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21卷 第6期 2002-12-28   

论文

  • 北极海冰减少及其与相关气象场的联系
  • 方之芳;郭裕福;乔琪;方锦辉
  • 2002 Vol. 21 (6): 565-575. 
  • 摘要 ( ) PDF (434KB) ( )
  • 利用1953-1998年北极海冰资料及相应的海平面气压场和我国东北42°N以北22个台站气温资料,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海冰和气象场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以及它们的联系。得到如下结论:(1)高纬各纬度带和主要海域的海冰范围都呈现明显的衰减现象,60°N以北纬带趋势项的方差贡献超过总方差一半,远远大于周期项的方差贡献,此海域更明显显示近年海冰减少的现象。(2)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海冰的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的10年以上的周期变化特点,也存在明显的减少趋势;而拉布拉多海和白令海海冰主要是10年以上的周期变化。(3)自90年代开始,海冰均发生陡然减少的现象,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海冰的变化是十分敏感的。(4)40°N以北的各纬度带的海平面气压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北冰洋涛动指数明显显示海平面气压场的减少趋势和90年代前后的显著性差异。(5)与海平面气压的下降相对应,我国东北的温度是明显上升的。(6)北冰洋涛动能制约巴伦支海、格陵兰海和拉布拉多海域的海冰范围,也与我国东北温度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当AO指数偏大时,即冬季冰岛附近海平面气压偏低时,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海冰范围缩小,而拉布拉多海海冰范围扩大;我国东北冬半年的温度出现明显上升。
  • 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紫外辐射特征及其对植物生理作用的探讨
  • 李英年;王文英;赵亮;赵新全;曹广民;师生波
  • 2002 Vol. 21 (6): 615-621. 
  • 摘要 ( ) PDF (295KB) ( )
  • 利用祁连山海北高寒草甸地区2000年植物生长期内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分析了该地区太阳紫外辐射(UV)在植物生长期内的日、季节变化特征,以及在太阳总辐射( E g)中所占的比例( η)。结果表明:海北站地区UV较强,瞬时极大值可达77 W·m -2,日总量最大达1.8 MJ·m -2以上;实际天气状况下月总量最大可达41.620 MJ·m -2(5月),植物生长期内的4月到10月总量达218.651 MJ·m -2。UV有明显的日、季节变化规律。日间UV所表现的单峰式曲线变化过程,与总辐射变化有关。在晴天状况下, η的变化下午高于上午,日平均约为0.048;阴天状况下在13:00~14:00较高,早晚低,且随云层厚薄而发生显著的变化。同时表明,阴天状况下的 η值(0.053)高于晴天。就生长期实际情况来看, η值在植物生长的前期较高,植物生长后期较低,植物生长期内平均约为0.052。受强UV的影响,高寒草甸几种主要植物,其植物根、茎、叶的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均较高,且表现出日出后迅速增加,植物根茎粗壮等,植物的生理适应性及其植物体的结构发生改变,致使高寒草甸植物具有明显的抗寒性功能机制和形态结构。

短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