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27卷 第3期 2008-06-28   

论文

  • 青藏高原上空气溶胶含量的分布特征及其与臭氧的关系
  • 周任君;陈月娟;毕云;易明建
  • 2008 Vol. 27 (3): 500-508. 
  • 摘要 ( ) PDF (1284KB) ( )
  • 采用1991年10月-2005年11月的HALOE资料, 分析了青藏高原(27°~40°N, 75°~105°E)上空气溶胶数密度、体积密度、面积密度的分布和变化特征, 探讨了它们与臭氧的关系, 并且与同纬度带中国东部地区(107°~122°E, 27°~40°N)、北太平洋(170°E~170°W, 27°~40°N)上空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高原上空气溶胶的体积密度、面积密度受Pinatubo火山喷发的影响主要发生在1991-1995年, 然而气溶胶数密度受火山影响则不如前二者明显; 高原上空气溶胶在对流层顶附近存在一个极大值区, 在夏季该极大值区位于对流层顶下方(约120 hPa), 而其他季节则位于对流层顶上方(约100hPa); 青藏高原、中国东部地区、北太平洋三地上空气溶胶数密度的差异主要出现在60 hPa以下的气层, 夏季差异最突出, 高原上120 hPa附近的气溶胶数密度约为平原上的1.8倍, 约为海洋上的5.5倍; 在高原上空对流层顶附近以及平流层低层, 气溶胶数密度与臭氧体积混合比呈很好的负相关关系, 而在20 hPa以上则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对比三地上空气溶胶与臭氧的关系, 得到在对流层顶附近及平流层低层气溶胶在高原和平原上空与臭氧的变化呈很好的负相关, 其中以高原上空的负相关关系更好, 但是在海洋上空气溶胶和臭氧的相关不明显。而在20 hPa以上气层中, 三地上空的气溶胶与臭氧的变化都具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
  • 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变化规律研究
  • 陈少勇;郭凯忠;董安祥
  • 2008 Vol. 27 (3): 530-537. 
  • 摘要 ( ) PDF (1764KB) ( )
  • 利用黄土高原59个气象站1961-2002年月降水量和29个农业气象观测站从建站到2002年逐年4~10月旬土壤重量含水率资料, 分析了黄土高原土壤湿度的地域和时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壤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黄土高原4~10月土壤湿度与降水量的地理分布有较好的一致性, 两者都从东南向西北减少。由于六盘山和太行山对东南季风的阻挡影响, 在陇中和晋中黄土高原出现一条南北向的干舌;(2)采用年降水量和变异系数, 结合植被地带, 把黄土高原土壤湿度划分为5个气候区域: 草原化荒漠带土壤严重失墒区、荒漠草原带土壤严重失墒区、草原带土壤失墒区、森林草原带土壤湿度周期亏缺区、森林带土壤湿度周期亏缺区。前3个气候区位于黄土高原中北部, 经雨季之后, 土壤水分不能得到有效恢复, 土壤经常处于重旱或轻旱状态。后2个气候区位于黄土高原南部, 土壤有季节性缺水现象。(3)土壤湿度具有动态变化规律。一般从7月份开始土壤湿度增加, 但各区的增湿幅度有差异。(4)土壤湿度与降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气温呈不显著的负相关。
  • 基于EOS/MODIS资料的中国黄土高原西部土地覆盖分类
  • 李耀辉;韩涛
  • 2008 Vol. 27 (3): 538-543. 
  • 摘要 ( ) PDF (1194KB) ( )
  • 土地利用和覆盖信息不仅是全球及区域气候模式中所需的重要信息, 也是描述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础数据; 获取其现状和变化信息, 对于揭示土地覆盖的特征和变化规律, 探讨变化的驱动因子, 分析评价区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采用多时相和多光谱遥感资料进行土地覆盖分类已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植被类型的差异除了可表现为光谱差异外, 还可表现为植被生长规律的差异; 植被生长以年为周期, 在这个周期内不同植被类型有着各自的生繁衰枯的物候节律, 表现出不同的生长规律, 其规律性极强, 这种规律性也可以作为植被分类的一个出发点。于是, NDVI的时间序列分析成为基于生物气候特征的地表覆盖分类的一种手段。基于MODIS资料, 首先对2003年植被生长季内共9个月的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离散傅立叶变换, 取得该时间序列的均值和前4个频率分量的振幅和相位后; 采用ISODATA算法对中国黄土高原西部及其周边地区进行了分层土地覆盖分类, 并采用现有的土地覆盖数据集, 进行了类别归并和精度评估, 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达到了81.3%, Kappa系数达到了75.4%, 结果证明了这种方法的可行性。
  • 一次暴雨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
  • 廖移山;李俊;闵爱荣;王晓芳;崔春光
  • 2008 Vol. 27 (3): 558-566. 
