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31卷 第2期 2012-04-28   

论文

  • 利用TRMM卫星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强对流天气特征分析
  • 李典;白爱娟;黄盛军
  • 2012 Vol. 31 (2): 304-311. 
  • 摘要 ( ) PDF (909KB) ( )
  • 利用热带测雨卫星TRMM(Tropical Rainfall Measure Mission)多种探测结果, 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 研究了发生在青藏高原地区的一次强对流天气特征, 综合分析了高原地区对流云特殊的水平\, 垂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 (1) 该强对流降水系统由几个孤立、 零散的块状降水云团组成, 以深厚弱对流降水为主, 微波亮温的低值区也呈孤立、 零散的块状分布, 并且整个对流系统的云顶高度一致偏高, 深厚强对流降水的雨谱主要集中在1~20 mm·h-1的范围内, 90%以上的深厚弱对流降水样本数和降水量都集中在0~5 mm·h-1范围内, 在垂直方向上呈被“挤压”状态。除云冰粒子集中在6~18 km高度外, 可降冰、 可降水和云水粒子都集中在低层8 km以下, 冰雹天气表现为可降冰粒子在低层含量偏高。(2) 高原地区强对流天气的特征与其他地方的不同, 表现为雨强较小, 比平原地区明显偏弱, 且对流云降雨样本在不同降雨率范围内分布不均匀, 降水云团雨顶高度也远低于平原地区的对流云, 地表降水率大值区与微波辐射亮温低值区呈不完全对称分布, 潜热释放呈单峰型。(3) 高原地区强对流系统发生时, 垂直上升运动在400 hPa达到最大, 水汽主要集中在400 hPa高度以下的范围内。
  • 卫星遥感结合气象资料计算的西北干旱区地面感热特征分析
  • 王慧;李栋梁
  • 2012 Vol. 31 (2): 312-321. 
  • 摘要 ( ) PDF (1200KB) ( )
  • 选取1981年7月-2006年12月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NOAA)系列卫星观测的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资料和Ch-INDV参数化关系式, 计算了我国西北干旱区84个测站历年各月的地表热力输送系数Ch值和地面感热通量序列, 得到如下主要结论: (1)西北干旱区地面感热通量实际计算值与ERA-40再分析感热资料相比, 两者在数值大小、 分布形势和年际变化趋势上均较一致, 感热实际计算值的空间分布更明显地突出了各气象站所在区域的局地特征。(2)西北干旱区地面感热输送呈单峰型年变化特征, 春、 夏季非常强, 秋、 冬季较弱; 大部分区域全年均为正值, 地表为感热源。(3)以97\^5°E为界, 西北干旱区东、 西部具有不同的年际变化趋势, 东部的地面感热四季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而西部秋、 冬季逐年略有增加, 春、 夏季逐年减弱明显, 气候倾向率分别为-1.15 W·m-2·(10 a)-1和-2.08 W·m-2·(10 a)-1。(4)西北干旱区地面感热输送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1980年代总体偏强, 1990年代总体偏弱, 2000年以来, 西北地区中部的感热输送偏弱, 东、 西部除个别测站外均偏强。(5)西北干旱区的感热变化并不只由地气温差的变化来决定, 它与地面风速和地表状况的变化也有较强的依赖关系。在冬季, 主要响应地气温差的变化, 春季地面风速和地气温差的影响作用同等重要, 夏季以地面风速的影响为主, 地气温差的影响次之, 秋季与夏季相反。另外, 夏季地表状况对感热的影响作用也不容忽视。
  • 不同土壤类型的热通量变化特征
  • 李亮;张宏;胡波;刘广仁;刘子锐;王跃思
  • 2012 Vol. 31 (2): 322-328. 
