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31卷 第1期 2012-02-28   

论文

  • 从湍流经典理论到大气湍流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
  • 胡隐樵;陈晋北;吕世华
  • 2012 Vol. 31 (1): 1-27. 
  • 摘要 ( ) PDF (4900KB) ( )
  • 湍流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 也是经典物理学仍未完全解决的难题。湍流更是大气运动的最基本特征。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大气湍流经典理论发展简史, 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大气湍流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大气湍流非平衡态热力学理论在熵平衡方程中引入动力过程, 进而统一推导出大气湍流输送的Fourier定律、 Flick定律和Newton定律, 证明了Dufour效应、 Soret效应、 可逆动力过程与热力不可逆湍流输送过程之间的交叉耦合效应, 以及湍流强度定理。这些定律和定理中得到了观测的事实验证, 同时它们的唯象系数也由观测资料所确定。湍流强度定理揭示, 湍流发展的宏观原因是速度和温度的剪切效应, Reynolds湍流和Rayleigh-Bénard湍流共存于大气湍流中。热力过程和动力过程间耦合效应现象的发现突破了传统湍流输送理论, 即Fourier定律、 Flick定律和Newton定律的观点一个宏观量的输送通量等价于这个宏观量的梯度湍流输送通量。热力和动力过程间的耦合原理认为, 一个宏观量的输送通量包括这个量的梯度湍流输送通量和速度耦合输送通量两部分。因此, 能量和物质的垂直输送通量除了相应物理量梯度造成的湍流输送外, 还应包括垂直速度耦合效应, 即辐散或辐合运动造成的耦合效应。在一个很宽的尺度范围内, 地表面的空间特征是非均匀的。下垫面非均匀性造成的对流运动将引起大气的辐散或辐合运动。这可能是导致地表能量收支不平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垂直速度对垂直湍流输送的交叉耦合效应为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理论的发展, 并为克服地表能量收支不平衡问题及非均匀下垫面大气边界层参数化遇到的困难提供了可能的线索。 
  • 亚洲副热带高空西风急流活动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我国部分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
  • 魏林波;周甘霖;王式功;尚可政;马玉霞
  • 2012 Vol. 31 (1): 87-93. 
  • 摘要 ( ) PDF (768KB) ( )
  • 利用1948-2008年NCEP/NCAR再分析风速资料, 分析了亚洲副热带200 hPa西风带急流(下称西风急流)时空变化的气候特征及其与我国江淮流域梅雨期降水和新疆夏季降水的关系。结果表明: (1)由冬入夏时, 西风急流轴由30°N左右北进到45°N左右, 中间有两次明显的快速北进, 分别发生在4月和6~7月; 由夏入冬时, 急流轴再由45°N左右南撤至30°N附近。急流轴在北进过程中以90°E处出现最早, 也最明显。(2)一年之中, 西风急流中心主要位于西太平洋上空140°E处, 只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停留在亚洲大陆上空。急流中心在6月中旬开始迅速西移, 6月下旬移至江淮流域上空, 7月底到达新疆天山地区上空, 8~9月东退至冬季平均位置140°E左右。(3)江淮流域梅雨期的降水量与西风急流的位置有一定相关关系。若某年1月急流中心异常偏西, 4~5月急流轴又异常偏南, 则该年可能为丰梅年, 江淮地区易出现暴雨洪涝灾害; 否则相反。(4)盛夏季节新疆上空急流的强度及纬度位置与新疆降水也有一定关系。若某年4月中旬~5月下旬新疆和中亚地区西风急流轴明显偏北, 该年夏季急流轴又偏南, 且急流偏强, 则新疆多雨; 否则相反。
  • 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阻塞高压异常特征分析
  • 李艳;王式功;金荣花;王金艳;李江萍
  • 2012 Vol. 31 (1): 94-101. 
  • 摘要 ( ) PDF (792KB) ( )
  • 利用NCEP/NCAR 2.5°×2.5°再分析资料和PV-θ阻高指数, 分析了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结果表明, 欧亚大陆3个关键区的阻塞高压(简称阻高)在此次灾害发生的环流背景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并存在异常特征\.与1950—2008年历史同期相比, 2008年初乌拉尔山和贝加尔湖阻高发生的日数显著偏多, 而鄂霍茨克海地区无阻高发生; 乌拉尔山阻高的强度偏强, 而贝加尔湖阻高的强度则偏弱; 乌拉尔山地区最大PV-θ阻高指数发生的位置比大多数年份偏东, 而贝加尔湖地区最大PV-θ阻高指数发生的位置比大多数年份偏西, 这种位置的异常特征说明此次我国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欧亚大陆关键区阻高在位置上很集中。3个关键区的阻高在发生日数、 强度以及位置上异常特征的共同配置, 使得分裂出的小槽活动偏多, 造成冷空气活动频繁并不断南下补给, 加之此时的异常环流特征, 共同造成这次低温雨雪冰冻灾害。
     
  • 海洋飞沫对台风“Morakot”结构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王平;陈葆德;曾智华;范广洲
  • 2012 Vol. 31 (1): 113-125. 
