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32卷 第5期 2013-10-28   

论文

  • 华北平原中西部地区秋季(10月)气溶胶观测研究
  • 孙玉稳-;孙霞;银燕;韩洋
  • 2013 Vol. 32 (5): 1308-132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23.
  • 摘要 ( ) PDF (1340KB) ( )
  • 利用2010年10月在石家庄市区、 邢台市区和柏乡县城进行的19架次飞机探测资料, 研究了晴天、 密卷云、 高积云及雨后气溶胶粒子数浓度和粒子直径的垂直、 水平分布和粒子谱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这些地区的气溶胶粒子主要来源于下垫面输送, 其输送效率受逆温、 边界层风速切变等因素影响。近地面气溶胶浓度平均值为1 000~3 000 cm-3, 平均粒子直径为0.18~0.20 μm, 石家庄市区气溶胶平均浓度最低, 邢台市区最高, 柏乡县城气溶胶平均浓度值接近石家庄市区。近地面气溶胶浓度极大值为1 075~4 019 cm-3, 且随高度呈负指数递减; 高积云时呈分层分布, 下层为直线分布, 上层为负指数分布。受天气条件影响, 小雨后气溶胶浓度最小, 近地面均值为100 cm-3; 晴天、 密卷云及高积云时近地面气溶胶浓度均值为1 000 cm-3。逆温层和光照强度日变化影响气溶胶垂直分布的日变化, 晴天, 日出前后近地面气溶胶浓度最高, 均值为1 799 cm-3, 近地面气溶胶累积易造成地面大气污染; 12:00(北京时, 下同)近地面气溶胶浓度最低, 均值为706 cm-3, 垂直分布曲线陡峭; 日落前后近地面气溶胶浓度迅速增长, 均值为1 450 cm-3, 垂直分布曲线平缓。气溶胶粒子谱多为单峰分布, 峰值为0.11 μm; 12:00谱最宽, 日落后到日出前谱变窄, 且随高度增加谱变窄; 当天气不稳定、 湿度大时谱变宽。
  • 强降水过程气候态季节内振荡及其在延伸期预报中的应用
  • 梁萍;丁一汇
  • 2013 Vol. 32 (5): 1329-1338.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25.
  • 摘要 ( ) PDF (1005KB) ( )
  • 10天以上低频振荡属季节内变化尺度, 比高频天气扰动具有更长的可预报性, 是开展延伸预报的重要途径。利用1960-2010年上海地区逐日降水观测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大气环流资料, 采用非线性序列信号提取方法——经验模态分解(EEMD), 首先分析了1960年以来上海地区强降水过程的气候态季节内振荡(CISO)特征, 进一步考察其对强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 然后综合强降水过程CISO及其相联系的大气低频振荡进行强降水过程延伸预报改进试验。结果表明: (1)30天以上低频振荡演变的正、 负位相阶段分别与汛期强降水过程的集中期和间歇期相一致。10~30天低频振荡分量除对汛期集中降水期的强降水过程起调制作用外, 也是盛夏较强降水阶段性出现的重要原因。(2)就多年平均而言, 基于强降水过程的CISO可预报出汛期2/3左右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时段, 是强降水过程延伸预报的重要依据。(3)上海地区强降水过程大多与其南、 北侧大气环流10~30天和30天以上准周期低频振荡的辐合相关, 其中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北方系统的低频振荡对5天以上持续性降水过程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在CISO的基础上, 结合大气环流低频振荡的辐合演变可进一步提高CISO对强降水过程的预报效果, 是一种可参考应用的延伸预报方法。
  • MM5与MM5-PAFOG模式区域雾预报效果评估比较
  • 石春娥;吴照宪;邓学良;张浩;张苏
  • 2013 Vol. 32 (5): 1349-1359.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26.
  • 摘要 ( ) PDF (1181KB) ( )
  • 利用MM5和PAFOG模式对2010年10-11月中国东部地区的雾进行逐日预报, 包括基于MM5模式结果的多要素诊断预报和PAFOG模式预报能见度的定量预报, 应用TS/ETS评分方法和区域内所有测站每3 h(或6 h)一次的常规观测资料, 根据该两方法的预报结果分别对中国东部地区和安徽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表明: (1)两种预报方法对区域雾都有一定的预报能力, 但都存在空报率较高的明显不足。基于MM5模式的多要素诊断预报, 得到中国东部地区的TS/ETS评分为0.075/0.065, 命中率(HR)为0.296; 安徽的TS/ETS评分为0.094/0.081,  HR为0.378。(2)PAFOG模式对中国东部地区的TS/ETS评分为0.038/0.027, HR为0.388; 安徽的TS/ETS评分为0.053/0.038, HR为0.52\.与MM5模式的诊断结果相比, TS/ETS评分较低, HR较高。(3)按日统计结果表明, MM5模式在整个中国东部地区的预报效果优于PAFOG模式, 但在内陆省份(安徽), PAFOG模式的预报效果略优于MM5模式。(4)效果评估时若考虑过去1 h内的天气现象记录, 两种方法的预报效果都有明显改善。
  • WRF模式对新疆中部地面总辐射预报性能的检验
  • 辛渝;王澄海;沈元芳;陈洪武
  • 2013 Vol. 32 (5): 1368-1381.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28.
