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27卷 第1期 2008-02-28   

论文

  • 青藏高原的热力和动力作用对亚洲季风区环流的影响
  • 王同美;吴国雄;万日金
  • 2008 Vol. 27 (1): 1-9. 
  • 摘要 ( ) PDF (1350KB) ( )
  •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 研究了青藏高原热状况的季节变化、动力和热力作用对周围环流, 特别是对亚洲热带季风环流的影响。高原对西风带的机械作用在冬季最强, 春季次之。冬季的机械作用形成以高原为主, 南侧气旋性、北侧反气旋性的"偶极子"偏差环流, 它比传统认识的爬坡、绕流的影响范围大得多, 遍及东亚的高、低纬度。随着西风带的北移和高原总加热在4月由负变正, 南侧气旋性偏差环流增强并逐渐北移, 6月形成气旋盘踞整个高原的夏季型。在高原南侧, 高原冬季偶极型、夏季加热的作用导致孟加拉湾地区常年存在印缅槽, 使得印度半岛的感热加热始终强于中南半岛, 而中南半岛上空的潜热加热大于印度半岛。印缅槽的演变存在明显的半年周期, 证明2月初和8月初的较强低压槽分别对应冬季高原最强的动力强迫和夏季高原最强的热力强迫。对低纬经向风场的分析还表明, 季风爆发前高原的热力作用尤为重要, 是导致江南春雨的形成, 亚洲季风最早在孟加拉湾东部爆发, 最后在印度半岛爆发的原因。
  • 秋冬季节转换期东亚环流变化特征及机制分析
  • 况雪源;张耀存;刘健
  • 2008 Vol. 27 (1): 17-25. 
  • 摘要 ( ) PDF (1935KB) ( )
  • 利用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 对秋冬季节转换前后大气环流特征及高低层季节转换的时间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表面气温的季节性转变是东亚地区秋冬季节转换的信号, 其剧烈的降温将快速引导环流形势向冬季型转变, 一定强度的西伯利亚冷高压的建立亦是季节转换的指示器。从秋冬季节转换前后的环流形势对比来看, 急流南撤至35°N以南、急流中心稳定移至西太平洋上空、南亚高压反气旋中心退至西太平洋上空时间比较一致, 可视为冬季环流建立的标志。通过分析青藏高原及江淮地区表面热通量的变化得知, 秋冬季节, 青藏高原地面对大气感热及潜热加热的急剧减少, 远远超过了净长波辐射加热的增加, 这种热量的减少使得离地最近的地面气温出现相应降温, 在滞后表面加热突变后2~3候出现季节转换。由于感热的变化主要影响低层, 高层对感热变化的响应主要是通过热力适应机制, 导致高层的季节转换时间滞后于低层。而江淮流域地区地表潜热加热的急剧减少亦是大气环流改变的一个热力因素, 可能是由于潜热加热到达一定的高度通过凝结加热的方式直接影响高层, 所以高低层季节转换时间基本一致。
  • 藏北高原地表能量和边界层结构的数值模拟
  • 李茂善;马耀明;吕世华;胡泽勇;IshikawaHirohiko;马伟强;孙方林;宋敏红
  • 2008 Vol. 27 (1): 36-45. 
  • 摘要 ( ) PDF (1874KB) ( )
  • 利用耦合了NCAR LSM陆面过程的中尺度模式MM5V3.7和2002年8月CAMP/Tibet加强期的观测资料, 对藏北高原地区地气交换过程进行了48 h模拟研究。模式较好地模拟了该地区的山谷风环流; 并将模拟的地表通量在中尺度区域上与NCEP/NCAR全球大气再分析格点资料(NNRP)获得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同时也与单站的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结果显示:模拟的地表通量与NNRP得到的结果比较吻合, 同时可以得到雨季时藏北、藏东地区潜热通量大于感热通量, 而高原西部感热通量大于潜热通量, 这与观测试验分析结果一致; 与单站试验结果比较, 模拟的感热通量与实测值一致, 潜热通量的模拟值和实测值有一定差别。模拟的边界层位温廓线与实测值比较, 模式模拟的对流混合层和夜间残留层都与实测结果吻合, 但模拟的混合层高度较实测值高。由此来看, 中尺度模式MM5V3.7能够较好地模拟藏北高原的地表能量和边界层结构特征, 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陆面过程和物理过程参数化方案。
  •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突发性大暴雨环境场综合分析
  • 井喜;李栋梁;李明娟;毕旭;贺文彬;井宇;杜继稳
  • 2008 Vol. 27 (1): 46-57. 