  • 摘要 ( ) PDF (1609KB) ( )
  • 将海洋飞沫参数化引入到高分辨率、 非静力中尺度模式中, 并对0908号台风\!Morakot\"进行了数值模拟, 研究了海洋飞沫对台风\!Morakot\"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1)不论是否考虑海洋飞沫作用, 模式均能较好地模拟出台风\!Morakot\"的移动路径, 说明海洋飞沫对其移动路径影响不大; (2)引入海洋飞沫参数化后, 台风眼墙区域的切向风速、 径向风速、 垂直速度、 涡度、 云水混合比、 雨水混合比等物理量均增强, 表明飞沫对台风结构变化的影响明显; (3)海洋飞沫对台风\!Morakot\"演变的直接影响是在对流层低层, 低层风速明显增大, 大风速区的影响尤为显著; (4)飞沫的蒸发使台风范围内的潜热和感热通量明显增强, 尤其是潜热通量, 其大值区对应着台风中心附近的最大风速区。由于水汽和热量输送的增强, 使台风眼壁附近的云水量与雨水量增多, 因此降水强度明显增加。
  • 2010年我国天灾预测结果的回顾
  • 廖留峰;汤懋苍;高晓清
  • 2012 Vol. 31 (1): 144-149. 
  • 摘要 ( ) PDF (790KB) ( )
  • 2010年是我国的一个重灾年, 利用天灾(旱、 涝、 震)预测方法, 对2010年4月14日玉树强震、 西南地区2009-2010年秋\, 冬\, 春季连续大旱、 汛期长江中下游和青海省多雨、 2010年8月7日晚暴雨引发的舟曲泥石流等天灾的预测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洪涝、 干旱和强震等天灾均可与地球外核的对流活动(Benard对流)相联系, 外核对流上升体对壳幔层的顶托是地震形成的原因\.由于上升体中心与附近下沉体中心连线的中点是垂直速度的水平切变最强点, 很可能就是震中位置所在。两个对流上升体在其中点因共振而形成的“拍频”效应是暴雨形成的原因; 而强震后地壳复原(拉伸)效应则是干旱形成的原因\.为了与岩石圈中渗流体的“浅地下系统”相区别, 把这些活动统称为“深地下系统演变”。
  • 干旱区一次春季沙尘过程的大气气溶胶垂直分布结构及其特征
  • 张杰;唐从国
  • 2012 Vol. 31 (1): 156-166. 
  • 摘要 ( ) PDF (1322KB) ( )
  • 采用微脉冲激光雷达(Micro-Pulse Lidar, MPL)对干旱荒漠代表站张掖站上空一次春季沙尘暴过程的边界层和自由大气的气溶胶分布和大气环境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 气溶胶的垂直廓线可分为高、 中、 低3层, 高层气溶胶出现在5~9 km, 主要是通过上风方向的高海拔区域或低层气溶胶通过对流等过程突破边界层顶进入自由大气输送而来, 其分布高度在一天中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 中层气溶胶位于2.5~4.5 km, 其消光特性随高度的增加没有明显的变化, 具有垂直混合现象; 低层气溶胶在2.5 km以下, 其消光特性随着高度增加反而降低; 中、 低层气溶胶主要来源于外部源区或当地沙尘源区和沙壤土起沙。气溶胶垂直分布表现出3种形式: 在大气稳定条件下, 气溶胶随高度增加呈单峰型减小趋势; 不稳定条件下随高度增加指数型降低; 混合层中随高度增加而保持稳定。由于受边界层日变化的影响, 气溶胶分布的上界出现单峰型日变化特征, 具体表现为下午较高, 早晨较低。
  • 华南前汛期福建一次致洪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结构特征
  • 赖绍钧;何芬;陈海山;沈桐立;吴伟杰;吴毅伟
  • 2012 Vol. 31 (1): 167-175. 
