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32卷 第1期 2013-02-28   

论文

  • 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的气温分布及其垂直梯度分析
  • 秦翔-;杨兴国;李健-;刘宇硕;孙维君;杜文涛;张明杰-;杨俊华;张雪艳
  • 2013 Vol. 32 (1): 1-8.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01
  • 摘要 ( ) PDF (990KB) ( )
  • 在资料比较稀少的珠穆朗玛峰北坡地区进行气象观测对于研究该地区的气候变化及其对冰川变化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不同海拔(5 207, 5 550, 5 792和5 955 m)的4个自动气象站和高空探测资料, 分析了珠穆朗玛峰北坡近地面和自由大气的温度分布状况及其梯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年平均日变化气温5 207 m站的升温速率最快, 5 550 m站次之, 5 792 m和5 955 m站最小, 4个站月平均最高(低)气温分别为5.7 ℃(-9.3 ℃)、 4 ℃(-6.5 ℃)、 1.4 ℃(-14.8 ℃)和1.3 ℃(-15.4 ℃); 气温递减率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最大(小)值出现在1月(3月), 其值约为1.07 ℃·(100 m)-1(0.12 ℃·(100 m)-1), 年(春、 夏、 秋季)平均日变化幅度白天大、 夜晚较小, 冬季全天比较平缓, 夏季在00:00-09:00(北京时)出现正值, 其他季节全天皆为负值; 自由大气的温度递减率值大部分都在0~1 ℃·(100 m)-1之间, 海拔5 200~6 000 m之间的平均温度递减率值为0.78 ℃·(100 m)-1。
  • 青藏高原东南缘大理地区近地层微气象特征及能量交换分析
  • 徐安伦;李建;;孙绩华;刘劲松;赵晓红
  • 2013 Vol. 32 (1): 9-22.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02
  • 摘要 ( ) PDF (1738KB) ( )
  • 利用2008年1月-2010年2月青藏高原东南缘大理站的长期观测资料, 初步分析了该地区近地层基本气象要素、 辐射通量和湍流通量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结果表明, 各参数均表现出显著的日循环结构和干、 湿季变化特征。近地层的风速、 气温和动量通量等均在早晨最小、 午后最大; 相对湿度、 地表温度等均是湿季高于干季。近地层2 m高度处的盛行风向, 白天以东东南风和东风为主, 夜间以静风和偏西风为主, 并且盛行风向转变与日出、 日落时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地表辐射四分量最高值出现在正午, 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除向上短波辐射通量干季大于湿季外, 其他辐射分量都是湿季大于干季。地表反照率表现出非对称的“U”形分布, 早晨最大\, 傍晚次之及中午最小。早晚地表反照率差异可能是由于露水、 东西两面山体不同程度遮挡以及云的影响造成的。感热、 潜热通量全年有相似的日变化过程, 变化幅度随季节变化, 但潜热通量明显大于感热通量, 表明地气热量交换中, 感热作用小, 潜热输送占主导地位。感热通量一天之中约在20:00出现最小值, 这主要是由于风速减弱和地气温差回升影响热量交换系数造成的。地面对大气的加热作用明显, 主要是以潜热方式加热大气; 地面全年均为大气热源, 白天表现为强热源, 夜间则表现为较弱的冷源。
  • 近30年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的时空变化特征
  • 卓嘎-;边巴次仁;杨秀海;罗布
  • 2013 Vol. 32 (1): 23-3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03
  • 摘要 ( ) PDF (1107KB) ( )
  • 利用1980—200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同期西藏地区34个气象站的月降水量资料, 分析了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降水转化率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 (1)该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具有从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的空间分布特征; 近30年大气可降水量呈逐渐减少趋势且年际变率相对较小, 还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差异, 即夏季大气可降水量最大、 冬季最小; 多、 少雨年大气可降水量的空间差异不显著, 说明西藏地区的空中水汽含量相对稳定, 有利于空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2)降水转化率在那曲中东部和西藏东南部最高\, 西藏西北部最低; 近30年西藏地区降水转化率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年际变率较大, 其季节变化与大气可降水量的变化规律一致; 降水转化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某年为多(少)雨年。