  • 摘要 ( ) PDF (2030KB) ( )
  •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物理量场、地面能量比和湿位涡对2004年6月29日下午发生在西安市的一次突发性大暴雨的环境场进行了综合分析, 结果表明: 东西两路冷空气的活动, 使近地面能量在关中形成积聚, 地面图上东路冷空气活动形成的能量比低值舌触发了突发性暴雨的产生。暴雨发生前青藏高原东侧对流层低层存在的弱西南气流使暴雨区形成高能和位势不稳定, 12 h内边界层东南气流和南风气流的同时快速发展为突发性暴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300 hPa西南高空急流和850 hPa以下边界层南风气流、东南气流的耦合, 以及和阶梯槽后西北气流的耦合产生的双次级环流为大暴雨提供了持续强劲的上升运动。湿正压场上, 对流层低层中β尺度强对流不稳定核心区的生成, 湿正压场和湿斜压场的耦合、配合∂θse/∂p随高度的变化、暴雨区对流层低层形成有利于中尺度气旋快速且显著发展的条件, 也是突发性暴雨在短时间内获得强上升运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突发性暴雨在卫星云图上表现为西风带中低层云系和副热带云系相互作用, 在交汇点附近快速生成中β尺度强对流云团。
  • 青海地区常规观测积雪资料对比及积雪变化趋势研究
  • 雷俊;方之芳
  • 2008 Vol. 27 (1): 58-67. 
  • 摘要 ( ) PDF (948KB) ( )
  • 应用青海44个台站1962-2005年逐月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资料, 对比了这两份常规积雪资料在表征青海地区积雪变化特征上的一致性, 并对近十几年来的积雪变化新趋势做了分析。结果表明: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均能比较一致地反映整个青海地区积雪变化趋势:夏、秋季积雪从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为一致的减少趋势; 冬、春季积雪在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初增加, 而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积雪呈显著减少趋势。后期的减少趋势远比前期的增加趋势明显。青海地区不同季节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趋势变化明显的区域基本一致, 但中心位置存在一定的差异。冬季在32.5°~35°N, 95°~102°E范围内的唐古拉山、巴颜喀拉山和阿尼玛卿山区, 春季在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区附近, 均明显地表现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积雪的减少和前期积雪的增加。不同季节积雪深度和积雪日数的相关系数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冬季两份资料相关相对较小的区域位于青海中南部巴颜喀拉山西区至阿尼玛卿山西区一线; 春季相关系数小于冬季, 青海东北边缘以及东南边缘地区, 相关系数未能通过95%信度检验; 夏、秋季积雪较少, 相关较小的区域集中在青海东南部地区。而上述区域大多为各个季节积雪较多的地区, 应慎重使用该区域的常规积雪资料。综合分析两份积雪资料, 确定青海地区冬季多雪年为1964, 1975, 1993, 1995和1998年, 少雪年为1963, 1965, 1969, 1997和2003年; 春季多雪年是1977, 1982, 1987, 1989和1990年, 少雪年是1969, 1979, 1985, 1999和2001年。
  • WRF模式对一次河西暴雪的数值模拟分析
  • 陶健红;张新荣;张铁军;吉恵敏
  • 2008 Vol. 27 (1): 68-75. 
  • 摘要 ( ) PDF (1735KB) ( )
  •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 使用WRF模式模拟了2005年3月14~15日出现在甘肃河西西部(祁连山西段北坡)的一次暴雪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WRF模式能较好地模拟出暴雪的区域, 对这种中尺度天气系统具有良好的预报能力。在这次暴雪过程中, 地面冷锋、低空风场切变线, 以及与高空强锋区相对应的高空急流的合理配置加强了暴雪区的垂直环流的发展, 使降雪区对流发展; 出现暴雪时最大辐合层在600 hPa附近, 500 hPa以上表现为一个深厚的辐散层。随着强降雪的开始, 降雪区近地面层由辐合变为辐散, 反映出由于能量释放, 降雪的影响系统开始逐渐消亡; 在降雪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中小尺度特征的强烈的垂直上升运动, 最大上升速度层在500~400 hPa之间; 降雪的水汽来源于西风气流, 水汽输送在600 hPa最强。600 hPa的强水汽输送和强辐合保证了产生强降雪必需的水汽条件。
  • 近100年来中东亚干旱区气候异常与海平面气压异常的关系
  • 王劲松;陈发虎;靳立亚;郭江勇
  • 2008 Vol. 27 (1): 84-95. 
  • 摘要 ( ) PDF (1613KB) ( )
  • 利用中东亚干旱区近100年(1901-2002年)降水、气温及北半球海平面气压的格点资料, 分析了该干旱区冬季、夏季降水和气温与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的相关关系, 同时对典型的降水和气温异常年份的海平面气压距平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冬季西北太平洋海平面气压持续增强、阿拉伯海附近维持较高气压时, 中东亚干旱区冬季降水偏多、气温偏高。前期春季海平面气压的变化对中东亚干旱区夏季降水有显著的影响, 当春季阿留申低压和其南部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时, 中东亚干旱区夏季降水偏多; 当春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附近的海平面气压偏高时, 中东亚干旱区夏季气温偏低; 前期春季海平面气压的异常对中东亚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显著影响, 对气候预测有很好的指示意义。另外, 中东亚干旱区冬季异常多雨、高温年份, 海平面气压在中高纬度地区为负距平, 在低纬度地区则为正距平。而冬季异常少雨、低温年份, 气压场分布的主要特征则相反。在夏季异常多雨年, 中东亚干旱区主要位于正的气压距平区, 夏季异常少雨年则反之。夏季异常气温偏高年, 正距平区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岛北部, 中东亚干旱区西部处于负距平区、东部处于弱的正距平区中。分析结果同时说明了中东亚干旱区易出现冬季多雨/高温(少雨/低温)和夏季多雨/低温(少雨/高温)的气候配置。
  • 冷空气对两例高原低涡移出高原影响的分析
  • 郁淑华;高文良;肖玉华
  • 2008 Vol. 27 (1): 96-103. 
