摘要 ( ) PDF (1304KB) ( )
  • 利用1958-2001年44年的ECMWF再分析值资料,采用Euler算法的Wei诊断模型,计算估计了全球平流层与对流层之间穿越对流层顶的质量通量(cross-tropopause flux,即CTF),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全球CTF的空间分布呈纬向型,且基本与全球经向环流相配合,其中对流层顶断裂带中向下的通量形势较复杂,南半球通量交换的空间变化较均匀,北半球有多峰结构的空间变化,东亚在全球的CTF中有重要作用。(2)南北半球热带对流层顶纬向平均向上的净通量极值分别在5°S为0.873×10-4kg·m-2·s-1和10°N为0.155×10-3kg·m-2·s-1;极地对流层顶向上和向下的通量极值对应在62.5°S为0.510×10-3kg·m-2·s-1,75°S是-0.365×10-3kg·m-2·s-1,55°N为0.257×10-3kg·m-2·s-1,75°N是-0.234×10-3kg·m-2·s-1,两极向上的通量极值在87.5°S为0.355×10-3kg·m-2·s-1,90°N为0.300×10-3kg·m-2·s-1;对流层顶断裂带中向下的净通量极值在35°S是-0.416×10-3kg·m-2·s-1,35°N为-0.333×10-3kg·m-2·s-1。(3)全球的净通量变化出现非对称性的季节波动,南半球和北半球净通量的季节与年际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全球极地对流层顶控制区域的半球年平均质量交换量为-3.55×108Tg·a-1。(4)全球平均的CTF有显著的QBO特征,南北半球的年代际变化明显,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出现了质量通量振幅的异常突变现象。
  • 黄土高原塬区地表辐射和热量平衡观测与分析
  • 刘远永;文军;韦志刚;李振朝;张堂堂;刘蓉
  • 2007 Vol. 26 (5): 928-937. 
  • 摘要 ( ) PDF (1007KB) ( )
  • 利用2005年夏季黄土高原塬区陆面过程野外试验(LOPEX05)的观测资料,初步分析了甘肃平凉黄土高原塬区地表辐射收支和热量平衡特征。结果显示,黄土高原塬区地面长波辐射大于大气长波辐射,典型晴天、阴天和雨天情况下两者平均差值分别为65,25和8 W·m-2;对于地气能量交换各个分量而言,黄土高原塬上和塬下在相同下垫面下的差别不大,但裸地和有植被的下垫面差别很明显;在白天,潜热在净辐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其次是感热,最后是土壤热通量。对能量平衡中的储存项如热通量板上层土壤的热存储和植被冠层存储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土壤的热储存项在-30~70W·m-2之间,而植被的热能储存项在-10~25 W·m-2之间。在考虑估算的存储项之后,能量平衡散布图斜率由0.68提高到0.79,相关系数R由0.90提高到0.93,两者分别提高了11.0%和3.0%,并对能量不平衡有明显的改进,说明能量储存项在地表能量闭合中必须考虑。
  • 黑河流域土壤质地分类数据建立及其模拟效果检验
  • 高艳红;刘伟;程国栋;彭红春;李海英;冉有华
  • 2007 Vol. 26 (5): 967-974. 
  • 摘要 ( ) PDF (913KB) ( )
  • 原全球土壤质地类型分布在黑河地区的数据(下称原全球数据)不能体现该流域不同海拔高度土壤分布的非均匀性特征,为了定量表征研究区土壤的非均匀分布,在流域范围收集了53个土壤亚类剖面数据,对照土壤三角,与国际通用的STASGO 30 s土壤质地类型分类标准对应,基于黑河流域1:100000土壤亚类分布图,建立了黑河流域30 s分辨率的土壤质地类型分布图(黑河数据)。这套数据可以描述出原全球STASGO 30 s数据不能表现出的山区和绿洲区的土壤非均匀分布实际。分别使用黑河数据和原全球数据作为下垫面土壤分布,运用耦合了陆面过程的中尺度大气模式,对黑河流域中上游区域进行了模拟,检验了两套数据对气温模拟的准确性,讨论了土壤分布变化对环境要素模拟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黑河土壤分布数据对上游山区的气温模拟性能好于原全球数据,中游绿洲区使用两套土壤分布数据的模拟值都偏高,大部分站点使用黑河土壤分布数据的模拟值略高于使用原全球数据的模拟值。这可能与模式中使用的全球土壤水、热参数在研究区的代表性以及中游区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土壤温、湿度的时空异质性有关。因此,黑河流域土壤水、热参数以及高分辨率的土壤温、湿度分布是提高该区域土壤-大气相互作用数值模拟性能的重要途径。环境要素变化与土壤类型分布变化呈非线性关系。气温模拟值对土壤分布变化最为敏感。
  • 邯郸地区一次登陆台风大暴雨过程观测分析
  • 张海霞;崔晓鹏;康凤琴;蔡守新
  • 2007 Vol. 26 (5): 980-991. 
