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27卷 第4期 2008-08-28   

论文

  • 对流层上层副热带西风急流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
  • 况雪源;张耀存;刘健
  • 2008 Vol. 27 (4): 701-413. 
  • 摘要 ( ) PDF (2581KB) ( )
  • 利用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 研究冬季对流层上层西风急流的时空变化特征, 提出表征急流强度和位置变化的指数, 进而探讨西风急流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结果表明: 冬季西风急流强度指数体现了西太平洋与高纬大陆的热力对比, 较好地反映了西伯利亚高压与阿留申低压的强度变化, 可作为表征冬季风强弱变化的一个定量指标, 急流增强(减弱)对应西伯利亚冷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加强(减弱), 东亚冬季风偏强(弱)。急流强度指数与不同高度冬季风子系统的显著相关表明, 东亚冬季风活动异常不只是对流层中低层的现象, 而在整个对流层都有明显反映, 低层的西伯利亚高压和阿留申低压、中层的欧亚脊、东亚大槽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高层的西风急流是同相变化的。在此基础上还比较了急流强度指数和北极涛动指数(AO)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 急流强度变化体现了欧亚大陆与西太平洋的热力差异, 而AO则主要反映极地与中纬度环状模的反相变化, 所以急流强度变化与东亚冬季风的关系更为密切。
  • 纳木错湖夏季典型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 吕雅琼;马耀明;李茂善;杨显玉
  • 2008 Vol. 27 (4): 733-740. 
  • 摘要 ( ) PDF (1761KB) ( )
  • 为了进一步检验分析纳木错湖对当地地方性环流、湖气能量交换及大气边界层的影响, 在本文中使用美国NCAR新版MM5V3.7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设计了有湖面、3/4湖面、1/2湖面及无湖四组试验, 以NCEP再分析资料做初、边值条件, 做了48 h三重嵌套模拟试验, 对比中国科学院"纳木错圈层相互作用"综合观测站实测资料, 说明该模式模拟性能良好。白天在纳木错湖风与念青唐古拉山北坡谷风共同作用下, 在念青唐古拉山脊处汇合, 形成一强水平切变及辐合上升运动, 造成了该地夏季白天复杂多变的天气; 夜间由于南岸湖风与山风叠加, 使得整个区域为强大南风气流控制, 这也补给了水汽和热量, 也为白天不稳定运动提供了能量。对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模拟结果表明: 由于白天(夜晚)纳木错湖的存在有很好的降温(保温)作用, 该湖表现出了明显的冷(暖)湖效应; 纳木错湖对感热和潜热的影响有很强的日变化, 白天湖面感热、潜热均小于周围陆地, 夜间湖面有强潜热通量; 纳木错湖使得白天湖区边界层顶低, 陆区边界层顶高, 夜间相反。这样的地方性环流和大气边界层特征的配合, 是该地中小尺度天气剧烈变化的重要原因。
  • 东北半干旱区退化草地土壤温度的日、季变化特征
  • 涂钢;刘辉志;董文杰
  • 2008 Vol. 27 (4): 741-748. 
  • 摘要 ( ) PDF (1928KB) ( )
  • 在国家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我国生存环境演变和北方干旱化趋势预测研究"支持下, 吉林通榆"干旱化和有序人类活动"长期观测实验站于2002年10月建成并正式开始观测, 该站也是国际协同加强观测计划(CEOP)观测网中36个地面站之一。本文利用2002年10月-2005年12月高密度连续观测资料, 对退化草地下垫面土壤温度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东北半干旱地区, 退化草地0~10 cm深处土壤温度日变化明显, 20 cm处日变化较弱(冬季无明显日变化), 50 cm以下无日变化; 土壤温度0~80 cm存在明显的年变化周期, 20 cm以下位相滞后明显, 土壤垂直温度梯度经历一个负→转换期→正→转换期→负的年循环。土壤冻结期约96天。太阳辐射是影响土壤温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因素; 土壤表层温度、湿度的日变化对降水事件的响应因降水强度、时间等的不同而不同。太阳辐射是影响土壤温度长期变化的主要因素; 土壤温度对降水事件的响应近似一渐变过程, 而土壤湿度相对是一快速的跃变响应过程。
  • 高原南侧地形槽与孟湾槽的形成演变特征及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
  • 韦晋;何金海;钟珊珊;温敏
  • 2008 Vol. 27 (4): 764-771. 