(3)西藏地区大气可降水量和实际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接近, 但其时间变化趋势与同期降水量增加的趋势正好相反; 大气可降水量转化率与实际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降水转化率的升高(降低)对应着降水量的增多(减少)。
  • 高寒草原地区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适用性评估
  • 邱贵强-;李华;张宇;罗斯琼;王少影;尚伦宇
  • 2013 Vol. 32 (1): 46-5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06
  • 摘要 ( ) PDF (1178KB) ( )
  • 为了验证中尺度数值模式WRF中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青藏高原地区高寒草原均匀下垫面的适用性, 选取4种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 MYNN2.5、 ACM2和BouLac), 分别在青藏高原东部玛曲地区进行了高分辨率的数值模拟, 借助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若尔盖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研究站观测资料, 对典型晴天条件下近地层温度、 辐射收支、 地表能量以及边界层结构特征进行了相互比较分析, 评估了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模拟差异。结果表明, 对于近地层温度, 白天不同方案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差异不明显, 夜间MYNN2.5方案更偏离观测值, 而其余方案的模拟差异不大; 相对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过程更易受边界层参数化方案的影响; 对于地表热通量, 非局地闭合方案的模拟值相对湍流动能TKE闭合方案更接近观测值; 对于净辐射通量、 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 MYNN2.5方案的模拟要优于其他3种方案; 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均模拟出了白天超绝热层以及夜间逆温、 逆湿现象, 但不同方案对边界层结构的模拟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 仪器表面加热效应对临泽站开路涡动相关系统CO2通量的影响
  • 吉喜斌-;赵文智-;康尔泗;张智慧-;金博文-;赵丽雯-
  • 2013 Vol. 32 (1): 65-7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08
  • 摘要 ( ) PDF (1687KB) ( )
  • LI-7500分析仪仪器表面加热效应对开路式涡动相关系统CO2通量观测结果影响显著, 利用Burba校正方法对提高观测站CO2通量观测精度、 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量(NEE)估算、 全球CO2交换量估算和气候变化模拟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临泽站绿洲玉米农田的开路式涡动相关系统和小气候观测系统所获得的一年数据, 利用Burba校正方法分别对LI-7500分析仪光路中的感热通量、 大气潜热通量、 CO2通量以及NEE的季节变化过程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 LI-7500分析仪底部窗口和支杆部分热量交换是光路中感热通量校正量的主要贡献者, 平均分别为6.81 W·m-2和2.68 W·m-2, 其加热效应主要来源于太阳辐射和电子元件运行产生的热量; 加热效应对潜热通量影响最小, 平均校正量仅为0.24 W·m-2; Burba校正对CO2通量和NEE的季节变化影响显著, 其平均校正量分别为19.14 μg·CO2·m-2·s-1和313.21 mg·C·m-2·d-1, 而且气温越低加热效应对通量的影响越显著; 除生长季空气中水汽浓度显著高于非生长季而导致潜热校正量较大外, 生长季其他各通量的校正量明显小于非生长季, 生长季光路中感热、 周围大气潜热、 CO2通量和NEE日校正量分别为6.94 W·m-2、 0.33 W·m-2、 12.86 μg·CO2·m-2·s-1和161.58 mg ·C·m-2·d-1, 分别是非生长季的60\^4%, 220\^0%, 50.6%和37.4%。若未进行仪器表面加热效应的Burba校正, 在生长季和非生长季累计高估的绿洲玉米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量分别为25.85 g ·C·m-2和88.47 g ·C·m-2。
