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33卷 第3期 2014-06-28   

论文

  • 高寒草甸湍流特征量的季节变化特征
  • 陈云刚;张宇;王少影;尚伦宇;熊建胜;沈晓燕
  • 2014 Vol. 33 (3): 585-59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44
  • 摘要 ( ) PDF (4519KB) ( )
  • 利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若尔盖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玛曲高寒草甸观测场提供的2010年近地面层梯度和涡动观测资料,基于Monin-Obukhov相似理论(MOST)分析了该地区风速分量、 温度、 水汽和CO2的归一化标准差随稳定度参数z/L在均匀平坦地表的变化关系及其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风速分量σu/u*σv/u*σw/u*与稳定度参数z/L呈1/3次方关系,并随|z/L|增大而增大,在近中性(|z/L|<0.05)时趋于常数,且σu/u*>σv/u*>σw/u*;水平方向风速的归一化标准差随空气动力学粗糙度z0m的增大而减小,σw/u*无明显季节变化,可近似为常数;温度、 水汽和CO2的归一化标准差在不稳定条件下与z/L呈-1/3次方关系,归一化值随|z/L|的减小而增大,在中性条件下σq/q*>σc/C*>σT/T*. σT/T*σq/q*σc/C*的季节变化分别与感热、 潜热和CO2通量的季节变化相反,且主要决定于特征尺度T*q*C*.其中感热通量的季节变化与潜热通量、 CO2通量相反,且年变化幅度最小,相应地,σT/T*的季节变化与σc/C*σq/q*相反,且年变化幅度最小。
  • 三次高原切变线过程演变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
  • 何光碧;师锐
  • 2014 Vol. 33 (3): 615-62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23
  • 摘要 ( ) PDF (13352KB) ( )
  • 为了揭示高原切变线的动、 热力等特征,进一步认识高原切变线线演变机制,应用MICAPS资料、 NCEP 1°×1°再分析资料和风云卫星红外亮温资料,选取出现在初夏(2008年5月19-22日)、 盛夏(2007年7月1-3日)和夏末(2009年9月19-21日)的三次高原切变线个例,对夏季高原切变线不同时期、 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特征及其对降水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当切变线两侧南北风速减弱,特别是北风风速减弱时,切变线过程趋于减弱。冷暖空气势力强弱影响切变线所处位置,初夏和盛夏切变线位置偏北,夏末切变线位置偏南。(2)切变线活动期间有正涡度、 辐合上升运动与切变线配合。当切变线减弱消失,辐合带先于正涡度带减弱消失。切变线附近多正涡度中心和辐合中心,可能与低涡活动有关。盛夏和夏末切变线正涡度辐合中心东移特征明显,辐合上升区更为偏东且较强。(3)切变线附近通常有TBB<-20℃的带状或块状区域,切变线维持发展阶段,TBB进一步降低,盛夏切变线和形成初期的夏末切变线多TBB低值中心,对流活动比较旺盛。(4)由于地形的阻挡和加热,高原东坡和南坡是大气不稳定能量聚集地。盛夏在切变线附近近地层聚集的高温、 高湿能量明显。初夏切变线引发的降水以稳定性降水为主,降水量小,呈零散分布,盛夏和夏末切变线引发降水其对流不稳定降水特征明显,带来的降水更强、 范围更广,呈带状分布在切变线附近。(5)500 hPa切变线也是水汽聚集带,切变线附近上空的水汽和不稳定能量聚集,正涡度东传和对流发展是切变线引发强降水的重要机制。
  • 藏北高原气温资料插补及其变化的初步分析
  • 黄蓉;胡泽勇;关婷;孙根厚;杨耀先;刘火霖
  • 2014 Vol. 33 (3): 637-646.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27
  • 摘要 ( ) PDF (1735KB) ( )
  • 通过定义最优配对分段插补法,以NewD66/D66、 D105、 Amdo和BJ为主站,D66/五道梁气象站(WDL)、 D110、 MS3478和MS3608为辅站,对主站缺失的地面气温资料进行插补,以获得完整的气温序列,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主站近期气温变化。主站和辅站气温一致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年中每两个配对站的气温变化均有很好的一致性;温差表现为冬半年大、 夏半年小。插补效果分析表明,插补效果夏季比冬季好;插补效果D66站最好,D105站相对较差;插补误差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时间尺度越大插补结果的可用性越强;大幅降温、 降水、 较大风速以及较大风向转变是影响插补效果的主要因素。对主站完整气温序列分析表明,NewD66站的气温年较差最大(26℃),Amdo站最小(19℃);BJ站多年平均气温最高(-0.3℃),D105站最低(-5℃);BJ站处于季节冻土区,其余三站处于多年冻土区 ;近十几年主站年平均气温均呈波动上升趋势,BJ站和NewD66站升温明显,D105站和Amdo站升温缓慢。
  • 判断大气要素场相似度的相似面积比方法
  • 何邓新;邵爱梅