  • 摘要 ( ) PDF (1110KB) ( )
  • 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02年8月12~20日托勒涡及2003年7月12~14日诺木洪涡两例高原低涡在冷空气影响下移出高原的斜压性和温度平流进行诊断分析, 结果表明:(1)受切变线影响的托勒低涡移出高原时主要受东北方冷空气不断伸入涡区的影响, 西风槽前的诺木洪低涡主要受西北方冷空气伸入涡区的影响。(2)高原低涡是在600 hPa以上涡柱内斜压性较强、500 hPa涡区内斜压性加强情况下移出高原的。不同的是:托勒低涡移出高原, 涡柱内对流层中上层斜压性、500 hPa涡区内斜压性都比诺木洪低涡弱; 托勒低涡涡柱内北冷南暖现象比诺木洪低涡强。(3)高原低涡是在低涡区内大部分受冷平流控制, 涡区西部冷平流比东部强时移出高原的; 低涡西部的冷平流加强将会使低涡发展加强, 在高原以东持续。不同的是:受切变线影响的托勒低涡移出高原时低涡西部冷平流区强度比受西风槽前诺木洪低涡弱; 而托勒低涡区冷平流区比诺木洪低涡移出高原时大。
  • 黄河源区未来地面气温变化的统计降尺度分析
  • 赵芳芳;徐宗学
  • 2008 Vol. 27 (1): 153-161. 
  • 摘要 ( ) PDF (1656KB) ( )
  • 大气环流模式(GCMs)模拟预测的气候变化情景, 必须经过降尺度处理后才能得出次网格尺度上未来气候变化的时空分布细节, 才能满足评估气候变化对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影响的需要。本文在简单介绍了目前降尺度模型的研究现状后, 重点分析了统计降尺度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并应用黄河源区7个站点1961-1990年的实测地区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资料, 对统计降尺度模型(SDSM)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验证。首先利用SDSM建立大尺度气候要素和地面气温变量间的统计转换关系, 确定模型应用的预报因子变量, 然后用独立的观测资料验证模型的可靠性, 最后把建立好的统计关系应用于英国Hadley中心海气耦合模式(HadCM3 SERS B2)的输出, 分别生成了黄河源区7个站点未来3个时段2020s, 2050s和2080s的气温变化情景。在此基础上, 应用Arc/GIS的Kriging插值方法获得整个区域的气温变化情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日最高气温模拟值随时间推移增幅很快, 3个时段(2020s, 2050s和2080s)的平均气温变化情景分别为1.34, 2.60和3.90℃, 而日最低气温变化相对不明显, 3个时段的平均气温变化情景分别为0.87, 1.49和2.27℃。表现在每个季节和每个月的变化情景又各不相同, 日最高气温以春季和秋季变化最显著, 而日最低气温则以夏季和秋季的变化最为明显。
  • 基于植被生长规律的陕西省植被遥感分类
  • 李登科;郭铌
  • 2008 Vol. 27 (1): 215-221. 
  • 摘要 ( ) PDF (1227KB) ( )
  • 植被类型的差异除了可表现为光谱差异外, 还可表现为植被生长规律的差异。植被生长以年为周期, 在这个生长周期内不同植被类型有着各自的生繁衰枯的物候节律, 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规律。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是植被生长状况的敏感指示器, 一年内的NDVI所构成的NDVI的时间序列曲线是表征植被生长规律的理想方法, 因此利用NDVI时间序列进行植被分类是完全可行的。利用2004年全年的MODIS资料, 选取距离星下点周围1000 km以内完全包含陕西省行政区域的晴空(包括部分晴空)250 m分辨率资料计算NDVI, 采用NDVI多时相最大值合成法(MVC), 生成了一年的月合成NDVI数据集产品, 应用ISODATA算法进行非监督动态聚类。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 结合以往的植被类型、土地利用、种植制度区划、电子地图等辅助地理信息数据, 对分类结果进行了解译和验证, 并分析了各类植被类型的NDVI时间序列曲线。表明分类结果能客观地反映植被分布的地域性; 各类NDVI曲线之间差别显著, 有着明显的可分性, 它们如实地刻画了各种植被的生长规律, 并能区分植被生长规律的细微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