  • 摘要 ( ) PDF (1320KB) ( )
  • 利用FY-2E卫星云顶亮温资料、 全国加密自动站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 对2010年6月19~20日华南前汛期福建一次特大暴雨过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演变及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 特大暴雨发生在稳定的环流背景下, 整个过程有4个主要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沿着低层切变线东移和发生\, 发展, 为强降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高层辐散和低层辐合促进了强降水区中的上升运动, 低层辐合的水汽在强上升过程中释放凝结潜热, 进一步促进了水汽的上升运动和低涡的发展, 是强降水发生的动力特征; 地面不稳定能量和西南暖湿气流在强上升运动作用下, 与中高层沿等θse线向低层侵入的干冷空气在对流层中层相遇并形成锋区, 是特大暴雨过程的热力特征; 湿位涡的诊断分析表明, 对流不稳定和条件性对称不稳定的发展促使强降水区附近的涡旋发展, 上升运动的加强, 对强降水的发生和持续起了重要作用。
  • 近60年西安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 王钊;彭艳;白爱娟;董妍;李星敏
  • 2012 Vol. 31 (1): 185-192. 
  • 摘要 ( ) PDF (924KB) ( )
  •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MODIS卫星C5气溶胶产品, 分析了近60年西安日照时数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影响因子。结果表明, 西安日照时数在1981-2001年之间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 以春、 夏季日照时数下降最为明显, 秋、 冬季次之。渭南、 华县的日照时数变化表明, 西安及其以东地区的日照时数存在区域性下降, 且3个城市的日照时数下降百分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华山(海拔2064.9 m)的日照时数在近几十年中并未出现明显的增加或减少趋势, 因此, 影响西安及其东部日照时数下降的原因很可能位于近地面2 km以下。通过分析气溶胶光学厚度、 总云量、 低云量和降水量的变化, 发现关中东部地区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高浓度的气溶胶并未导致西安、 渭南、 华县3个城市的总云量、 低云量和降水量的增加, 相反云量和降水量均呈现弱的区域性下降趋势。因此, 西安及其以东地区日照时数的区域性下降不是气溶胶的间接效应引起的, 很可能是在地形和盛行风向的共同作用下导致气溶胶在关中东部地区堆积而产生的直接辐射效应所致。
  • 新疆地区平均气温空间插值方法研究
  • 王智;师庆东;常顺利;吴友均;梁凤超
  • 2012 Vol. 31 (1): 201-208. 
  • 摘要 ( ) PDF (916KB) ( )
  • 基于1981—2008年新疆地区53个测站和甘肃青海邻近10个测站的多年月(年)平均气温进行探索性分析和试验性插值的基础上, 以“多元回归+残差内插+地形调节”和“海拔订正+零海拔插值+地形调节”两种混合性气温空间插值方法对该地区的多年月(年)平均气温进行了空间分布插值\, 交叉验证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单一的任何一种确定性函数或地统计方法都不能对新疆地区的气温进行较准确的插值, 缺乏对影响因子的考虑, 与实际情况相差较远; 两种混合性插值方法都可以得到较精确的气温空间插值结果, 空间分布一致, 精度都随月份有所差异, 对夏、 秋季的插值结果较冬、 春季的稳定、 精度高; 两种方法对夏、 秋季各月的插值结果并无显著差异, 而在冬、 春季后者的误差大于前者\.整体而言, “多元回归+残差内插+地形调节”的方法较“海拔订正+零海拔插值+地形调节”法更准确、 稳定, 但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应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选择。
  • 2010年福建一次早春强降雹超级单体风暴对比分析
  • 冯晋勤;俞小鼎;傅伟辉;曹长尧
  • 2012 Vol. 31 (1): 239-250. 
  • 摘要 ( ) PDF (1769KB) ( )
  • 利用探空、 地面资料以及建阳、 龙岩、 长乐三部新一代天气雷达资料, 对2010年3月5日福建中北部地区5 cm强降雹的两个超级单体风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干暖盖、 强垂直风切变、 中高层正涡度区及地面中尺度低压为超级单体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场。两个超级单体都是由多单体合并后发展起来的, 在成熟阶段以右移为主, 属长寿命右移风暴: 第一个超级单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地形作用和新单体的并入经历了3次加强过程, 低层出现明显的钩状回波、 中高层三体散射特征; 第二个超级单体经历了多单体风暴—超级单体风暴—多单体风暴3个阶段, 成熟阶段低层呈现出明显的倒“V”形回波特征, 中高层有明显向右伸展的云帖。两个超级单体风暴的中气旋都是由中层发展起来, 随着中气旋强度不断加强和厚度加大, 最强切变中心突降时出现冰雹、 大风强对流天气\.通过对第一个超级单体中气旋流场分析, 发现风暴前\, 后侧的下沉气流与低层入流形成了明显的辐合旋转作用, 下沉的干冷气流进一步推动低层的暖湿入流, 形成强烈的上升气流, 并在风暴顶形成强辐散, 使得风暴长时间维持。第二个超级单体在风暴减弱阶段, 风暴右侧出现中气旋分裂, 之后减弱\, 消失。产生强对流天气时, 中高层维持高反射率因子, 出现三体散射现象、 风暴顶强烈辐散以及较大的VIL密度等特征。
  • 超低仰角扫描改进雷达观测台风的探讨
  • 徐八林;刘黎平;吴昌叨;王改利;解莉燕
  • 2012 Vol. 31 (1): 251-257. 