  • 摘要 ( ) PDF (900KB) ( )
  • 利用2004—2007年中国科学院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生态站实测土壤热通量、 辐射等资料, 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表层热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 以及不同土壤类型的热通量与总辐射、 净辐射的关系。结果表明, 由于导热率越大, 热量传输就越快; 热容量越小, 热量传输也越快, 造成土壤热通量的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 所以黄绵土和紫色土的表层热通量日较差最大(220~280 W·m-2), 高寒草甸土和水稻土最小(55 W·m-2); 季节变化中土壤表层热通量的年较差变化范围在12~28 W·m-2之间, 灰漠土最大, 为28 W·m-2, 热通量年较差从大到小依次为灰漠土、 黄绵土、 盐碱潮土、 红壤土、 紫色土、 沼泽土、 水稻土和高寒潮土, 高寒潮土最小, 为12 W·m-2。不同土壤类型的热通量与总辐射、 净辐射呈正相关关系, 但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热通量在12:00(地方时)所占净辐射的比例各不相同, 高寒草甸土最小, 约为8%; 黄绵土最大, 为38%, 多数土壤的热通量占净辐射的比例在15%~20%之间, 这充分表明不同土壤类型表层热通量的传输存在很大差异。
  • 黄河流域冬、 夏季水汽输送及收支特征
  • 李进;李栋梁;张杰
  • 2012 Vol. 31 (2): 342-350. 
  • 摘要 ( ) PDF (1242KB) ( )
  •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我国实测雨量资料, 对黄河流域1月和7月多年平均及旱、 涝年整层积分的水汽通量、 辐合(辐散)及各分区水汽收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1月黄河流域无明显的水汽输送, 而7月水汽沿西南、 东南及西北3条路径输送, 前两支气流在多年平均时主要影响黄河下游区。涝年时影响到黄河中、 下游区, 而上游区水汽流入较小; 旱年, 黄河中、 上游区均无明显的水汽输送, 只有下游的小范围地区受西南气流影响\.各区净水汽通量分别与其地面降水的时空演变相对应, 而经向净水汽通量是影响水汽收支变化及供给流域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 涝年的水汽净收支与各边界水汽流入明显大于旱年。1月, 西边界和北边界微弱的水汽输入远小于东边界和南边界的输出, 各区均为水汽净辐散, 不利于降水; 7月, 大量的水汽主要来自西边界和南边界, 涝年各区均为水汽盈余, 多年平均也以净辐合为主, 而旱年则以水汽亏损为主。
  • 近51年我国对流层顶高度的变化特征
  • 刘慧;韦志刚;魏红;李振朝;王超
  • 2012 Vol. 31 (2): 351-358. 
  • 摘要 ( ) PDF (984KB) ( )
  • 利用NCEP/NCAR的对流层顶气压多年月平均和逐月平均再分析资料, 运用EOF和REOF方法对近51年中国对流层顶高度的空间分布和时间演变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 中国地区热带对流层顶(第二对流层顶)和极地对流层顶(第一对流层顶)的边界线, 2月最南, 8月最北, 较高的热带对流层顶从2月开始, 逐渐北进, 8月到达最北界(44°N附近), 然后开始南退, 2月其北界处于最南端, 在29°~30°N附近; 我国29°~44°N之间的中纬度地区, 对流层顶高度的年变化幅度较大; 对流层顶高度场有三种主要的模态: 第一种为全区一致的偏高(偏低)型; 第二种为南高(低)北低(高)的南北相反分布型; 第三种为南北地区-中部地区相反分布型。对对流层顶高度场进行REOF分解可将中国地区分为6个气候分区, 即华南区、 新疆区、 东北区、 华北区、 长江流域区和青藏高原区, 各区对流层顶高度最大值一般都出现在夏季, 最小值出现在冬季, 只有华南区的最大值出现在春季, 最小值出现在夏季。中国地区对流层顶高度的年际变化和长期趋势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域性。
  • 北亚洲大陆冬季地表感热通量对我国江淮梅雨的影响
  • 陈圣劼;李栋梁;何金海
  • 2012 Vol. 31 (2): 359-369. 
