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35卷 第3期 2016-06-28   

目录

论文

  • 青藏高原一次MCC转MCV过程研究
  • 丁治英;王一颉;刘瑞翔
  • 2016 Vol. 35 (3): 561-573.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6.00020
  • 摘要 ( ) PDF (18669KB) ( )
  • 利用WRF(ARW)模式、WRF-3DVAR系统以及ATOVS卫星资料,对2013 年7 月22-23 日高原上的一次MCC转化MCV的过程进行了直接同化试验和数值模拟。同化的模拟结果表明,同化不同传感器资料效果相差较大;同时同化多种传感器资料并未比单一资料效果好;连续循环同化有效改善了高原MCV的强度和位置模拟。选定循环同化AMSUB资料为最优同化方案,对此次高原MCC转化为MCV的过程进行分析:中尺度涡旋和强降水均发生在湿等熵面下陷区域。高空正的湿位涡异常叠加低层正温度异常,在此过程中经历对流不稳定度的减弱,诱生出气旋性环流并向下伸展,使得气旋性涡度发展,降水发生,而水汽的凝结潜热释放进一步加剧了湿等熵面的倾斜,从而使得垂直涡度进一步发展。同时,在此过程中受水汽加热的影响,水平相当位温梯度减弱,负的斜压项减弱,使得总的湿位涡正值增大。另外,比较了东部MCV与高原MCV的差异,发现后者由于高原的加热作用,低层的涡度值较大。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土壤冻融过程对地表能量通量的影响研究
  • 葛骏;余晔;李振朝;解晋;刘川;昝蓓蕾
  • 2016 Vol. 35 (3): 608-62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6.00032
  • 摘要 ( ) PDF (3661KB) ( )
  • 利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北麓河站2014 2015 年陆面过程观测资料,根据5 cm 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将冻土分为融化过程、完全融化、冻结过程和完全冻结四个阶段,分析了地表感热通量Hs、潜热通量LE、地表土壤热通量G0和波文比在不同冻融阶段的季节和日变化特征,并探讨了土壤冻融过程对地表能量及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波文比和G0的季节变化受土壤冻融阶段转变的影响显著,其中土壤完全融化使波文比减小,G0变为正值;土壤冻结使波文比增大,G0变为负值。冻结过程对HsLE 变化趋势的影响不明显,但是使波文比显著增大;融化过程使Hs 停止增长并出现减小趋势,使LE 增大,从而使波文比显著减小。Hs 的日变化在不同冻融阶段差异较小。LE 的日变化主要与浅层土壤含水量的大小和日变化有关,其中完全融化和完全冻结阶段土壤含水量的日变化较小,土壤含水量越大,LE 越大;在融化过程和冻结过程阶段,土壤含水量的日变化较大,且与Rnet的日变化相反,限制了LE 的增长。在冻结过程阶段,受冻融过程的影响,G0的日变化小于其他阶段。
  • 西伯利亚高压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特征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
  • 蓝柳茹;李栋梁
  • 2016 Vol. 35 (3): 662-67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6.00022
  • 摘要 ( ) PDF (5614KB) ( )