  • 2014 Vol. 33 (3): 658-66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03
  • 摘要 ( ) PDF (4164KB) ( )
  • 目前常用的相似量一般是对样本差异的一个平均意义上的描述,在判断样本相似时难免受到个别过大或过小的样本因子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新的相似性度量方法——相似面积比方法,试图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样本相似的选取问题。首先将原始数据标准化,根据对样本间距离的统计分析确定一个判断相似的阈值,然后计算两个样本中距离小于阈值的面积与总面积的比来判定两个样本的相似程度,最后利用2001-2011年冬季00:00(世界时)NCEP FNL温度、 高度和风场的全球分析资料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数据标准化后可以得到值域范围大致相同的无量纲变量场,有利于多层次多变量的综合性相似判据的建立;与海明距离、 相关系数相比,相似面积比选取的相似样本和基准样本在分布形态上较为接近,但相似面积比对高纬地区的相似判断较弱。基于上述三种相似性方法,利用1948-2013年NCEP月平均温度再分析资料进行长期天气预报试验表明,三种方法在相似样本的选取上有一定数量的重合率;从相似预报效果来看,相似面积比方法最好,海明距离方法次之,相关系数方法较差。
  • 北半球极涡新特征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
  • 张婧雯;李栋梁;柳艳菊
  • 2014 Vol. 33 (3): 721-732.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44
  • 摘要 ( ) PDF (5490KB) ( )
  •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统计了近50年500,300,200和100 hPa等压面上北半球及4个分区冬季极涡面积和强度指数,并讨论了各层等压面上不同区域极涡面积比例变化特点和500 hPa极涡中心位置变化特征,揭示了冬季各层极涡之间同期和滞后关系,分析了冬季极涡面积与中国平均温度和极端气温的关系。结果表明:(1)北半球极涡面积、 强度均经历了先扩张后收缩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气候变暖以后4层等压面上发生了极涡面积缩小,90年代中期发生强度减弱的年代际突变,只是较面积变化而言,强度年代际变化较弱,极涡面积和强度在年代际上相关显著。(2)位于平流层低层(100 hPa)的极涡年平均面积、 强度最大,并且随季节变化幅度也是最大,尤以Ⅰ区(亚洲大陆区)、 Ⅳ区(大西洋欧洲大陆区)更为显著。就年内变化而言,100 hPa极涡面积极大值的出现落后于其他层,极小值的出现又早于其他层,并且冬季前期100 hPa极涡面积对其后期500,300和200 hPa的变化有一定影响。(3)4层极涡面积都偏离Ⅳ区,500 hPa极涡基本偏向Ⅱ区(太平洋区)、 Ⅲ区(北美大陆区),300,200和100 hPa偏向Ⅰ、 Ⅱ区,500 hPa极涡中心多位于Ⅱ区或Ⅲ区。(4)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近50年中国冬季平均气温、 暖日(夜)呈现明显的增加趋势,冷日(夜)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并且突变都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5)中国冬季平均气温、 极端气温指数与极涡面积相关关系以500 hPa最为显著。分区来看与500 hPaⅠ区相关最为明显,300 hPaⅠ区、 200 hPaⅠ区和100 hPa Ⅳ区次之。极涡从平流层低层(100 hPa)到对流层中层(500 hPa)是从IV区到I区逐渐影响中国冬季气温。(6)500 hPaⅠ区极涡面积的扩大有利于除东北以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冷日/夜(暖日/夜)次数的增加(减少),而100 hPa Ⅲ、 Ⅳ区、 500 hPa Ⅳ区面积的扩大有利于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冷日/夜(暖日/夜)次数增加(减少),且极涡面积与冷(暖)夜的相关系数要高于与冷(暖)日的,与冷日(夜)的相关系数要好于与暖日(夜)的。
  • 印度洋冬季海温异常对中国春季降水的影响
  • 程慧萍;贾晓静
  • 2014 Vol. 33 (3): 733-742.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24
  • 摘要 ( ) PDF (6463KB) ( )
  • 利用1960-2004年NCEP/NCAR全球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个测站逐月降水观测资料,考虑赤道海温强迫和中高纬地区气候变化中大气环流的桥梁作用,首先对冬季印度洋海温距平场与同期北半球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进行奇异值分解(SVD),然后分析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国冬季及后期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洋冬季海温距平场第一奇异向量是全区一致的单极型分布形势,而且对中国春季降水的影响显著,特别是与长江中下游以北至华北地区、 新疆等大片地区的春季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当印度洋冬季海温距平场第一奇异向量处于正位相的时候,海温异常偏暖,此时对应的东亚地区上空西风急流减弱,日本海附近500 hPa位势高度出现正异常中心,使得东亚大槽偏东、 偏弱,有助于低层偏南气流带来的水汽在长江中下游以北至华北地区形成水汽辐合,从而造成该地区春季降水偏多。因此,印度洋冬季海温距平场的第一奇异向量可以作为次年长江中下游以北至华北地区春季降水季节预报的一个前期预报因子。
