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27卷 第6期 2008-12-28   

论文

  • 正交小波变换研究复杂下垫面边界层的湍流特征
  • 罗涛;袁仁民;吴晓庆;邓淑梅
  • 2008 Vol. 27 (6): 1195-1204. 
  • 摘要 ( ) PDF (1392KB) ( )
  • 小波变换方法具有较好的时频局部特性, 非常适合于分析非平稳的湍流信号。本文对35 m铁塔的超声风速测量数据进行了离散正交小波变换, 计算了各向同性系数(ISO isotropy coefficient)及小波功率谱, 以此对实验场所代表的水陆交际复杂下垫面的近地面层湍流特征进行了研究。ISO系数可以很好地描述实际大气在不同尺度的各向同性特征。根据ISO系数的分布, 我们可以通过设定一定的阈值(ISO=0.7)来得到各向同性小涡的分离尺度(记为ISO0.7), 即湍流的各向同性尺度范围。研究表明, 下垫面对于边界层湍流各向同性特性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当风从不同下垫面吹过时ISO0.7尺度的均值具有较明显的差异。同时湍流度和稳定度对湍流各向同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对湍流小波功率谱研究表明, 功率谱谱幂率在分离出的小涡所处的频段接近于-5/3。而当风从陆面吹过且湍流度较弱时, 湍流小波功率谱小涡以分离尺度所对应的频率(fms)为界具有明显的两段趋势: 高于fms的频段, 谱幂率一般接近-5/3; 而低于fms的频段的谱幂率接近-3/3。这反映了下垫面特征对湍流功率谱的影响。同时在不同的风向转变过程中下垫面对功率谱的影响具有差异。
  • 对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集合预报研究
  • 王晨稀;姚建群
  • 2008 Vol. 27 (6): 1229-1239. 
  • 摘要 ( ) PDF (2359KB) ( )
  • 以上海区域降水集合预报系统为基础, 对2007年6月23~24日发生在上海地区的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了集合预报研究。结果表明: 该集合预报系统总体上对这次强降水过程作出了较好的预报, 但对强降水发生的时间、地点的预报还有误差, 集合预报提供的概率预报结果比集合平均预报结果更具有参考价值。模式物理过程、初值和侧边界的不确定性对降水预报结果的影响是不同的。对降水结果, 模式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影响非常大, 并贯穿于整个积分过程;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影响较小; 侧边界不确定性的影响在初始阶段较小, 随后逐渐增大, 积分一定时间后, 其影响与对流参数化方案的影响相当; 初值不确定性在初始阶段有一定的影响, 随后逐渐减小。同时考虑3种不确定性的集合预报效果总体上好于没有考虑侧边界不确定性的集合预报效果, 考虑模式物理过程和侧边界不确定性的集合预报效果总体上比考虑3种不确定性的集合预报效果更好。对于考虑模式物理过程和侧边界不确定性的集合预报, 改进初值能有效地改进对有无降水的预报, 但对强度稍大一些的降水预报没有改进。
  •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的主振荡型分析
  • 贾建颖;孙照渤
  • 2008 Vol. 27 (6): 1240-1248. 
  • 摘要 ( ) PDF (1442KB) ( )
  • 利用中国160个测站月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资料, 选取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准两年振荡(TBO)分量做主振荡型分析(POP)和伴随相关分析(ACP)。结果表明: 第一个POP对占东部夏季降水TBO总方差的18.2%, 循环周期约为4年。实部为过渡型, 振幅在1950年代中期和1980年代初期明显增大, 在1980年代中后期到1990年代中期振幅的TBO特征异常显著。虚部为峰值型, 在华南东部-长江流域-江淮流域有大范围的正值中心, 高值中心位于长江-江淮流域, 华南中西部为一负中心。虚部型振幅, 1990年代中后期虚部型的振幅有明显加强。海温的伴随相关说明东部夏季降水TBO过渡型与西太平洋海温异常相对应, 峰值型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相对应。850 hPa风场异常、赤道纬向风异常和经向垂直环流异常的伴随相关显示, 当POP对处于过渡型(负过渡型)时西太平洋对流旺盛(弱), 南海上空有反气旋(气旋)生成。当POP对处于峰值型(负峰值型)时, 赤道上Walker环流减弱(加强), 经向上Hardly环流位置偏南(北), 强度加强(减弱)。总之, 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与东部夏季降水TBO的传播有着密切联系, 并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和低纬与中高纬的相互作用来影响中国东部夏季降水TBO的传播, 南北半球环流的相互作用也需要进一步探讨。
  • 江淮梅雨异常的大气环流特征
  • 毛文书;王谦谦;李国平
  • 2008 Vol. 27 (6): 1267-1275. 