  • 摘要 ( ) PDF (2395KB) ( )
  • 2005年7月9~10日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出现了一次强降水过程。从天气形势的发展变化, 推断出天气系统演变过程的两种可能方式, 然后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EM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在模拟结果的基础上分析了暴雨发展的中尺度过程和特征。这次过程是由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两个阶段组成的, 在辐合线加强过程中, 随着辐合线北侧干空气的南侵以及暖湿空气由南至北倾斜向上发展, 上升运动发展到对流层高层后向南北两侧辐散, 并在对流层中层构成一对经向偶极子环流圈, 它们的下沉支补偿融入上升运动区中, 加强和维持了低层的辐合; 而在气旋发展过程中, 切变线南侧的湿空气明显向北发展, 并在切变线上跨越湿度锋区新生发展出一个β中尺度气旋, 气旋南半部的湿空气具有强辐合性并伴有强上升运动发展, 紧邻其南侧是湿补偿下沉气流, 而上升运动北侧的干下沉气流一直向下伸展到边界层顶附近, 受低层湿空气向北发展穿越湿度锋区的作用没有向南融入上升运动区中。文中最后给出了辐合线加强和气旋发展的三维空间结构示意图。
  • 台风外围偏东气流中的暴雨及其等熵位涡特征
  • 吴蓁;范学峰;郑世林;席世平
  • 2008 Vol. 27 (3): 584-595. 
  • 摘要 ( ) PDF (4730KB) ( )
  • 04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后迅速减弱为台风低压, 48 h后台风低压北侧偏东气流区域出现了暴雨, 当时暴雨区中低层850, 700和500 hPa没有辐合系统, 而且暴雨出现前较强冷空气影响该区域, 已使这里的位势不稳定减小, 因此动力抬升和位势不稳定条件均不利于暴雨的产生。为了探讨这种情况下暴雨形成的原因, 应用常规报文和1°×1°的NCEP再分析资料, 对此次暴雨产生的条件及其等熵位涡演变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中层台风低压倒槽的移速快于低层, 在暴雨区形成了一支自下而上向西倾斜的上升气流, 暴雨区上空恰好存在着对称不稳定, 斜升气流引起了对称不稳定能量的释放, 使倾斜对流发展, 提供了产生暴雨所需的动力和不稳定条件。而台风外围较强的水汽输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等熵位涡分析表明, 大值位涡带与降水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正位涡异常中心的出现对降水的发生发展具有指示意义。
  • 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特大暴雨的诊断研究
  • 康志明;陈涛;钱传海;杨克明
  • 2008 Vol. 27 (3): 596-607. 
  • 摘要 ( ) PDF (2400KB) ( )
  • 利用地面加密观测资料、自动站降水量资料和NCEP 1°×1°的每6 h再分析等资料, 从能量、热量、水汽量以及环境场、冷空气和地形作用, 分析了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造成华南6省区大范围的强暴雨过程。结果表明: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大陆高压合并、西南季风异常活跃、高空强辐散流场和弱垂直切等均变有利于碧利斯陆上维持不消, 越赤道气流致使西南季风强盛并将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水汽源源不断输入强暴雨区。分析发现:(1)风暴区域能量主要依靠潜热能平流的输送, 维持暖性结构和产生强降雨; 造成台风剧烈天气的动能是由非地转风穿越等压线, 大气斜压性增强所制造的。(2)垂直输送项造成Q1Q2的异常, 是低层暖湿气流被抬升到高层产生凝结和潜热释放所造成的, 积云对流所释放的凝结潜热对台风环流的反馈作用在台风暴雨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3)冷空气从风暴东西两侧向低层嵌入, 触发对流运动发展, 近地层涡度和散度的形变项使山区处于一涡源状态, 不断触发中尺度降水系统, 促使暴雨增幅。
  • 各非地转Q矢量之间的定量比较
  • 岳彩军;寿亦萱;寿绍文;曾刚;王咏青
  • 2008 Vol. 27 (3): 608-618. 
  • 摘要 ( ) PDF (1714KB) ( )
  • 结合"海棠"台风在2005年7月19日08: 00~20日08: 00再次登陆福建省24 h期间所造成的降水过程, 在WRF模式成功地模拟了此次降水过程的基础上, 利用模式模拟输出结果, 通过计算900~600 hPaQ矢量散度的气柱平均值、Q矢量散度强迫产生的降水场, 定量比较分析了非地转干Q矢量、非地转湿Q矢量及改进的湿Q矢量的诊断能力差异, 结果表明:(1)非地转干Q矢量、非地转湿Q矢量及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辐合场, 对同期模拟雨区都具有一定指示作用, 同时, 非地转湿Q矢量和改进的湿Q矢量的散度辐合强度都较非地转干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强, 且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强于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辐合强度, 尤其是在主雨区表现的更为明显。相对来讲, 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辐合场对雨区的反映能力最强。(2)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与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强迫产生的降水范围几乎相同, 且明显较非地转干Q矢量散度强迫产生的雨区范围大, 相对来讲, 与同期模拟降水场的雨区更接近。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强迫产生的降水强度最强, 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强迫次之, 非地转干Q矢量散度强迫产生的降水强度最弱。三种Q矢量散度强迫产生的降水强度都明显弱于同期模式模拟的降水强度, 相对来讲, 改进的湿Q矢量散度强迫产生的降水强度更接近于模拟的降水强度。(3)三种Q矢量散度场以及强迫产生的降水场之间的差异, 充分表明此次台风降水过程中伴有大量的大尺度稳定水汽凝结潜热和对流水汽凝结潜热释放, 考虑了水汽凝结潜热加热作用的非地转湿Q矢量与改进的湿Q矢量, 对降水反映能力均较非地转干Q矢量有所改进, 尤其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