  • 摘要 ( ) PDF (2887KB) ( )
  • 受登陆台风"海棠"减弱后低压与东移锋面云系的共同影响,2005年7月21日夜间到23日早晨邯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暴雨天气。本文从天气形势、水汽输送特征、云系演变特征和大气不稳定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这次登陆台风暴雨天气的成因。结果表明,台风低压、稳定少变的副热带高压以及500 hPa低槽相互作用,共同造成了这次暴雨天气过程,高纬弱冷空气南下,与台风携带的暖湿空气相遇,加之太行山地形的影响,造成暖湿空气抬升,使得冀南地区产生中尺度对流云团,进而发生强降水。地面自动站以及加密站风场资料分析指出,低空偏北风与偏东风之间的中尺度辐合线对暴雨发生有重要作用,其出现的时间和位置决定了中尺度暴雨天气的发生时间和位置。在水汽输送方面,西部山区的暴雨区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和东海,而东部平原地区的大暴雨,其水汽主要来源于南海。简单的层结分析表明,暴雨区上空存在对流不稳定和对称不稳定共存的现象,两者共同为系统发展和暴雨发生提供了不稳定条件。
  • 地形对沙尘暴的影响及敏感试验研究
  • 沈建国;姜学恭;孙照渤
  • 2007 Vol. 26 (5): 1013-1022. 
  • 摘要 ( ) PDF (2868KB) ( )
  • 在初步探讨地形影响沙尘扬升、传输、沉降等动力过程可能机制的基础上,利用沙尘数值预报模式对一次强沙尘暴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沙尘暴形成阶段沙尘主要来源于阿尔泰-萨彦岭及以东地区,这部分沙尘主要向东扩展,该区域地形对其强度具有重要影响;内蒙古中西部、甘肃、宁夏等地的起沙主要在沙尘暴持续阶段产生影响,之后主要向南输送,青藏高原东侧地形绕流对其强度具有影响。地形影响可以使沙尘的扩展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当上下游地形落差较小时形成整体推进式传输,此时沙尘位于对流层低层,没有上下沙尘层的分离;当上下游地形落差较大时形成分离式传输,沙尘位于对流层中层且在传输过程中沉降很弱,同时与地面附近的沙尘层分离。源于蒙古国、内蒙古等地的沙尘往往产生整体推进式传输;而产生于青藏高原的沙尘常形成分离式传输。
  • 一次强沙尘暴和雪暴天气过程的诊断及模拟分析
  • 韩经纬;沈建国;孙永刚;宋桂英
  • 2007 Vol. 26 (5): 1031-1038. 
  • 摘要 ( ) PDF (1428KB) ( )
  • 利用基本气象资料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对发生在内蒙古大部分地区的一次强风、强沙尘暴、强雪暴和强降温天气过程进行了动力诊断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强冷空气活动是造成多种灾害的主要动力,高空急流是强风的动量来源,蒙古气旋强烈发展造成的气压梯度风加剧了地面大风和沙尘暴。强烈的冷、暖平流空间配置使大风、沙尘暴和降温更为剧烈。散度场的空间配置有利于沙尘暴、暴风雪的发展。高空西风急流对低空西南急流具有耦合和触发作用,低空西南急流的建立和长距离的水汽输送与辐合,成为内蒙古东部产生暴雪的重要条件,低层东风切变带中的正涡度平流的输送,叠加到了较好的水汽输送及辐合区域,加大了降雪。后期低层西北急流的形成,是产生暴风雪的重要原因。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模拟高压、低压中心位置和强度与实况较为吻合,气旋的气压梯度强度与实况较为接近;冷暖平流在分布区域、输送方向、强中心位置上也与实况具有较相似的特征,但是温度平流模拟的结果在量值上略大于实况。
  • 北京沙尘天气的变化特征及其沙尘源地分析
  • 尹晓惠;时少英;张明英;李靖
  • 2007 Vol. 26 (5): 1039-1044. 
  • 摘要 ( ) PDF (584KB) ( )
  • 通过对北京市沙尘天气的变化特征、出现沙尘天气的天气形势、移动路径、关键区域和地表特征的分析,以及与降水量的相关分析,研究了北京市沙尘天气的变化趋势及其沙尘源地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近56年来,北京市浮尘、扬沙和沙尘暴等天气现象均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减少的变化态势;进入北京的冷空气和沙尘主要有偏西、西北和偏北三条移动路径;蒙古气旋加冷锋是北京产生沙尘天气的最主要天气系统;影响北京的沙尘质点主要来源于我国内蒙古以及中蒙边境地区;从地表特征来看,北京市周边地区存在着大片的沙尘来源地。沙尘天气与降水量的相关分析表明,沙尘源区的春季降水对当年北京市三种沙尘天气的影响突出,而本地的降水更多的是仅仅影响当年的沙尘暴天气。要缓解北京市的沙尘天气灾害,除了在北京市及其周边地区植树造林、建立生态屏障外,还要加强对沙尘源地的监测与管理,坚持以草定畜、适度放牧,严防植被破坏,同时要及时预报沙尘天气的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 夏季西太副高位置与中国地温场的关系
  • 赵红岩;杨瑜峰;张久林;梁东升;李荣庆
  • 2007 Vol. 26 (5): 1119-1122. 
  • 摘要 ( ) PDF (309KB) ( )
  • 利用1951-2003年间逐月的500 hPa高度场、环流特征量和全国141个测站逐月的3.2 m深层地温资料,分析了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位置的变化与中国深层地温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西太副高的脊线位置与中国大陆一些区域的深层地温的关系明显,高相关区域在100°~115°E,30°~45°N之间。6月份,沿30°~35°N有一准东西向的高相关轴线,7月高相关带北移至34°~40°N,8月高相关带北移到40°~45°N。中国深层地温与西太副高北界也有明显的相关区、高相关轴线,与西太副高脊线的情形相似,但高相关区比西太副高脊线偏东,北界位置主要在105°~120°E,30°~35°N。在西太副高偏南和偏北的年份,所选区域的深层地温有明显的不同。西太副高脊线偏北年份深层地温偏高;偏南年份地温偏低,并且从前期1月就已开始。在各月地温的变化中,两组年份基本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