  • 利用NCEP/NCAR 再分析资料和中国160 个气象站的气温资料,采用谐波分析、相关分析和奇异值分解等方法,研究了冬季西伯利亚高压(Siberian High,SH)的年际和年代际异常特征及其对中国冬季气温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代际尺度上SH在20 世纪60 年代末后减弱、收缩、东界西撤、南界北退,21 世纪以来SH 面积扩张。年际尺度上SH 面积的年际方差最大。(2)SH强度、面积和东界经度的年际变率在21 世纪以来都增大,SH 特征量的年代际变率均在1975 年前后由大转小。(3)中国冬季偏冷年的SH 较为强大且东扩南伸,同期500 hPa 高度类似遥相关欧亚型(EU)正位相的异常分布和增强的欧亚脊对SH发展起主要作用,反之亦然。年际尺度上当SH加强扩张并东扩南伸时,强度的影响最大,中国大部为冷冬,尤其是南方。年代际尺度上面积的影响最强,SH 加强扩张(减弱收缩)并东伸(西撤)时,黄河以北气温偏低(高)。(4)年际尺度上当SH 强度和面积的变率偏大(小),东界和南界的变率偏小(大)时,中国大部冬季气温的年际波动剧烈(平缓)。年代际尺度上当SH特征量的变率均偏大(小)时,华北和东北冬季气温的年代际波动加大(减小),而南方冬季气温的年代际波动减弱(增大)。
  • 关中地区两次初夏区域性暴雨过程特征分析
  • 张雅斌;马晓华;冉令坤;侯建忠
  • 2016 Vol. 35 (3): 708-72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5.00014
  • 摘要 ( ) PDF (15060KB) ( )
  • 使用1°×1°的NCEP 再分析资料、常规观测及云图资料,从环流形势、物理量和TBB 特征出发,结合盛夏暴雨过程对比,分析总结2006 年6 月2-3 日(“0602”过程)和2013 年5 月25 日(“0525”过程)关中地区两次初夏区域性暴雨特征。结果表明,关中初夏暴雨发生前,青藏高压明显偏南、偏弱,暴雨区北侧200 hPa 急流形态、位置变化小,急流轴南侧的风速经向切变明显增大。初夏暴雨期间无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远距离台风作用,上游与周边西风带影响系统差异导致低层水汽输送与辐合明显弱于盛夏暴雨,分布形态不同。850 hPa 大陆东部高压稳定维持有利于初夏暴雨低层偏东南气流发展、维持。初夏暴雨发生在位势稳定层结环境,暖湿空气沿着低层冷空气向北爬升,暴雨中心等熵面随高度向北倾斜,存在能量锋生和对称不稳定。暴雨区上空中高层深厚的正位涡和低层浅薄的负位涡垂直差异增大,300 hPa 以上增幅明显,存在位涡异常。初夏暴雨中心以东约300 km处纬向中尺度垂直环流有利于暴雨区上升运动维持,但上升中心强度、高度和低层高能轴附近不稳定能量明显小于盛夏暴雨。总螺旋度显著增幅区对初夏暴雨落区有指示作用,其正负区相交零线、正值区增大中心分别和大雨、暴雨落区北界一致。同时,关中以北存在显著负螺旋度区,总螺旋度正值范围、强度明显偏小,中心移动、增大区偏南,局地螺旋度垂直方向正值中心区域相对分散。关中初夏暴雨云系范围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对应高层显著反气旋区的北部盾状中高云区和南部带状低云区组成,云团中心TBB > -60 ℃、云顶偏低,暴雨主要位于南北云区交汇处的窄带强回波附近,而非TBB中心区或梯度大值区附近。
  • 垂直探测雷达对北京地区夏季降水分类统计
  • 黄钰;阮征;郭学良;何晖;嵇磊
  • 2016 Vol. 35 (3): 745-75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5.00038
  • 摘要 ( ) PDF (5132KB) ( )
  • 基于风廓线雷达谱参数(回波强度、速度和谱宽)提出降水云分类方案,将降水分为浅对流、浅层状云、深对流、深层状云和混合型五种类型,其中浅对流和浅层状云降水属于暖雨范畴而深对流、深层状云和混合型降水属于冷雨范畴。并且利用此分类方案对2012 年和2013 年夏季(5-10 月)北京延庆地区降水天气类型进行了分类统计。结果表明,暖雨是北京夏季降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占26%,其降水比例为17%;冷雨过程占74%,降水比例为83%。北京夏季以混合型降水为主占47%,其次是层状云占43%,对流性降水最少,占10%;对流性系统造成的降水最显著,其次是混合型降水,层状云对降水的贡献最小。对各种降水类型的特征归纳得到:浅层状云降水的谱参数随高度变化均不明显,总体比较平滑;浅对流性降水变化比浅层状云降水强烈,在3 km 处增大明显,且降水出现次数随高度下降迅速增多;深对流性降水谱参数分布广泛,特别是谱宽,比其他类型都宽且高空存在宽谱区;深层状云降水回波呈现出统一的亮带分布,速度和谱宽在零度层附近出现强梯度区;混合型降水兼顾对流性和层状云降水特征,其回波分布跟深对流性降水类似,速度和谱宽分布跟深层状云降水分布类似。
  • 中国地区MODIS气溶胶产品的验证及反演误差分析