  • 强台风“纳沙”引发的特大暴雨过程数值试验
  • 杨仁勇;闵锦忠;郑艳
  • 2014 Vol. 33 (3): 753-761.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47
  • 摘要 ( ) PDF (5390KB) ( )
  • 利用中尺度模式WRF对2011年9月29-30日1117号强台风“纳沙”登陆并穿过海南岛北部引发的海南岛西部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地形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海南岛北部登陆西行的台风降水量分布呈五指山以北地区多、 以南地区少的特征,而北面的强降水带又是西部多、 东部少。12 km水平格距模拟的48 h降水量和逐3 h降水量与实况基本相符,台风登陆时间与地点误差也较小,路径和强度模拟效果均较好。对比控制试验和地形敏感性试验模拟的24~48 h降水量发现,有地形时,海南岛西部地区24 h降水量普遍有50 mm以上的增幅,西部山区有150 mm以上增幅,西部山区主峰北侧有350 mm增幅。特别是强降水中心与西部主山峰紧密相连,地形的存在对台风“纳沙”在海南岛西部地区的降水量增幅明显。但受五指山脉地形的阻挡,处于台风环流中西北气流背风坡的海南岛东南部地区降水量有50~150 mm的减幅。从低层中小尺度流场和垂直速度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控制试验与零地形试验结果存在明显差别,五指山脉西部的地形可以增强低层扰动,有利于产生中尺度对流小涡,从而增加台风降水。王下乡的特殊地形对台风降水显著偏多起到重要作用。
  • 5月北太平洋涛动与华北夏季旱涝的关系
  • 郑秋月;沈柏竹;龚志强;周杰;胡经国
  • 2014 Vol. 33 (3): 775-78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40
  • 摘要 ( ) PDF (6202KB) ( )
  • 利用1948-2011年NCEP/NCAR逐月再分析海平面气压场资料计算了北太平洋涛动指数NPOI,研究NPOI与华北地区夏季(6-8月平均)帕默尔干旱指数PDSI的关系。结果表明,5月北太平洋涛动与华北夏季旱涝有较好的正相关关系。NPOI正(负)位相异常年,PDSI偏大(小),华北地区夏季偏涝(旱)。可能的环流机制分析表明,NPOI正(负)位相异常年,850 hPa风矢量距平场上乌拉尔山、 贝加尔湖及西太平洋附近地区分别为反气旋(气旋)、 气旋(反气旋)、 反气旋(气旋)距平环流,共同加强了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在华北地区的辐合(辐散);欧亚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上分别呈现“+-+”(“-+-”)波列分布,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弱),位置偏西(东)偏北(南),冷暖气流活动使华北多(少)雨。整层水汽输送来自阿拉伯海和孟加拉湾及西太平洋上空,使华北为水汽输送正距平中心,降水偏多;华北水汽通量散度为负值,为水汽汇区,易于降水,阿拉伯海、 孟加拉湾、 中南半岛南部至南海及西太平洋地区为强水汽辐散中心,是影响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汽来源。前冬太平洋海温异常对5月北太平洋涛动有强迫作用,继而影响华北地区夏季旱涝。
  • “0702”山西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
  • 苗爱梅;郝振荣;贾利冬;李苗
  • 2014 Vol. 33 (3): 786-80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14
  • 摘要 ( ) PDF (24071KB) ( )
  • 利用T639L19 1°×1°分析场、 FY-2红外云图及红外辐射亮温TBB、 多普勒雷达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1年7月2-3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区域性暴雨进行了多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副热带高压北上,西南暖湿气流加强,东北冷涡后部冷空气南下,山西北中部锋生是这次区域性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特征。(2)山西中部暴雨由2个β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且在边界层2条中尺度切变线附近触发对流发展,形成2个暴雨中心;山西南部暴雨则由8个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 发展合并,在边界层α中尺度人字形切变线附近触发对流发展,α中尺度人字形切变线云系上4个γ中尺度气旋是导致局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形成的直接原因;≤-53℃的黑体亮温区超前多普勒雷达人字形切变线云系反射率因子≥35 dBz的区域。(3)降水中前期,对流云团合并,导致地闪频次峰值和降水量峰值出现,且地闪频次峰值出现时间较降水量峰值出现时间提前12~18 min。(4)中部暴雨发生在气柱水汽总量水平梯度大值区与边界层切变线相重叠的区域,南部暴雨则发生在气柱水汽总量水平梯度大值区的南部0.5~1.0个经/纬距的高湿区与边界层人字形切变线相重叠的区域;气柱水汽总量水平梯度大值区形成时间和边界层切变线形成时间均比暴雨发生提起12 h以上。