  • 摘要 ( ) PDF (1698KB) ( )
  • 利用1979—2008年NCEPⅡ月平均地表感热通量再分析资料、 江苏省气象台整编的江淮出入梅日期和全国753个测站逐日降水资料, 分析了亚洲北部(60°~135°E, 32°~75°N, 简称北亚洲)大陆冬季地表感热通量对我国江淮梅雨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结果表明, 北亚洲大陆地表在冬季总体为感热冷源, 对大气起到强冷却作用。通过定义WSH指数来表征北亚洲大陆冬季地表感热冷源的强度, 该指数值越小, 冷源越强; 反之, 冷源越弱。当冬季北亚洲大陆地表感热冷源偏强时, 夏季梅雨锋北侧的冷空气强度大范围加强, 东北冷涡增强, 且冷空气向南输送增强; 7月高空副热带西风急流位置偏南, 南亚高压呈青藏高压型; 江淮流域上升运动增强, 且该流域上空高层变干\, 低层变湿, 大气层结的不稳定度增加, 对流活动增强, 有利于梅雨降水, 出梅偏晚。冬季地表感热冷源偏弱时, 情况则相反。因此, 冬季北亚洲大陆地表感热通量的异常对汛期江淮梅雨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北亚洲大陆; 冬季; 地表感热通量; 江淮梅雨; 东北冷涡
  • 冬季一次引发华北暴雪的低涡涡度分析
  • 张元春;孙建华;傅慎明
  • 2012 Vol. 31 (2): 387-399. 
  • 摘要 ( ) PDF (1779KB) ( )
  • 利用NCEP FNL 1°×1°再分析资料和WRF模式, 模拟了2010年1月2~3日我国华北地区的一次由涡旋造成的冬季降雪过程, 并采用位涡和涡度方程对引发暴雪的涡旋发展机制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降雪过程中, 对流层中层高空浅槽东移\, 加深及发展, 并引导低空和地面系统自西向东移动, 高空位涡的下传强迫加强了对流层中低层涡旋的发展。平均通量和涡旋区域的辐合、 辐散作用对涡旋涡度的增长贡献最大, 扰动通量和类倾斜项的作用较小。在中层涡旋成熟期, 环境场的风速小于中层涡旋的移动速度时, 环境场相对于涡旋区域为辐散, 涡旋涡度减小; 当环境场风速大于涡旋的移动速度时, 环境场相对于涡旋区域为辐合, 涡旋涡度增加。在涡旋衰减期, 向涡旋外输送的绝对涡度通量使得涡旋涡度逐渐减弱。这次过程中, 高空位涡强迫、 低空辐合和涡旋边界平均气流对扰动涡度的输送是涡旋发展的主要机制。
  • 近50年渭河流域秋雨的特征与成因分析
  • 薛春芳;董文杰;李青;王式功
  • 2012 Vol. 31 (2): 409-417. 
  • 摘要 ( ) PDF (1048KB) ( )
  • 利用渭河流域64个测站1960-2009年秋季(9~10月)的月降水量和≥0.1 mm逐日降水量资料以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 EOF\, Morlet小波分析\, SVD及相关分析方法系统地分析了渭河流域秋雨的变化趋势和分布特征, 着重研究了与此相关的欧亚地区秋季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化以及渭河流域秋雨与前期海温、 青藏高原积雪和大气环流特征量等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近50年渭河流域秋雨呈线性减少趋势, 其中中雨和暴雨减少趋势明显, 突变发生在1985年前后, 1960-1985年为偏多时段, 1986-2000年为偏少时段, 2001年以来又趋向偏多。渭河流域秋雨从南到北呈递减分布, 该流域内各站秋雨主要表现为一致的减少趋势, 其上游的漳县、 甘谷和北部的合水呈增加趋势。欧亚大陆秋季大气环流明显的年代际变化造成了渭河流域秋雨多寡模态的变化。欧洲西部高压脊、 西风带低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是造成渭河流域降水多寡的主要影响系统。根据渭河流域秋雨与大气内外部因子的关系, 初步建立了渭河流域秋雨预测的概念模型。
  • 全球变暖与亚洲夏季风北边缘带:CO2增倍的数值模拟
  • 汪佳伟;汤绪;陈葆德;彭玉萍
  • 2012 Vol. 31 (2): 418-427. 