  • 摘要 ( ) PDF (1024KB) ( )
  • 利用长乐雷达超低仰角探测资料, 对比分析了台风\!海棠\"和“蔷薇”的超低仰角和0.5°仰角PPI回波资料的差别\.结果表明, 在不受或尽量少受地物影响的情况下, 雷达合理选用超低仰角探测是可行的, 且在低层降水回波探测方面效果较0.5°仰角好, 特别在远距离探测能力方面有明显改进, 一般在距离>100 km后探测能力较0.5°仰角有明显优势\.雷达超低仰角反映出的台风云块的分布比较清晰, 雷达加入超低仰角探测对台风低层探测和预警有一定程度的改进\.降低0.12°后的超低仰角探测可提前台风预警时间和提早约2~6个体扫; 提高台风探测范围约1.09倍, 其他几次体扫的对比情况也反映出降低仰角, 0.31°仰角比0.48°仰角提高台风“蔷薇”探测范围约为2.1%~9.6%\.雷达超低仰角提高探测台风云体低层结构的同时, 更易受近距离海浪杂波的影响, 海浪杂波有时可能干扰对台风结构的判断, 应引起注意\.在选取多大的超低仰角时, 应兼顾二者关系\.
     
  • 一次强飑线云结构特征的卫星反演分析
  • 徐小红;余兴;朱延年;刘贵华;戴进;岳治国
  • 2012 Vol. 31 (1): 258-268. 
  • 摘要 ( ) PDF (1417KB) ( )
  • 利用NOAA卫星AVHRR资料, 对2006年4月28日山东一次春季强飑线过程进行了分析, 重点研究了卫星资料多光谱综合分析的强对流云微物理特征和卫星识别的对流强信号, 并与雷达、 FY-2C卫星观测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RGB合成图能清晰地显示云顶的结构\, 纹理\, 云砧\, 组成\, 高度及云厚等信息, 是一种很方便的分析工具。(2)多光谱综合分析归纳出卫星探测对流强信号: 云顶的对流结构和纹理突出, 有明显的云砧, 云顶以小粒子为主, 粒子有效半径Re随高度增长缓慢, 云团上部存在明显的Re随高度递减带, 云顶Re和-dRe/dT能定量指示对流的强弱。据此, 卫星识别出强中心A比实际降雹提前了近1 h, 比飑线发生提前了2.5 h, 比多普勒雷达监测提前了近2 h, 特别是识别出的强中心B比实际降雹提前了近4 h\.卫星探测为强对流天气的监测预报和预警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1982-2011年《高原气象》论文发表趋势---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结果
  • 宁宝英;宋敏红;申巧南;张静辉
  • 2012 Vol. 31 (1): 285-293. 
  • 摘要 ( ) PDF (1100KB) ( )
  • 《高原气象》作为国内集中体现高原气象、 大气科学及相关问题研究成果的载体, 至今已创刊30年。本文利用文献数据库提供的详细信息, 基于《高原气象》刊载论文的数量、 学科分类、 研究地域、 核心作者群、 研究热点、 被引用情况、 基金资助及期刊影响因子等指标的量化年际分布, 分析了该刊所关注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变化, 探讨了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组织机构分布、 核心作者和学科资助基金的主要构成。结果表明, 在30年中, 《高原气象》的论文发表数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 特别是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 这种增长趋势尤为明显; 相关研究机构具有明显的学科相关性, 西北地区较多; 青藏高原、 数值模拟和气候变化为该刊出现频次最高的3个关键词, 自1991年至今, 青藏高原和数值模拟基本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 说明二者是《高原气象》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引文分析表明, 《高原气象》刊载的论文被CSCD和SCI引用频次和期刊影响因子不断提高, 这进一步说明该刊的学科影响力在持续增强。另外, 由于新兴研究力量的兴起和研究者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需求, 导致该刊尚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 这对《高原气象》的持续发展和向国际推介提出了新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