  • 敦煌致洪暴雨的广义湿位涡分析
  • 王伏村-;许东蓓;王宝鉴;付双喜;代德彬
  • 2013 Vol. 32 (1): 145-15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15
  • 摘要 ( ) PDF (1617KB) ( )
  • 利用高空、 地面定时观测资料、 区域站降水资料、 FY-2E红外云图和NCEP 1°×1°再分析资料, 对2011年6月15-16日甘肃敦煌、 阿克塞和肃北的一次历史罕见暴雨天气过程的影响系统、 水汽条件、 广义湿位涡及其倾向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这次暴雨是中高纬天气系统与低纬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暴雨水汽来源于700 hPa新疆东部偏西气流输送和600 hPa附近河西走廊西部偏东气流输送。广义湿位涡正异常主要集中在850~750 hPa广义位温线密集区, 这与实际大气水汽主要集中在低层是一致的,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暴雨期的水汽分布和水汽集中特征。800 hPa上广义湿位涡的正异常区基本与暴雨区一致, 与湿位涡相比, 广义湿位涡能更好地诊断出这次暴雨落区。广义湿位涡正异常大值区出现在绝对涡度异常大值区与大的相对湿度梯度相重叠的区域。单点广义湿位涡倾向异常值的负正、 正负转换及峰值变化与降水开始、 结束和雨强变化相一致。广义湿位涡除了可作为一个分析暴雨系统发生、 发展的动力变量外, 还可体现出暴雨时期高水汽集中的特点, 在暴雨分析中有一定的优势。
  • 中国短时强对流天气的若干环境参数特征分析
  • 樊李苗;俞小鼎
  • 2013 Vol. 32 (1): 156-16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16
  • 摘要 ( ) PDF (1166KB) ( )
  • 利用中国2005-2009年2 000多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雨量资料和2002-2011年部分探空站探空资料, 研究了中国短时强降水、 强冰雹、 雷暴大风以及混合型强对流天气的环境参数特征, 通过环境参数特征的对比分析, 将上述四种强对流天气加以区分, 并对所选取的探空数据和环境参数进行了分类和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 (1)通过T-logp图温湿曲线形态、 500~700 hPa和850~500 hPa温差、 0  ℃、 -20  ℃层和平衡层高度、 地面和1.5 km高度的露点温度、  1.5 km高度温度露点差、 对流有效位能和0~6 km垂直风切变等区分上述四种类型强对流天气的环境背景; (2)纯粹短时强降水天气(包括I、 II型)与强冰雹天气、 雷暴大风天气环境参数的区别比较显著, 前者与后两者相比主要表现在较小的700~500 hPa和850~500 hPa温差, 弱的垂直风切变, 较高的0  ℃层、 -20  ℃层和平衡层高度, 较大的地面和地面以上1.5 km处的露点温度, 其中短时强降水I型(占了纯粹短时强降水的大多数)以其整层较高的相对湿度与其他类型强对流的环境背景差异最为明显; (3)混合型强天气与强冰雹天气、 雷暴大风天气在T-logp图温湿曲线形态、 对流有效位能及0~6 km垂直风切变诸方面特征相似, 表现为对流层中层存在明显干层、 较大的对流有效位能和0~6 km垂直风切变, 但在相对较高的平衡层高度、 较高地面和地面以上1.5 km处露点温度及较小的850~500 hPa温差等方面与纯粹短时强降水更为接近。
  • 南方两次降雪过程的降水相态模拟研究
  • 刘建勇-;顾思南-;徐迪峰
  • 2013 Vol. 32 (1): 179-19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18
  • 摘要 ( ) PDF (1796KB) ( )