  • 摘要 ( ) PDF (1431KB) ( )
  • 利用NCAR CAM3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包含CLM陆面模式)进行了20年(1998-2017年)CO2增倍的数值试验, 并通过计算海陆热力差异, 分析了环流形势、 雨带分布和云量特征等物理量, 研究了全球变暖对东亚夏季风北边缘带的影响。结果表明, CAM3大气环流模式能较好地描述东亚地区大尺度环流的季节变化特征, 当CO2含量成倍增长后, 将对亚洲经度范围内的夏季风北边缘的位置产生不同的影响, 具体表现为100°~123°E地区北边缘位置偏北明显, 100°E以西略偏北, 123°~132°E略偏北幅度很小, 132°E以东呈现出一定的偏北趋势。其原因可能是由于陆地增温有利于青藏高原低层气旋性环流的加强以及北半球纬向海陆热力差异的增加, 从而导致我国西南和东南方向向北的水汽输送明显增加。研究表明, 南北半球的海陆热力差异无明显变化, 南北半球间的相互作用与北半球夏季风增强无明显的联系, 两者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近100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变化的误差分析
  • 杜予罡;唐国利;王元
  • 2012 Vol. 31 (2): 456-462. 
  • 摘要 ( ) PDF (771KB) ( )
  • 误差问题是气候变化研究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利用全国616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资料对近100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变化中的4类误差及其造成的不确定性范围进行了定量计算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 20世纪60年代以前覆盖误差影响最大; 70年代开始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化影响导致的偏差误差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 从准确检测近100年中国区域气候变化信号的角度来看, 减少覆盖误差是减小早期不确定性的关键, 同时近年来城市化的影响也值得注意。综合来看, 近100年来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变化的误差及其所引起的不确定性随时间不断减小。比较分析表明, 近100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变化不确定性的主要变化特征与全球基本一致, 均为早期大、 后期小。因此, 无论是全球还是中国都应该注意由误差引起的不确定性影响, 特别是在早期。
  • 黔东南地区各季节极端干期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 顾欣;杨绍洪;黄大卫;潘平珍
  • 2012 Vol. 31 (2): 463-469. 
  • 摘要 ( ) PDF (949KB) ( )
  • 利用1961—2009年黔东南地区16个地面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 分别统计了四季最大连续无雨日数(日降水量<0.1 mm)的时间序列, 采用正交函数分解、 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 分析了各季节极端干期日数的空间结构和时间演变规律。结果表明, 黔东南地区各季节极端干期日数的时空分布存在较大差异, 极端干期日数最多出现在秋季, 最少是春季; 夏季黔东南北部的极端干期日数多, 春、 秋季南部多, 冬季南\, 北部多, 西部四季相对较少, 年内非均匀性特征显著\.在大尺度天气系统控制下, 四季极端干期日数事件的步调基本一致, 黔东南中东部发生异常的频次较高, 不同季节的天气系统对黔东南各区域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局地性和阶段性; 近49年中各季节出现极端干期日数典型多的年份比典型少的年份多; 进入21世纪以后, 春、 秋、 冬季极端干期日数均呈显著的增多趋势, 而夏季变化的特征不明显。
  • "2009.11"山西大暴雪天气过程诊断分析
  • 王正旺;姚彩霞;刘小卫;张建红
  • 2012 Vol. 31 (2): 477-486. 
