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4卷 第s1期 1985-12-31   

论文

  • 关于5、6月东亚大暴雨与北美强风暴天气气候背景的对比研究
  • 李维京
  • 1985 Vol. 4 (s1): 65-76. 
  • 摘要 ( ) PDF (919KB) ( )
  • 本文利用GFDL十年平均资料和FGGE资料,对比了5、6月份东亚大暴雨和北美强风暴天气气候特征及大尺度环流背景。指出:春末夏初两地产生截然不同天气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北美大气垂直不稳定度比东亚大。北美与东亚大尺度环流背景不同,北美对流层低层西大西洋副高比东亚西太平洋副高强而偏北,而高层高压却比东亚弱而偏南。相应的温、湿场分布,北美低层比东亚暖而湿,高层比东亚冷而干,这种高低空不同性质气团的平流作用构成了北美大气层结不稳定度比东亚大的特点。数值摸拟指出,两地大尺度环流的差异主要归因于两地海陆分布与大地形的不同所致。北美南北走向的洛矶山以东易形成背风槽,槽前有利于低空暖空气北上,槽后有利于高空冷空气直驱南下触发干暖盖下的大量不稳定能量释放。而青藏高原则不同,西风气流以绕过为主,北边的干冷空气在低层可以侵入到很南的地方,南支暖湿气流在其上向北输送,形成稳定层结,不易产生剧烈天气。可见东亚大暴雨与北美强风暴产生的直接原因是稳定度和触发系统不同,但就其本质而言是由于两地海陆分布和大地形不同所引起的。
  • 不同下垫面对东南亚6月环流及降水影响的数值分析
  • 罗四维;符二选
  • 1985 Vol. 4 (s1): 121-134. 
  • 摘要 ( ) PDF (1008KB) ( )
  • 本文利用包含有太阳辐射日变化及凝结降水(大尺度及积云对流降水)在内的6层p-σ混合坐标数值模式,以纬向气候平均场作为初值,对6月5种不同下垫面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的范围为0-180°E及20°S-60°N,计算格距为5°×5°经纬度。分析结果指出:(1)低层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海陆分布影响为主,高原影响对它无贡献;高层东亚沿岸的大槽也受海陆分布的影响为主,高原对它只略有加强,100-200mb反气旋决定于海陆分布及地形的共同影响,而高原南北两侧东、西风急流中心只决定于高原的影响,南亚海平面低压中心也主要是高原大地形的影响所致。(2)高原南侧经圈季风环流主要受高原的影响;海岸线附近低空的反Hadley环流圈受海陆分布影响;海上经圈环流受洋面的影响。(3)海陆分布除造成低纬强降水带外,在海岸附近也导致更强的降水带。高原地形又引起新大雨带的出现,中心在阿萨姆附近,它向西西北方伸向高原南部,向东伸向长江流域南部,同时它南边海岸附近的降水强度略有减弱。随着高原地面反照率的增加,这条雨带逐渐趋于消失,而随着行星风系的北移,这条雨带增强。文中还讨论了一些其它有意义的问题。
  • 一次寒潮过程的数值预报试验
  • 瞿章;陈中华
  • 1985 Vol. 4 (s1): 135-144. 
  • 摘要 ( ) PDF (637KB) ( )
  • 本文给出了一次寒潮爆发过程的多方案数值预报试验,结果表明:五层模式 [1]的非绝热有地形方案(NG)能在48小时前报出寒潮前期关键性的环流转变。与日本模式 [2]相比较,尽管本模式的区域有限并且格距较粗,但在青藏高原及其附近的西部和南部地区,本文所用模式的48小时500毫巴预报和实况的绝对偏差值却要比日本模式的小。有地形但只有大尺度凝结效应方案(MG)的48小时预报结果显然不如NG方案那样好,这说明长、短波辐射加热和感热加热是很重要的。而大尺度凝结过程至少在这一次过程中并不显得重要。这一点也可以在MG方案和干绝热方案(DG)的预报结果的比较中得到证实。不考虑地形但包含有非绝热效应方案(NN)的48小时预报试验表明,在青藏高原以西地区,该方案的结果大致上接近NG方案,但在青藏高原及其附近地区,在低槽的前部和南部,其结果远不如NG方案,这说明有无地形的预报质量的差别是相当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