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32卷 第2期 2013-04-28   

论文

  • 西藏羊八井和纳木错太阳辐射特征分析
  • 王蕾迪-;吕达仁;章文星
  • 2013 Vol. 32 (2): 31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31
  • 摘要 ( ) PDF (1361KB) ( )
  • 为了研究青藏高原地区太阳短波辐射, 特别是其与大气因子、 天空状况定量关系对高原辐射收支及其对东亚天气气候的作用, 利用羊八井和纳木错2个高原腹地站一年的高时间分辨率观测资料并结合NCEP/DOE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太阳总辐射的变化特征, 并通过短波通量透过率分析了各因素对短波辐射的作用。结果表明, 羊八井和纳木错晴天通量透过率均较高, 分别达0\^807和0.817, 且变动性很小, 与两站地形高度和纬度有明显关系; 云的存在使两站接收到的短波辐射的差异减小, 羊八井和纳木错的年平均通量透过率分别为0.674和0.675, 高原云的存在与变化使通量透过率产生强烈的时间变化。与地面观测的太阳短波辐射资料相比, 在完全无云的晴天, NCEP同化太阳短波辐射资料对高原地区的模拟效果较好, 但存在偏小的误差, 羊八井和纳木错分别平均偏小5.74%和8.49%; 考虑云天后, NCEP再分析值与实测值对比关系的离散度大, 并总体偏高, 在应用时需特别注意。
  • 青藏高原东部地区辐射平衡及各分量变化特征
  • 周万福;周秉荣;李晓东;李甫;王力
  • 2013 Vol. 32 (2): 32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32
  • 摘要 ( ) PDF (808KB) ( )
  • 利用2009年11月—2010年10月青藏高原玛多自动气象站辐射平衡观测资料, 分析了高原两种不同下垫面辐射平衡各分量的季节平均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各季节的平均总辐射日变化和年变化在两种下垫面的趋势基本一致, 夏季总辐射为非零值的时间在早上要比冬季早2 h左右, 而在傍晚出现零值的时间要比冬季晚2 h左右。夏季总辐射最强、 冬季最弱, 年变化最小值为0\^544 MJ·m-2, 出现在1月; 最大值为1.001 MJ·m-2, 出现在7月。在11:00—16:00(北京时)之间反射辐射冬季最强、 夏季最弱。这种现象与总辐射日变化趋势恰好相反, 反射辐射的年变化最小值出现在2月, 平均最小值为0.157 MJ·m-2; 最大值出现在11月, 平均最大值为0.326 MJ·m-2。1号点和2号点反射辐射差值冬季最大, 达到0.06 MJ·m-2; 春季最小, 为0.03 MJ·m-2。净辐射年变化最小值为-0.025 MJ·m-2, 出现在12月; 最大值为0.477 MJ·m-2, 出现在7月。地表反射率2个观测点的变化趋势大致相同, 各季节地表反射率最大值、 最小值和平均值都是2号点大于1号点, 平均偏大8%。
  • 干侵入对陕西“2008.07.21”暴雨过程的影响分析
  • 白涛-;李崇银;;王铁;谭言科;李刚
  • 2013 Vol. 32 (2): 34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34
  • 摘要 ( ) PDF (2332KB) ( )
  •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2008年7月21日发生在陕西西南部一次暴雨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水汽条件, 运用相对湿度、 风矢量、 湿位涡和垂直涡度等多种物理量场, 研究了该暴雨过程中干侵入的机制和特征, 以及对暴雨发生、 发展和维持的影响。结果表明, 此次强降水过程是在高空槽和低空气旋的有利形势下产生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孟加拉湾, 持续的高层辐散、 低层辐合的环流配置保证了低层源源不断的水汽辐合并抬升凝结, 有利于转化为降水。受高空低槽发展东移的影响, 干侵入在垂直层次上表现为由对流层中高层向低层的注入, 水平方向上主要表现为由西向东的侵入, 其中在103°E以西地区存在较强的下沉运动是干侵入的载体。应用湿位涡与倾斜涡度发展理论分析表明, 当对流层中高层具有高值位涡的干空气侵入到低层时, 由于湿位涡守恒特性, 引起倾斜涡度发展, 进而导致低层垂直涡度的急剧发展, 有利于上升运动将水汽向上层输送, 冷暖空气相遇, 产生此次暴雨过程。
  • 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暴过程若干统计特征的对比分析
  • 云静波;姜学恭;孟雪峰;吴学宏;迎春