  • 摘要 ( ) PDF (1722KB) ( )
  • 利用山西省109个测站的降雪资料\, FY-2C卫星云图和华北雷达拼图, 分析了2009年11月9~13日山西大暴雪天气过程的环流背景\, 中低空系统配置\, 物理量场中相对湿度、 散度及垂直速度沿112.5°E的空间垂直剖面\.结果表明, 此次暴雪天气以500 hPa南支槽与西风槽的相继影响为背景, 有利的中低层(700 hPa切变与急流、 850 hPa东风急流)系统配置为持续降雪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强降雪时段, 物理量场的空间垂直剖面呈现出相对湿度在200 hPa以下形成≥80%深厚的湿空气柱, 整个对流层为高层辐散\, 低层辐合的不稳定结构, 山西处于上升运动区, 最大负值中心(-36×10-3 hPa·s-1)位于400~500 hPa, 这种配置构成了强降雪产生的有利条件\.FY-2C云图的云团发展与华北雷达拼图的组合反射率因子的演变类似, 强降雪主要由3次大范围的中低云系和强回波东移影响所致。
  • 气候暖干化对西北四省(区)农业种植结构的影响及调整方案
  • 邓振镛;张强;赵红岩;王润元;史志娟;方建刚;李林;李艳春
  • 2012 Vol. 31 (2): 498-503. 
  • 摘要 ( ) PDF (786KB) ( )
  • 利用陕、 甘、 宁、 青四省(区)141个气象站1961-2008年的气象要素值计算和分析得出, 暖干化是西北四省(区)现代气候变化的基本特征。年平均气温表现为一致的增温趋势, 每10年增温0.27 ℃,  1996年是突变年。年降水量自1961年以来呈持续下降趋势, 1986年是转折年, 1987-2008年年平均降水量比1961-1986年平均减少20~40 mm。以黄河为界, 黄河以东降水量呈减少趋势, 每10年减少10~40 mm; 黄河以西呈增多趋势, 每10年增加10 mm左右, 减少的幅度明显高于增加的幅度。进入21世纪, 气候暖干化的势头有所减缓。在分析不同区域自然资源特点和气候暖干化及其对农作物影响特征的基础上, 运用系统规划理论, 采用气候生态相似原理, 提出了陕、 甘、 宁、 青四省(区)13个不同地域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为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进程, 使农业结构调整方案收到明显的生态、 社会和经济效益, 提出了四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 “6.3”区域致灾雷暴大风形成及维持原因分析
  • 王秀明;俞小鼎;周小刚;牛淑贞
  • 2012 Vol. 31 (2): 504-514. 
  • 摘要 ( ) PDF (1790KB) ( )
  • 利用商丘和郑州雷达资料, 结合地面加密观测等多种资料, 分析了2009年6月3日傍晚至次日凌晨, 河南商丘、 安徽和江苏北部出现的大范围致灾雷暴大风。本文分两个阶段从中尺度环境、 风暴结构、 风暴与环境相互作用、 雷暴间相互作用的角度对商丘风暴的发展、 维持及灾害性大风成因进行了深入探讨, 得到以下结论: (1)商丘雷暴大风环境类似美国暖季型Derecho环境; (2)商丘风暴由晋冀雷暴群下沉气流导致的出流阵风锋移动到水汽相对充沛处触发, 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迅速发展成具有较强的中层径向辐合超级单体风暴, 多个超级单体的强下沉气流合并产生了超级单体阶段的地面大风; (3)飑线发展、 维持的原因是飑线的自组织结构, 飑线与环境入流的相互作用既有利于强上升气流发展, 亦有利于强下沉气流发展, 干线及叠加在干线上扰动触发的新生回波带不断并入飑线北端; (4)根据径向速度增幅估计, 风暴强下沉气流辐散、 强冷池密度流和层状云部分降水粒子蒸发对弓形回波阶段地面灾害性大风的增幅作用几乎相当, 冷池合并是商丘极端雷暴大风产生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