  • 摘要 ( ) PDF (1499KB) ( )
  • 江淮梅雨是我国夏季风雨带向北推进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利用江苏省气象局提供的江淮地区1954-2001年入梅日期、出梅日期和梅雨量资料, 详细讨论了江淮梅雨丰、枯梅年同期大气环流的差异。结果表明: 丰梅年高层100 hPa南亚高压呈纬向分布, 高压强度增强。中层500 hPa极涡强度增强, 乌拉尔山高压脊强度增强, 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强度增强, 蒙古高压增强, 东亚大槽位置较常年偏东偏南, 120°E副热带高压脊线位于20°~25°N之间。低层850 hPa南半球越赤道气流抵达北半球后向北偏西方向伸展, 与来自阿拉伯海、孟加拉湾的西南气流和副热带高压西南侧的东南气流在南海北部汇合, 在我国江淮流域形成一条准东-西向的强风速辐合带, 一直延伸到国际日界线附近。丰梅年低层辐合增强, 高层辐散增强, 高低层抽吸作用增强, 垂直运动增强, 对流旺盛, 有利于梅雨的异常偏多; 枯梅年则反之。
  • 东亚地区水汽输送与重庆夏季旱涝的联系
  • 周浩;刘晓冉;程炳岩
  • 2008 Vol. 27 (6): 1324-1332. 
  • 摘要 ( ) PDF (2605KB) ( )
  • 利用NCEP/NCAR(1960-2006年)的全球再分析格点资料, 研究了东亚地区水汽输送异常与重庆夏季旱涝的关系。结果表明: 当重庆夏季(7~8月)降水偏多(涝)时, 欧亚地区中高纬维持"两脊一槽"的"双阻"型: 乌拉尔山和鄂霍茨克海地区分别存在阻高, 贝加尔湖地区为一槽区。冷空气沿着贝加尔湖槽后偏北风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的南支西风南下进入中国。热带太平洋地区为显著的高度距平正异常区。副热带地区是高度距平负异常区,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偏南、强度偏强。来自热带海洋地区的暖湿气流分别沿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和经印度、孟加拉湾两条主要路径进入中国。当来自高、低纬地区的冷、暖空气在长江流域中上游相遇, 就会造成重庆等长江中上游地区降水异常偏多, 发生洪涝。反之, 降水偏少(旱)年, 在欧亚中高纬地区存在"一槽一脊"的环流形势: 乌拉尔山附近为一深厚的槽区; 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异常发展, 一直延伸到贝加尔湖附近; 西欧地区维持着深厚的高压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偏东, 主体基本退出中国大陆地区。整个热带为高度距平负异常区。这样环流形势致使东亚地区中高纬地区受乌拉尔山大槽影响盛行偏南风, 不利于冷空气南下。低纬地区的暖湿气流沿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面的东南气流从华南进入中国。这样的环流配置易造成南下的冷空气偏弱, 同时使来自热带地区的暖空气向北推进到中国华北和东北地区, 致使冷、暖空气无法在长江中上游地区交汇, 该区域降水显著减少, 形成干旱。
  • 海棠(Haitang)台风降水非对称分布成因初步研究
  • 岳彩军;寿绍文;曾刚;王咏青
  • 2008 Vol. 27 (6): 1333-1342. 
  • 摘要 ( ) PDF (1783KB) ( )
  • 2005年第5号台风"海棠"登陆福建省前后所引发的降水呈明显的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逐时MT1R静止气象卫星IR1云图分析揭示, 陆地上台风环流云系呈南北非对称分布。浓白色的降水云区主要位于台风北侧, 而在此期间, 台风南侧云系则相对较暗。在WRF模式成功模拟的基础上, 分析模拟的700 hPa高度上相对湿度和垂直上升运动场表明, 垂直上升运动场呈现出与降水场相似的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 而台风南北两侧空气相对湿度呈均匀分布。进一步改进的湿Q矢量(Q*)以及地形抬升和地表摩擦作用(简称地形因子)分析表明, Q*矢量散度辐合区、地形因子强迫产生的垂直上升速度区都呈南北非对称分布特征。综合考虑指出, "海棠"台风降水分布的南北非对称性, 主要由动力因子(Q*矢量(相当于上升运动)、地形抬升与地表摩擦以及垂直上升运动场)引起的, 而热力条件(包括相对湿度)是不重要的。
  • 冰雹云和雷雨云单体VIL演变特征对比分析
  • 刘治国;陶健红;杨建才;傅朝;梁海河
  • 2008 Vol. 27 (6): 1363-1374. 
  • 摘要 ( ) PDF (2277KB) ( )
  • 以3D-Barnes方案插值的兰州站新一代天气雷达反射率因子等高平面资料, 用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ertically Integrated Liquid Water Content, 简称: VIL)的理论模式计算单体VIL、用MAX函数逐次提取最大VIL(简称: VILmax), 采用统计和分段函数处理技术, 对2004-2005年5~8月青藏高原东北侧的32个强对流云单体VILmax的演变特征及其在冰雹云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强对流云单体VILmax在演变过程中均是先增加, 后减少, 在时间序列曲线中表现为单峰型特征, 其中冰雹云单体VILmax存在"爆发式增长及突然降低"现象, 这是区别雷雨云单体的一个重要特征;(2)冰雹云单体首次降雹前4个资料时间间隔内VILmax将出现两次"爆发式增长"现象, 第一次爆发式增长时不会降雹, 维持1~2个资料时间间隔后第二次出现时开始降雹; 同一单体再次降雹前没有第一次"爆发式增长"现象, 出现"突然降低"现象时降雹均停止;(3)VILmax变化率(简称: GVIL-max)的"正(负)峰"现象与冰雹云单体VILmax的"爆发式增长及突然降低"现象对应的时间完全吻合, 利用GVILmax建立的冰雹云识别流程在实际业务中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