  • 2013 Vol. 32 (2): 423.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41
  • 摘要 ( ) PDF (1192KB) ( )
  • 利用气象观测资料对2001-2010年共184次影响我国北方冷锋型和蒙古气旋型沙尘暴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近10年我国沙尘天气呈波动减少趋势, 2001年最多, 之后逐渐减少, 2010年又略有增加趋势; 冷锋型沙尘天气过程次数多于蒙古气旋型, 分别占总次数的60%和40%, 与1957-1996年相关研究相比, 近10年蒙古气旋型沙尘天气过程有明显的增多趋势; 两类过程基本上持续1~3天, 其中, 蒙古气旋型平均持续1\^68天, 略长于冷锋型(1.54天); 表征冷锋强度的地面冷高压最大强度出现在1月, 而蒙古气旋中心气压最低出现在4月; 两类天气系统导致的沙尘天气过程中, 绝大部分为沙尘暴过程, 且分别占总次数的75%和92%, 黑风暴分别占9%和19%, 表明蒙古气旋型沙尘天气过程更强; 两类过程中, 最大风速基本在12~20 m·s-1之间(占80%), 且蒙古气旋型的最大风速波动小于冷锋型; 冷锋型多向东和东南方向移动, 且以西北-东南向为主, 影响新疆、 西北、 华北及华东地区, 蒙古气旋型则向东、 东偏南和东偏北方向移动, 且以向东移动为主, 主要影响西北、 华北及东北地区, 影响范围小于冷锋型。
     
  • 一次冷涡发展阶段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研究
  • 钟水新-;王东海;张人禾;刘英
  • 2013 Vol. 32 (2): 43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42
  • 摘要 ( ) PDF (1526KB) ( )
  • 利用2009年东北暴雨试验资料、 常规气象观测资料、 自动站资料、 FY-2C卫星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 对2009年6月19日东北地区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天气尺度环流特征、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环境场及其触发机制进行了分析, 概括了此次冷涡发展阶段暴雨过程的三维概念模型。结果表明, 此次强降水系统主要发生在东北冷涡的发展阶段, 造成强对流天气的系统尺度较小、 突发性强, 具有明显的β-γ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点。高温高湿及位势不稳定层结、 低层的湿舌北伸及中层干冷空气的侵入, 为MCS的发生、 发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环境条件。位于高空西风急流出口区北侧和偏东北大风中心入口区南侧的暴雨区上层有强的高空辐散, 与辐合区南侧的低空急流前部相互耦合, 使得暴雨区上升气流增强; 高空急流出口区南侧的偏南风低空急流加强了风暴的入流强度, 为风暴提供了有利的风场环境和水汽条件。暴雨区西南侧中低层存在干空气侵入, 使中低层干冷空气迅速向对流风暴发生区输送, 形成逆温层。在强对流爆发前, 中低层的逆温层与上层的干层分开, 使风暴发展所需的不稳定能量得以累积, 冷涡系统东移引导低层偏西北气流南下, 增强了地面流场的辐合, 是触发初始对流的关键因素。
  • 南方不同类型冰冻天气的大气层结和云物理特征研究
  • 陶玥;李宏宇;刘卫国
  • 2013 Vol. 32 (2): 501.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48
  • 摘要 ( ) PDF (2517KB) ( )
  • 利用观测资料和CAMS中尺度云分辨模式, 对南方3次不同类型冻雨天气过程进行模拟, 重点研究了冰冻天气中冻雨区云系宏\, 微观结构及大气层结特征, 初步分析了冻雨形成的云物理机制。结果表明: (1)逆温层的存在是冻雨发生的必要条件, 低层湿度较大的逆温常与冻雨天气有关。3次冻雨过程的冻雨区都存在逆温层, 其中第一、 二次过程属于锋面逆温, 而第三次过程属于平流逆温。可见, 逆温层结有利于冻雨的发生, 但逆温层的存在仅是形成冻雨的条件之一。冻雨的发生还与水汽(湿度)、 风向风速、 地面特征有关。低层有水汽输入到冻雨区、 地面温度等于或低于0 ℃, 有利于冻雨形成和过冷雨水的冻结。(2)冻雨的形成需要满足3个主要条件:在对流层中高层存在冻结层,冻结层下要有暖层和逆温层,近地层有一个温度<0 ℃的冷却层, 并且低层的冷却层相对湿度较高。中高层冻结层主要产生冰相降水粒子, 中层的暖层可以确保上层降落下来的固态降水粒子(雪或霰)融化成雨滴或在融化层中直接产生液态降水。这样, 雨滴下降到低空冷却层后会逐渐变成过冷雨滴, 当过冷却雨滴接触到<0 ℃的地面或者其他物体表面时, 迅速冻结形成冻雨。(3)不同冻雨区上空存在2种不同类型的云, 对应云中有2种明显不同的温度层结: 混合相云中的“冷-暖-冷”层结和水云中的“暖-冷”层结。具有2种不同层结特征的不同冻雨区云系, 对应2种不同的微物理结构, 具有2种不同的冻雨形成的云物理机制。(4)同一类型天气系统中的冻雨区, 可以存在不同的温度层结、 云的微物理结构和冻雨形成的机制; 不同类型天气系统也可以存在特征相同的冻雨区, 即冻雨形成的温度层结、 云的微物理结构和冻雨形成的物理机制都相同。