  • 摘要 ( ) PDF (1913KB) ( )
  • 使用1981-2000年NECP/NCAR再分析数据集资料, 分析了全年各月大气环流特征, 发现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南侧低空基本上存在一个常年正涡度带, 这是高原近地面西风与其外围自由大气西风之间的气旋性切变的表现。特别是在90°E附近有一明显的地形槽, 我们选取80°~90°E, 25°N关键区域内的涡度作为表征该地形槽的指数, 分析了高原南侧地形槽与孟加拉湾(下称孟湾)槽形成和演变特征的异同, 并探讨其与南海夏季风建立的关系。结果表明, 高原南侧地形槽的季节性演变与高原热源联系非常密切, 其显著的4月突变和6月突变与高原热源发生跳跃性变化相联系。冬季高原冷却作用形成低空反气旋环流, 叠加在原本增强的大尺度西风绕流上, 促使高原地形槽减弱; 由春入夏, 高原加热作用形成低空气旋性环流, 增大西风绕流作用, 促使高原地形槽加深。高原地形槽加强南伸和斯里兰卡低涡持续北移直至二者相互打通是亚洲低纬度副热带高压带在孟湾上空最先断裂和孟湾槽形成的一种触发机制, 此后槽前西南气流加强, 副热带高压东撤, 南海夏季风进一步东扩, 最后导致南海夏季风建立。
  • 高原东侧一次大暴雨过程动力热力特征分析
  • 屠妮妮;陈静;何光碧
  • 2008 Vol. 27 (4): 796-806. 
  • 摘要 ( ) PDF (1654KB) ( )
  • 2006年7月6~7日高原东侧发生了一次区域性暴雨过程, 与以往高原东侧暴雨过程概念模型不同的是, 这次暴雨过程中没有出现低空急流, 在暴雨强盛阶段伴有全风速增强。本文采用诊断分析方法, 从暴雨发生所需的热力、水汽及动力条件入手, 采用相当位温、水汽通量、视热源和视水汽汇、湿位涡等几个物理量对这次暴雨过程进行综合分析, 以揭示了暴雨发生、发展的机制。西南涡与高温、高湿的大气条件相配合, 高低空风的垂直切变及来自孟加拉湾的充沛水汽输送和辐合, 为该暴雨过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这次暴雨以对流性降水为主, 视热源和视水汽汇的垂直输送作用是加热的主要贡献项, 而局地变化项和平流项有相反的变化特征, 其共同作用是减小对加热的贡献; 该过程中湿斜压性是位涡的主要贡献项, 湿位涡的演变与暴雨发展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湿位涡最大值与暴雨峰值出现时间一致, 位势不稳定对触发暴雨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 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研究
  • 柳艳香;赵振国;朱艳峰;王建平;陈丽华
  • 2008 Vol. 27 (4): 807-813. 
  • 摘要 ( ) PDF (625KB) ( )
  • 根据1880年以来中国夏季的雨型、189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梅雨以及1951年以来北半球大气环流等资料, 利用物理统计分析的方法, 研究了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降水异常特征及东亚大气环流背景。结果表明,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后期我国夏季主要多雨带位置偏北, 黄河流域、华北一带降水偏多, 长江流域降水偏少, 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弱; 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末我国夏季主要多雨带南移, 长江流域进入多雨期, 长江中下游梅雨偏强, 黄河流域、华北地区则转入少雨期; 但是2000年以来的夏季, 在黄河流域、华北地区仍维持少雨的背景下, 主要多雨带却徘徊在黄河与长江之间及华南、江南长江流域降水显著偏少, 梅雨异常偏弱, 空梅频繁出现, 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华北地区同处在持续少雨位相和干旱频发阶段, 这种同步振荡的异常现象历史上极为少见。夏季东亚环流型的特殊配置是2000年以来夏季长江流域持续少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与2000年以前长江流域夏季少雨的环流背景不一样。
  • 北京降水特征与西太副高关系的若干统计
  • 王秀荣;王维国;刘还珠;王宏
  • 2008 Vol. 27 (4): 822-829. 