  • 利用常规地面观测资料\, NCEP GFS分析资料\, 卫星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和中尺度数值模式WRF, 通过对比分析寒潮型暴雪和冷暖空气对峙型(下称对峙型)雨雪两类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形势、 温湿廓线和对流层中低层风场特征, 发现温度平流的强度和高度层次是两类雨雪天气过程的最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低层风向可以用来判定冷空气的强度和爆发时间。从热量的收支来看, 温度垂直廓线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温度的水平平流和非绝热过程。逆温层的出现主要是温度水平平流项的贡献; 强降水期间, 非绝热加热与温度水平平流的增温效果相当。对峙型降雪的平流降温明显小于寒潮型降雪, 对峙型降雪的中低层更多的是暖平流。950 hPa混合降水凝结比可作为降水相态的预报因子, 混合降水凝结比接近100%, 雪混合比>0.2 g·kg-1, 地面降雪; 凝结比在95%~100%之间为降水类型过渡区, 结合非绝热降温幅度和地面温度, 可以用来判定过渡区的降水类型; 凝结比<90%, 地面温度在0 ℃以上, 类型为降雨。
  • 南疆西部一次罕见暴雨过程的成因分析
  • 张云惠;陈春艳;杨莲梅-;贾丽红;杨霞
  • 2013 Vol. 32 (1): 191-20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19
  • 摘要 ( ) PDF (1609KB) ( )
  •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 T639初始场资料、 NECP 1°×1°再分析资料、 FY-2静止卫星和天气雷达资料, 分析了2010年9月16-20日南疆西部一次罕见的暴雨过程。结果表明, 暴雨发生在南亚高压双体型(高压中心分别位于伊朗高原和青藏高原东部)及中亚低槽向南的切涡有利大尺度环流背景下, 高、 中及低空三支急流的有利配置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 中小尺度辐合与对流是暴雨发生的直接始作俑者。这次暴雨过程的水汽来源有3部分: 较深厚的中亚低涡西南气流所携带的水汽, 中低层哈密南部至南疆盆地偏东气流的水汽集聚与辐合和中高层中亚南部偏南风所携带的暖湿气流接力输送。其中, 85%的水汽输送来自偏东和偏南气流。强对流发生在暖区一侧, 暴雨落区位于TBB最大梯度区并与云迹风的高层辐散相对应。3个时段的强降水均由混合性降水回波造成。其中, 有中小尺度回波发展, 但移动路径和强回波中心的位置有所不同。
  • 一次致灾大暴雪的多尺度系统配置及落区分析
  • 赵俊荣;杨雪;蔺喜禄;张云惠;郭金强
  • 2013 Vol. 32 (1): 201-21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20
  • 摘要 ( ) PDF (1618KB) ( )
  •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T639 0场预报资料\, FY—2C卫星资料和Doppler雷达产品, 详细分析了2010年2月23日发生在新疆天山北坡中部致灾大暴雪的多尺度系统和物理量场配置以及发生时间和落区。结果表明, 南北支短波槽的合并、 加强使得冷暖空气强烈交汇是造成大暴雪的主要环流背景, 低空急流、 辐合线和切变线是大暴雪的主要触发机制, 低空急流输送的大量水汽和高低空急流的有利配合有助于低层上升运动加强, 为暴雪强度的增强提供了有利条件。大暴雪发生在南北支短波槽交汇处、 高空急流入口区右后方辐散区、 低空西南暖湿急流出口区左侧辐合区、 辐合线前部、 切变线南侧以及地面冷锋附近的重叠区域内。大暴雪期间中高层辐散大于中低层辐合, 上升运动强盛且深厚, 水汽辐合强烈、 湿层深厚。中—α和中-β尺度冷云团是造成大暴雪的主要系统, 降雪强度、 范围和持续时间与冷云团强度、 面积及其生命史呈正相关, 大暴雪发生在冷云团内部局地增强及强中心维持阶段, 并位于TBB≤-65 ℃的中—α尺度和TBB≤-70 ℃的中-β尺度冷云团边缘的TBB梯度最大处。强降雪时段雷达回波呈带状分布, 回波移动方向与带状长轴方向一致, 使得降雪时间较长; 回波强度演变、 强中心范围与降雪量分布及强降雪中心范围基本一致, 强降雪中心的回波强度达35~40 dBz, 回波强度梯度大, “S”形速度场曲率大, 垂直累积液态水含量有短时的跃增过程回波演变具有短时弱对流特征。
  • 2011年浙江梅汛期前后旱涝急转形势及梅雨锋结构特征分析
  • 张建海;曹艳艳;陈柯辰
  • 2013 Vol. 32 (1): 221-233.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22
  • 摘要 ( ) PDF (2204KB) ( )
  • 2011年浙江省出现了自1999年以来最典型、 最强的梅雨降水集中期, 连续4次强降水过程造成旱涝急转。本文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对2011年浙江梅汛期前后大尺度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并与历史同期进行了对比, 同时又对4次强降水过程的梅雨锋结构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1)中高纬环流急转前后都具有很大的经向度, 但由急转前的“三槽三脊”转变为“两槽一脊”, 梅汛期为单阻形势, 贝加尔湖阻塞高压前的西北气流为梅雨提供了冷空气条件。