  • 山东半岛一次强飑线过程地闪与雷达回波关系的研究
  • 吴学珂;袁铁;刘冬霞;冯桂力
  • 2013 Vol. 32 (2): 53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50
  • 摘要 ( ) PDF (1310KB) ( )
  • 利用山东省气象局地闪定位资料和青岛多普勒雷达资料, 分析了2007年7月31日发生在山东半岛一次强飑线过程的地闪活动演变特征以及地闪活动与雷达回波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 此次过程中地闪异常活跃, 最大频数达到1 212 fl·(10 min)-1, 但正地闪仅有15次。在飑线系统快速发展阶段, 地闪频数出现了两次“跃增”现象, 地闪频数随时间的增加呈“阶梯状”发展特征。地闪主要集中发生在6 km高度上雷达回波≥35 dBZ的区域, 地闪频数与45 dBZ以上强回波面积的相关系数达到0\^89, 但也有少量地闪零星分布在弱回波区域。地闪频数与45 dBZ回波顶高的相关性要好于与35 dBZ和50 dBZ回波顶高的关系, 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1。为了定量分析对流强度与地闪频数之间的关系, 定义了8个对流强度指数, 其中0 ℃层以上所有强回波的反射率因子值之和与0 ℃层以上所有强回波的反射率因子值与所在高度的乘积之和以及地闪频数的关系非常稳定。对比分析不同强度的对流系统, 发现不同雷暴天气过程中的对流强度与地闪频数的关系明显不同, 即对流越强, 相应的对流强度与地闪频数的相关关系也越好。另外, 在飑线系统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地闪频数与0 ℃层以上和7~11 km高度的冰相降水含量也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关系数均在0.8以上。
  • 近138年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事件分析
  • 陈敏;耿福海;马雷鸣;周伟东;施红;马井会
  • 2013 Vol. 32 (2): 59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58
  • 摘要 ( ) PDF (1227KB) ( )
  • 深入了解特大城市高温热浪的变化特征和发生条件对于科学防御其引发的灾害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根据中国气象局高温日和高温预警信号阈值定义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三级标准, 并引入高温有效积温, 基于1873-2010年上海市徐家汇站日最高气温资料分析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的多尺度时频特征; 基于环流指数和NCEP再分析资料, 探讨了上海地区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的大气环流异常特征。结果表明: (1)将高温有效积温与高温热浪发生频次结合, 可更合理地表征高温热浪的炎热程度。(2)近138年来上海共发生214次高温热浪事件, 其平均高温有效积温为8.3 ℃, 7月高温热浪发生频次和高温有效积温均多于8月。(3)近138年来上海地区高温热浪有三段持续偏多与偏强期: 19世纪90年代初至19世纪末、 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 80年代末尤其是21世纪初以来; 最强的高温热浪事件出现在1934年; 而21世纪初的10年, 其炎热程度正呈明显上升趋势。(4)上海地区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的主要环流特征是夏季北半球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和印缅槽异常偏弱, 如高温热浪异常偏强年夏季平均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脊点伸展至我国东南沿海约122°E附近,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