  • 摘要 ( ) PDF (1544KB) ( )
  • 利用北京地区20个测站1975-2004年降水资料, 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定义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各指数资料, 对北京地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与西太副高的统计特征等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1)北京地区降水分布不均匀, 降水量大值区主要位于怀柔、平谷等中部山区, 呈现东部和南部降水多, 西部和北部降水少的分布形势。其夏季降水占年降水量的72.5%, 其中, 北京东部和南部的降水季节性特征比西部和北部更显著。(2)北京地区各站每年平均大雨以上的降水日数在3~8天之内; 北京区域平均年降水量与中雨以上的各量级降水日数都为显著正相关关系, 尤其是大雨日数降水的贡献, 其次是暴雨日数。(3)北京地区年降水有连枯、连丰、枯丰交替的年际变化特征; 其夏季降水有弱的准2年的周期振荡。(4)近30年来, 随着年代演变, 西太副高对北京地区夏季降水的作用有增强趋势。(5)北京区域性强降水日主要出现在7、8月份, 约占总区域强降水日数的72%。其中有45.5%的区域强降水日与西太副高影响有关, 特别是西太副高与西风槽共同作用的形势约占94.8%。(6)当西太副高平均脊线位于31.6°N, 120°E处, 西伸脊点位于110.6°E处, 副高5880 gpm等高线北界位于37.1°N, 120°E处, 以及西风槽中点位于108.8°E, 40°N, 槽线北端位于46.6°N, 槽底位于34.8°N时, 最有利于北京出现区域强降水。
  • 060814山西省局地大暴雨的地闪特征分析
  • 苗爱梅;贾利冬;郭媛媛;李智才
  • 2008 Vol. 27 (4): 873-880. 
  • 摘要 ( ) PDF (1326KB) ( )
  • 利用闪电定位每分钟的实测资料和加密雨量站每分钟的雨量资料, 对山西省2006年8月13~14日副热带高压东退南压过程中, 产生的局地大暴雨过程的地闪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对流风暴中, 负地闪出现在强度达40 dBz且与径向速度图的逆风区或附近正速度的大值区相重叠的区域内, 正地闪出现在强度达30 dBz风暴后部的正速度小值区; 混合性降水云系中, 地闪出现在500 hPa 5880gpm与5840 gpm等高线所包围区域内的辐合带或逆风区, 且正地闪靠近5840线一侧, 负地闪靠近5880线一侧。局地地闪频数与雨强随时间的变化有很好的相关性, 负地闪的出现及其频数的增加意味着影响该地区的对流风暴正在发展并向本地移来, 地闪频数峰值的出现表示雨强峰值的迅速到来, 正地闪的出现表示该对流风暴对本地区的影响即将结束。利用地闪频数峰值准确地预报强对流风暴产生的局地强降水只有30~45 min的提前量, 而对于混合性强降水的预报则可有1~2 h的提前量; 逆风区的水平尺度、垂直厚度、逆风区附近的正、负速度差值直接影响风暴降水的范围、强度和持续时间。
  • 雷暴云内电场探测仪及初步实验结果
  • 赵中阔;郄秀书;张广庶;张廷龙;张彤;郭凤霞;窦志强
  • 2008 Vol. 27 (4): 881-887. 