  • 摘要 ( ) PDF (1792KB) ( )
  • 以2009年 1, 4, 7, 10和12月全球GFS预报场资料为初值场, 对新疆达坂城\_\_小草湖风区进行风能预报建模的同时, 也对周边辐射气候各异的吐鲁番、 乌鲁木齐和焉耆站的辐射预报效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 (1)大多数情况下, 模式中的逐时向下短波曝辐量能预报出各地总辐射的日变化趋势, 两者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率存在上午大、 午后小, 以及日出时刻的平均绝对误差百分率一般是日落时刻的3倍~4倍以上的特点。(2)当吐鲁番、 乌鲁木齐站的日总辐射与日天文总辐射比>0.4时, 预报的日平均绝对误差百分率在25%以内; 而<0.4时, 模式预报便无参考价值。焉耆站辐射预报的偏差大小对这一比值却不敏感。(3)对于吐鲁番站而言, 10月预报效果最佳, 4月次之; 对于乌鲁木齐、 焉耆站而言, 则是4月预报效果最佳, 10月次之; 各地冬季月份的预报偏差均最大, 主要与冬季的散射辐射与总辐射之比为一年最大和模式对冬季冰雪效应的预报不足有关, 全年不宜采用同一套参数化方案或同一套统计订正方程进行辐射预报。(4)辐射预报场偏差的季节变化特征和日变化特征与风场预报的偏差特征一致, 两者紧密相关。
  • 贵州望谟初夏暴雨环境场和物理量场合成分析
  • 杜小玲-;杨静;彭芳;许可
  • 2013 Vol. 32 (5): 1400-1413.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31.
  • 摘要 ( ) PDF (2283KB) ( )
  • 利用NCEP/NCAR 1°×1°格点再分析资料、 FY-2C相当黑体亮温TBB和温度\, 降水两要素逐时降水资料, 选取5次形态相近的望谟夏初暴雨过程, 对暴雨发生前、 暴雨初期、 强盛期及减弱期多个时次的环境场和物理量场进行了合成分析。结果表明, 望谟夏初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是高原短波槽、 低层切变线、 低空急流和地面弱冷空气, 其相互作用诱发了地面辐合线的锋生, 导致暴雨发生; 暴雨主要集中在23:00-03:00(北京时)之间;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或准MCC的形成和发展对望谟暴雨有直接影响; 暴雨发生前关键区处于高湿不稳定层结和正涡度辐合中。暴雨强盛时刻, 低层辐合\, 高层辐散的结构特征最为显著; 锋生造成的强降水出现在锋区南侧和暖湿空气北侧的强上升运动区; 锋生函数揭示出对流层低层锋生出现在800 hPa附近; 正压非平衡强迫负值区位于贵州西南部, 负值中心最强时刻出现在强降水峰值发生前10 h左右, 这可能是望谟强降水启动的一种机制。合成分析揭示了望谟产生暴雨的共性, 为今后预报此类暴雨提供了思路。但这类方法同时可能会平滑部分个性特征, 在分析或预报某一次过程时, 系统强弱和物理量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
  • 近50年中国东北地区不同类型和等级降水事件变化特征
  • 李邦东-;周旭;赵中军;汪结华;王式功;尚可政;李沛
  • 2013 Vol. 32 (5): 1414-142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14.
  • 摘要 ( ) PDF (1106KB) ( )
  • 利用1961—2010年东北地区90个气象观测站逐日降水和逐日温度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和不同类型(雨和雪)各等级降水量及降水日数的气候特征、 变化趋势和变异场特征。结果表明,  近50年来, 东北地区气温呈上升趋势, 上升速率高于全国其他地区, 特别是1987年气温发生突变现象之后升温加剧; 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均呈减少趋势, 降水日数的减少更加显著, 其中年降雨量(日数)呈减少趋势, 主要是小雨量(日数)的减少所致; 年降雪量(日数)则呈增加趋势。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具有东南多、 西北少的特点, 年降水日数分布则是东部和北部较多。1987年气温突变后强降水量及各等级降雪量对总降水量贡献率增加, 并且年降水量和降水日数波动幅度也明显变大, 即变率增大\.这可能是导致该区大旱大涝事件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预示其洪涝灾害的风险在增大。降雨(雪)量的季节变化明显, 其中夏\, 秋季降雨量(日数)呈减少趋势, 而春季降雨量(日数)和冬季降雪量(日数)呈增加趋势。
  • 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地面辐射观测数据的质量控制研究
  • 徐安伦;李建;;刘辉志;孙绩华
  • 2013 Vol. 32 (5): 1432-1441.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33.