  • 王宏斌;张镭;焦圣明;张志薇;朱毓颖;朱承瑛
  • 2016 Vol. 35 (3): 810-822.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5.00043
  • 摘要 ( ) PDF (4524KB) ( )
  • 利用中国地区AERONET(AErosol RObotic NETwork)地基观测资料对Terra/Aqua 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气溶胶产品精度进行验证,提供资料可靠性分析,并分析了各地区MODIS 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Aerosol Optical Depth,AOD)的误差来源,为进一步改进算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香河、兴隆、榆林、寿县、合肥、香港和台湾等站点MODIS AOD的质量较好。对大多数站点,Terra 和Aqua MODIS AOD质量差别不大,除个别站点Terra 略优于Aqua。(2)选取香河、太湖、SACOL、北京、兴隆和台湾成功大学站进行详细分析。香河站Terra 和Aqua MODIS AOD质量均较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6 和0.97,且落在期望误差内的百分数分别为72%和65%。太湖和北京站MODIS AOD存在统一高估现象,可以通过拟合直线的截距对其进行订正,得到较接近真实值的AOD。SACOL,Terra 和Aqua MODIS AOD与AERONET AOD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6 和0.77,且存在一定的高估。同时验证SACOL MODIS Deep Blue AOD,总体上其精度低于MODIS C005 AOD。兴隆和成功大学站反演误差均小于期望误差,数据质量较好。(3)误差分析表明香河和SACOL站的MODIS反演误差主要来自地表反射率关系的不合适;太湖和北京站的反演误差可能是由于地表和气溶胶模型两方面的共同作用导致的。个别站点随着云量增大,MODIS反演结果对AOD的高估也越大。
  • 上升运动核心区与霰粒子非感应起电区关系的模拟研究
  • 王飞;张义军;郑栋
  • 2016 Vol. 35 (3): 834-843.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5.00009
  • 摘要 ( ) PDF (2477KB) ( )
  • 利用一个三维起电放电云分辨率模式,基于北京地区的一次探空数据,进行了孤立雷暴单体的模拟实验,并对模拟雷暴中上升运动较强阶段(最大上升速度Wmax >5 m·s-1),霰粒子发生非感应起电区域内的上升运动特点,及其与上升运动核心区(上升速度W >5 m·s-1)之间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非感应起电区主要分布在上升运动核心区及其临近区域。出现在上升运动核心区内的非感应起电活动的起电效率通常较高(|非感应起电效率En-charging|> 0.1 nC·m-3)。上升运动中心也能够发生非感应起电。即使是在雷暴最大上升速度达到峰值时,在上升速度中心的霰粒子仍能发生非感应起电。但过强的上升速度不利于非感应起电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在该模拟雷暴中,效率较高的非感应起电活动多集中发生在Wmax > 5 m·s-1的时段内,区域则主要分布在-4~28 m·s-1的垂直速度区间内。对于具有更高效率的非感应起电活动(|En-charging| > 0.5 nC·m-3),尽管Wmax越大,具有更高效率的非感应起电活动区范围就越大,起电效率中心也更靠近上升速度中心,但起电效率中心与上升速度中心并不重合。大部分具有更高效率的非感应起电活动都发生在W < 20 m·s-1的上升运动区内。此外,上升速度中心高度在闪电活动的多数时间里与反转温度高度基本一致,可以用来区分霰粒子非感应起电获得不同极性电荷的区域:在分析时段内(第12~23 min)的大部分时间里,霰粒子获得负电荷的区域都出现在该高度附近或以上高度中,而获得正电荷的区域则基本出现在该高度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