梅汛期印缅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较急转前明显加深\, 加强, 偏强的印缅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有利于在副热带高压西北侧建立持久\, 稳定的水汽通道, 西南气流与偏东气流在浙江构成准纬向切变, 使得大量暖湿气流辐合上升, 青藏高压北侧的偏北大风造成高层强烈辐散, 这都为暴雨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和水汽条件。(2)暴雨主要出现在梅雨锋前沿, 梅雨锋区的上升运动与南北两支下沉气流相配合, 北支携带冷空气向梅雨锋输送, 南支与梅雨锋区上升气流构成经向垂直反环流, 加强了锋区的上升运动。(3)4次暴雨过程梅雨锋都为相当位温密集带, 在对流层低层垂直方向上近似直立分布。由于受冷空气影响, 第一、 三、 四次过程梅雨锋区具有较明显的温度梯度, 低层锋区向北倾斜; 相反, 没有冷空气的作用, 第二次过程锋区无温度梯度, 梅雨锋向南倾斜。
  • 近10年关中盆地MODIS气溶胶的时空变化特征
  • 王钊;彭艳;车慧正;白爱娟
  • 2013 Vol. 32 (1): 234-242.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23
  • 摘要 ( ) PDF (1195KB) ( )
  • 利用太阳光度计CE-318对MODIS C5产品在西安地区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 C5产品与太阳光度计CE-318反演的气溶胶光学厚度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关系数为0.91, 误差在预期范围内的样本占总数的74.5%, 满足NASA设计要求, 反演数值可用于区域气候变化和大气污染研究。 同时利用2000—2010年MODIS C5气溶胶产品, 分析了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小颗粒气溶胶对总光学厚度贡献的多年变化特征, 得到: (1)沙尘粒子和人类活动产生的细粒子是关中盆地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气溶胶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 在特殊地形和盛行风向影响下, 气溶胶粒子在边界层的水平扩散中受到抑制, 并在其东部出现堆积, 气溶胶光学厚度分布呈现出东高西低的趋势, 高值中心主要分布在西安和渭南南部, 是沙尘气溶胶和人类活动产生细粒子气溶胶的共同作用; 关中西部多年处在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低值区, 是由人类活动和工业排放产生的细粒子气溶胶所致。(2)关中不同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存在差异, 其西部地区近10年呈波动下降趋势, 中部和东部则呈波动增加趋势。(3)关中地区自西向东气溶胶光学厚度贡献中粗粒子的比重逐渐加大, 近10年关中地区细粒子气溶胶污染有逐年加重的态势, 其中中东部城市较为显著。
  • 2010年3月5日闽北经典超级单体风暴天气过程分析
  • 吴木贵;张信华;傅伟辉;赖荣钦;冯晋勤
  • 2013 Vol. 32 (1): 250-26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25
  • 摘要 ( ) PDF (3053KB) ( )
  • 2010年3月5日16:20(北京时, 下同)-19:50发生在闽北的强对流天气主要由中尺度对流回波群中的3个局地强风暴引起的, 其中最强的单体是一典型的经典超级单体风暴, 它在沿途220 km产生了强降雹。本文利用建阳多普勒天气雷达(CINRAD/SA)资料和常规高空地面观测资料, 分析了该单体的演变特征和环境条件。结果表明: (1)经典超级单体出现在具有地形锢囚特征的地面中低压内, 该低压则处于高空槽前、 西南中空急流下方、 850 hPa锋区切变南侧以及低空急流前方; 该单体在地面中低压西部冷锋上生成后沿着地面辐合线移动并穿过低压中心, 到达低压东部的静止锋冷区后减弱, 生命史为4 h 52 min, 并始终维持相对的孤立状态, 平均移速为75 km·h-1, 属于高质心对流系统。(2)成熟阶段(15:57-18:47), 该单体维持中等强度以上的中气旋及相关的有界弱回波区 (BWER)、 低层钩状回波等经典超级单体特征, 并出现了3次高峰, 相应的中气旋在高峰期均有增强并向地面伸展。其中, 在第二次高峰期出现了垂悬回波下降和钩状回波更新以及BWER消失现象, 这一期间出现的龙卷涡旋特征进一步表明产生龙卷的可能性很大; 在第三次高峰期也出现了类似演变特征, 但更为典型的是中气旋最终发生了锢囚, 形成长达30 min的涡旋状回波。此外, 在第一和第二次高峰期风暴左前方多次出现了阵风锋回波, 而右后侧却未出现此现象, 这也是一种有利于风暴维持的特征。(3)主要的风暴尺度环境特征是中等大小的对流有效位能\, 大的深层垂直风切变(0~6 km风切变是39 m·s-1)、  强的相对风暴入流(17 m·s-1, 0~2 km)和高的相对风暴螺旋度(418 m2·s-2, 0~2 km); 与典型的经典超级单体风暴环境不同的是: 风随高度顺转(90°, 300 hPa以下)不仅表现在低层还表现在中上层(25°, 500~300 hPa)。最后对风暴成熟阶段的3次高峰机理进行了讨论。