  • 摘要 ( ) PDF (1043KB) ( )
  • 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CNR1净辐射计在长时间连续观测过程中, 由于人为维护、 传感器零点漂移以及数据采集器和防雷板上连接线虚接等原因, 使得辐射观测值存在一定的测量误差和不同程度的缺失。以大理国家气候观象台2010年太阳总辐射、 短波反射辐射、 大气长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观测数据为例, 采用缺测检查、 零点漂移订正、 “物理上可能值”范围检查、 “极端观测值”范围检查以及“与经验公式估算值比较”检查对其进行了质量控制。结果表明: (1)对太阳总辐射、 大气长波辐射以及地面长波辐射所建立的估算方案是合理的, 实际观测值与估算值之间的吻合程度较高, 一致性指数均超过0.89以上; (2)短波辐射传感器由零点漂移带来的测量误差是不可忽略的, 应用时必须进行订正; (3)经零点漂移订正后太阳总辐射和短波反射辐射观测数据的可靠性相对较高, 正确率分别为99.02%和99.92%; 而大气长波辐射和地面长波辐射观测数据的可靠性相对较低, 正确率分别为70.67%和73.49%。
  •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 巩崇水;曾淑玲;王嘉媛;张博凯;尚可政;王式功
  • 2013 Vol. 32 (5): 1442-1449.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34.
  • 摘要 ( ) PDF (973KB) ( )
  • 利用198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 采用EOF分解和主值函数分析等方法, 对中国年平均雷暴日的时空分布特征、 年际变化及异常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年平均雷暴日的地理分布可大致分为4个区域, 分别为东南高发区、 西南高发区、 东北次高区和西北低发区。年平均雷暴日的时间分布表现为夏季多、 冬季少; 一天之中雷暴出现的时间集中在下午到晚上。雷暴日数的年际变化呈现出1980年代和2000年代2个相对多发期和1990年代相对少发期, 其中2000年代雷暴事件的相对多发表现为下午和夜间雷暴事件的增加。近30年中国北方地区的雷暴整体呈现出减少趋势, 而南方则是先减后增, 其距平场的年代际变化较为明显。EOF分解后距平场第一向量的方差贡献达到32.4%, 在空间上表现为南北相异型, 其余各向量也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区域性异常, 前12个向量累积方差贡献达到80.9%。此外, ENSO事件对中国雷暴尤其是南方地区影响较为明显, 两广和云贵地区呈现出相反的距平变化。
  • 基于流型识别和物理量要素分析河南强对流天气特征
  • 张一平-;吴蓁-;苏爱芳-;徐文明;梁俊平;李周
  • 2013 Vol. 32 (5): 1492-1502.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39.
  • 摘要 ( ) PDF (1098KB) ( )
  • 利用常规高空、 地面观测资料和探空、 雷达资料, 对2001-2010年5-9月河南区域雷雨大风和区域冰雹天气发生\, 发展的环境条件进行了中尺度天气综合分析和物理量要素分析, 揭示了河南省区域雷雨大风、 冰雹及大风冰雹三类强对流天气的一些特征和规律。(1)归纳出河南强对流天气的典型特征, 建立了东北低涡槽后型、 华北低涡型、 低槽型和副热带高压边缘西南气流型4种中尺度天气分析概念模型, 给出了各流型下强天气分析的关键内容和量化参考指标。(2)在环流分型的基础上, 从强对流天气发生的热力、 动力及水汽等基本条件出发, 讨论了不同天气形势、 不同类别强对流天气、 不同物理参数之间的有机联系和显著区别。通过分析寻找雷雨大风、 冰雹及大风冰雹三类强对流天气的敏感物理量参数和要素特征, 总结出各类强对流天气的物理量要素指标和阈值, 为今后预报预警雷雨大风、 冰雹等分类强对流天气提供参考。(3)分析了强天气个例雷达回波, 简要归纳出各流型下强对流天气雷达回波系统的发生、 发展和移动等演变特点。
  • 夏半年西太副高位置与东亚季风雨带(区)的气候联系
  • 俞亚勋-;王式功;钱正安-;宋敏红;王安宇
  • 2013 Vol. 32 (5): 1510-152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33.
  • 摘要 ( ) PDF (2390KB) ( )
  •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东部的夏季风降水气候, 利用1951-2005年中国实测日雨量和美国NCEP/NCAR 1982-1994年逐日高度及风场再分析资料, 绘制了多站多年逐候平均雨量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太副高)西脊点多年逐候平均位置图, 揭示了夏半年西太副高位置与东亚季风降水雨带(区)的气候联系。主要结论如下:  (1)西太副高西脊点位置的相对稳定阶段及大幅度东缩西伸突变与季风雨带(区、  期)关系密切。平均说, 在西太副高北进东缩期, 当西脊点相对稳定在菲律宾西北面海域、  台湾海峡西北面及日本西南面海域时, 将分别带来29-33候的华南前汛期、  35-40候的江淮梅雨期及42-49候的北方多雨期;  我国西北(西南)区秋雨则是副高南撤期50-52(55-61)候明显西伸并滞留在台湾海峡西北面(粤、  桂沿海)的产物;  而27-28(47-48)候的西太副高大幅度东缩(西伸)突变则指示夏季风即将爆发(开始南撤)的先兆。(2)揭示了西北区东部的关中汉中区和其余部分的降水气候分别主要受江淮梅雨和北方雨期影响等平均事实和特征。(3)长序列的单站逐候平均雨量图和西太副高西脊点逐候平均位置图不失为东亚夏季风降水气候分析和预测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