  • 摘要 ( ) PDF (569KB) ( )
  • 雷暴云内的电场探空是了解雷暴电荷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定量了解雷暴云内的电场分布以确定雷暴的电荷结构, 本文根据强电场环境中尖端放电原理, 制作了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该电流传感器包括两根长度均为1 m的同轴电缆和一个时间常数为0.1 s、量程±16μA的精密电流放大电路; 两根同轴电缆悬空垂直于地面, 相对放大电路对称布置, 两个尖端的长度为5~6 cm。利用该电流传感器, 同时配合温度、相对湿度、GPS等传感器, 组成了雷暴云内电场综合探空仪, 并于2007年夏天在甘肃平凉地区进行了初步实验。利用雷暴天气条件下的大气平均电场仪与尖端放电电流传感器进行的地面同步观测记录, 得出了大气电场-尖端放电电流的拟合关系, 发现负电晕放电(尖端为阴极)的阈值电场和正电晕放电阈值电场存在一定差异, 且负电晕放电的阈值较低。本文认为这一差异源于正、负电晕放电机制的差异。利用气球携带的电场综合探空仪进行了探空实验, 得到了一次空中电场的初步探测结果, 在此基础上, 对探空路径上可能存在的电荷区域进行了分析。
  • 低纬高原雷暴的气候特征分析
  • 许迎杰;尹丽云;邓勇;张腾飞;刘雪涛;谢屹然;徐开
  • 2008 Vol. 27 (4): 888-895. 
  • 摘要 ( ) PDF (1441KB) ( )
  • 利用云南113个观测站1971-2005年雷暴观测资料, 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分析和EOF分析, 研究了云南雷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云南年雷暴日数较多, 年际变化较大, 年雷暴日数有减少的趋势, 每10年雷暴日数减少12天; 云南雷暴季节变化显著, 由冬至夏, 雷暴逐渐增多; 由夏至冬, 雷暴逐月减少。5~10月云南雷暴出现2个或3个雷暴中心且雷暴中心少动, 雷暴主要活动区集中在25°N以南、103°E以西区域。10月~4月雷暴主要活动区位于25°N以南的区域, 云南省雷暴基本呈现由南向北逐渐减少的特征。从小波分析的结果看, 云南雷暴具有2, 4, 6年的短周期和8, 11年的长周期振荡变化, 其中以4年和11年振荡周期为主要特征。根据EOF分析, 云南雷暴异常空间分布主要有以下几类: 夏半年为全区一致型、东南-西北型、东北-西南型、纬向型、经向型; 冬半年为全区域型、纬向型、东南-西北型、经向型和局部区域型。
  • 西北地区MODIS-NDVI指数饱和问题分析
  • 杨嘉;郭铌;黄蕾诺;贾建华
  • 2008 Vol. 27 (4): 896-903. 
  • 摘要 ( ) PDF (907KB) ( )
  • 为了了解西北地区MODIS-NDVI和MODIS-EVI两种植被指数的特点, 本文利用美国NASA LP DAAC(Land Process Distributed Active Archive Center)2004年1~12月的250 m分辨率16天植被指数合成的MOD13 Q1数据集, 对西北地区不同类型植被NDVI和EVI的特征进行分析, 并对西北地区MODIS-NDVI饱和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NDVI和EVI对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植被覆盖度不高的植被类型描述能力相似, 月际变化趋势一致。西北地区各种植被类型NDVI比EVI高, NDVI与EVI的差异总体上呈现从半荒漠、草原、农区到林区, 随NDVI值的增加而增大的规律。对植被度覆盖度高的阔叶林和针叶林, 在植被生长旺盛期, NDVI总在0.8附近波动, NDVI随植被的生长增加的很小, 一直维持在一个高且平的范围内, 不再能看出植被生长变化的现象, 即饱和现象严重; 而EVI表现良好, 随着植被的生长而增加, 能明显地反映出植被生长的季节变化。西北高寒草甸和陕西关中农业区NDVI也出现有不同程度的饱和, 饱和时间因植被的不同从1~2月不等。0.8可作为NDVI饱和的阈值。NDVI饱和问题对卫星监测植被的研究和应用会产生误差, EVI能较好地解决NDVI的饱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