  • 云南一次秋季雷暴过程的闪电特征及形成条件分析
  • 张腾飞;张杰;尹丽云
  • 2013 Vol. 32 (1): 268-27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26
  • 摘要 ( ) PDF (1508KB) ( )
  • 利用NCEP/NCAR资料、 雷达回波、 卫星云图和闪电定位系统等新一代探测资料对2010年9月21-23日的云南雷暴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西移的热带低压“凡亚比”为这次雷暴云团发展提供了热带偏东风辐合及低层暖(300~302 K)、 中层湿(相对湿度≥80%)等有利环流背景条件。中尺度雷暴云团负闪电占主导地位, 发展阶段云顶亮温下降, 均为负闪电, 负闪电频数高达1 245次·(30 min)-1; 从成熟阶段到消散阶段, 云顶亮温逐渐上升, 负闪电逐渐减少, 有少量的正闪电出现并逐渐增加\.另外, 雷暴云团结构和闪电空间分布不均匀, 具有前部为主对流区而后部为云砧或高云的结构特征, 云顶亮温前部较后部低且梯度大\.密集负闪电主要出现在云顶亮温≤-60 ℃附近和前部大的云顶亮温梯度区, 稀疏正闪电分散在密集负闪电后部和云团中部\.多普勒天气雷达显示, 雷暴云团前部云区表现为具有不均匀结构的中尺度带状回波, 后部云区属于无回波区; 密集负闪电主要出现在带状回波上强度≥40 dBz和顶高≥10 km的强回波区内及中尺度不均匀风场附近, 且回波强度越强、 顶高越高, 负闪电越密集; 发展后期稀疏的正闪电分散在强回波的后部边缘或者后部弱的对流回波和层状云回波上。
  • 陕西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的中尺度及雷达观测分析
  • 潘留杰;张宏芳;王楠;周毓荃;侯建忠;张健宏
  • 2013 Vol. 32 (1): 278-289.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27
  • 摘要 ( ) PDF (1861KB) ( )
  • 利用中尺度天气图分析方法, 结合雷达资料分析了2010年9月1日发生在陕西中部的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结果表明: (1)在弱天气尺度系统影响下, 天气尺度分析不足以判断强天气发生的潜势条件; (2)探空资料的中尺度及其综合图分析能够清楚地反映冷暖平流、 干线、 湿舌、 显著流线及切变线的位置, 是强对流天气分析的有效手段; (3)08:00地面温度、 露点温度能较好地指示关中以北黄土高原上强对流发生的潜势条件, 通过14:00地面资料加密分析, 能清楚地看出地面冷锋的位置及冷暖、 干湿空气的交汇区域, 有利于确定强对流发生区域。(4)新生对流云主要位于地面干线附近, 下垫面对对流云初生也有较大的影响。尽管陕西西南部有较多的新生对流云, 但云顶延展高度较低, 产生闪电、 雷暴和冰雹等天气的几率较小。(5)对流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强天气指示回波对预警有重要的作用, 此次冰雹天气发展过程中形成明显的“V”形缺口、 回波穹窿及上冲云顶, 中层与下层强回波中心的水平位移超过1 km, 45 dBz强回波延伸高度超过7 km, 这些指标对强对流天气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 渤海大风特点以及海陆风力差异研究
  • 李燕;程航;吴杞平
  • 2013 Vol. 32 (1): 298-304.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29
  • 摘要 ( ) PDF (656KB) ( )
  • 利用2009年7月至今渤海浮标站观测资料, 分析了渤海大风的特点。结果表明, 2009年出现大风、 强风57天, 2010年为101天, 2011年为38天。11月大风、 强风日数最多, 1月次之; 夏季大风、 强风日数较少。从风向来看, 北风、 东北风的大风、 强风日数最多。浮标站与沿海两站风场的对比表明, 大风日, 东北、 东风瓦房店站的最大风速更接近浮标站, 其他风向旅顺站接近浮标站; 强风日, 8个风向都是旅顺站相对接近浮标站。从风速差最大值来看, 沿海站比浮标站小2~4级。大风日与强风日的对比表明, 大风日沿海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对极大风速而言, 沿海站与浮标站的风速相差较小, 旅顺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不同的大风过程由于影响系统不同, 海陆风向风力会有很大的不同。但无论什么系统造成的大风, 最大风速海陆差异都比极大风速海陆差异明显, 最大风速海陆差异最小1级, 最大5级, 而极大风速只差1级左右。当北路、 西路冷空气造成大风时, 瓦房店站的风速更接近浮标站, 最大风速小1~2级, 极大风速小1级; 当地面低压(包括热带气旋)造成南大风时, 3个测站差别不大, 最大风速小1级, 极大风速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