  • 诊断分析技术在山西强降雪预报中的应用
  • 赵桂香
  • 2014 Vol. 33 (3): 838-84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99
  • 摘要 ( ) PDF (5388KB) ( )
  • 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和诊断分析方法,对2009年11月9-12日山西大范围持续强降雪天气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500 hPa阻塞形势和低空低涡切变线稳定维持,700 hPa西南急流、 850 hPa偏东急流、 850 hPa和925 hPa强偏东北气流等三支强气流稳定维持,地面回流形势与河套倒槽共同强烈发展并稳定维持,是造成此次大范围持续强降雪的重要原因。(2)强降雪出现前,低层中纬度持续有暖湿空气向山西地区输送,暖湿中心强度持续增强;从其水平结构变化看,可将此次过程分为锢囚降雪、 回流降雪、 暖倒槽降雪和持续降温四个阶段,各个阶段降雪特点不同。(3)强降雪区上空垂直热力结构为上冷、 中暖、 下冷,低层冷平流强度为普通暴雪的3倍;对流层中低层持续存在对流性不稳定,不稳定区内存在空气辐散,且持续有暖湿平流输入,导致对流性不稳定及其降水不断增强。(4)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中,山西上空大气可降水量累计达到35~88 mm;随着低层和近地层风场的加强和辐合,大气可降水量不断增加,强降雪也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5)强降雪前及整个强降雪期间,强降雪区上空300 hPa以下为水汽散度通量正值区,其强度在500~600 hPa达到最强,且强度为普通暴雪的6倍,而高层和低层均存在弱的辐散。
  • 渤海湾海风锋触发雷暴的观测和模拟分析
  • 王彦;高守亭;梁钊明
  • 2014 Vol. 33 (3): 848-85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30
  • 摘要 ( ) PDF (5740KB) ( )
  • 利用天津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对比分析了2007年8月13日海风锋触发雷暴天气的发生、 发展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数值模拟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海风锋起始生消时间、 形态特征和位置基本吻合。数值模拟能够更清晰地显示海风锋的物理量特征,也能反映出海风锋前端是东南风和东北风交汇的辐合带,在850 hPa以下向内陆推进过程中呈气温降低和湿度增加的特点,并逐渐形成增厚的热内边界层。从水汽和温度的水平分布来看,海风锋前端为温度和湿度等值线的密集区,海风锋背后为冷湿气团。另外,虽然未能模拟出阵风锋的细线回波,但模拟出阵风锋为干冷气流。雷暴四周均存在低层辐散下沉气流,只是雷暴主体前部阵风锋的辐散气流较强,而多普勒天气雷达仅能观测雷暴主体前部的阵风锋。多普勒天气雷达探测海风锋与阵风锋碰撞后,在碰撞交叉处形成雷暴天气,数值模拟揭示了碰撞交叉处形成雷暴天气的物理量特征,即:有明显的垂直运动和散度特征;广义理查逊数的分布特征也较显著,其厚度在1.0 km左右,CAPE值明显增加。
  • 河北省廊坊地区暴雨预报的地气学方法
  • 郭立平;汤懋苍;刘艳杰
  • 2014 Vol. 33 (3): 868-876.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08
  • 摘要 ( ) PDF (1110KB) ( )
  • 利用1981-2011年发生在中国及周边地区4级以上地震资料和廊坊地区降水资料,首先分析了落在廊坊地区境内的地震“拍涡”和河北省境内4级以上地震引发的“震源涡”对廊坊地区降水的影响,然后进一步统计分析了由于地热涡产生和活动引起的地温场分布、 变化与暴雨天气产生和落区分布关系,最后对2011年廊坊地区降水与暴雨个例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表明,由4级以上地震引发的落在廊坊地区境内的地震“拍涡”及河北省境内4级以上地震相伴的“震源涡”可导致廊坊地区降水异常和偏多;一年中由于地震频发落在廊坊地区境内形成的多个地震“拍涡”,其存在可以导致廊坊地区数月降水的异常和偏多。从地气学的角度分析,影响廊坊地区多雨和暴雨的主要地气系统是地震“拍涡”和“震源涡”。通过对2011年廊坊地区降水及暴雨个例的分析表明,掌握地下中强震活动信息,充分利用地热涡形成引起的地温场变化以及地热涡最强点(“超能值”)的分布,结合天气影响系统的诱发,对暴雨及其落区预报具有非常重要的预报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