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32卷 第3期 2013-06-28   

论文

  • 亚洲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对云南主汛期降水的影响Ⅰ: 云南主汛期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传播过程
  • 李汀;琚建华
  • 2013 Vol. 32 (3): 61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60
  • 摘要 ( ) PDF (1176KB) ( )
  • 利用云南省124个气象观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 OLR再分析资料, 分析了云南主汛期(6-8月)季节内振荡(ISO)的活动特征及其传播的年际差异, 并着重分析了云南主汛期ISO活跃年热带印度洋ISO向云南传播的两条路径和两个亚洲季风系统ISO分别对云南主汛期ISO的影响。云南主汛期平均降水量与区域平均OLR呈显著负相关, 用低频(30~60天)OLR表征云南夏季风ISO, 其强度具有明显的年际差异。在云南主汛期ISO活跃年, ISO主要来自于两条传播路径: 一条是从副热带西太平洋或中国东南部的三次西传, 强度较大, 分别造成云南主汛期内3次低频对流显著活跃期; 另一条是从热带印度洋沿孟加拉湾西岸的西南-东北向传播, 到达云南时加剧了云南主汛期的低频对流。在云南主汛期ISO不活跃年, 主汛期仅有两次弱的低频对流, 主要来自于副热带两次弱的纬向低频OLR传播, 第一次是从副热带西太平洋的西传, 第二次是从阿拉伯海北部的东传。在云南主汛期ISO活跃年, 热带印度洋低频对流一方面沿孟加拉湾西岸向西南-东北方向传播, 激发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继续向云南传播; 另一方面东传到南海以南的热带洋面并向南海北传, 激发了南海夏季风ISO北传到副热带中国东部地区, 再向云南西传, 越过云南后与从东北方向传来的低频对流在孟加拉湾以北地区交汇, 完成了一个经纬向接力传播的周期。因此, 正是热带印度洋ISO通过两条路径对南海夏季风ISO和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的激发, 使得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这两个亚洲季风系统共同作用于云南主汛期ISO。
  • 亚洲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对云南主汛期降水的影响Ⅱ: 云南主汛期季节内振荡活动过程及其对MJO活动的响应
  • 李汀;琚建华
  • 2013 Vol. 32 (3): 626.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61
  • 摘要 ( ) PDF (984KB) ( )
  • 利用NCEP OLR、 风场再分析资料和日本APHRO_MA_V1003R1降水资料, 针对云南主汛期季节内振荡(ISO)活跃年分析了对应低频对流场、 环流场和降水的异常特征, 以及热带印度洋大尺度振荡MJO分别激发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和南海热带季风ISO, 从而对云南主汛期ISO和降水产生的影响。在云南主汛期ISO活跃年, 低频对流场和环流场在云南ISO波动的1~3位相和4~6位相呈反位相特征, 这主要由热带印度洋低频对流东传、 北传和副热带西太平洋低频对流西传造成的。热带印度洋的低频对流在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沿孟加拉湾西岸向西南—东北方向传播, 激发了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活跃并继续向云南传播; 另一方面沿孟加拉湾以南继续东传到南海, 激发了南海热带季风ISO活跃并北传到副热带中国东部地区, 再沿副热带西传至云南, 越过云南后与沿孟加拉湾西岸从东北方向传来的低频对流在孟加拉湾以北地区交汇, 完成了一个经纬向接力传播的周期。云南主汛期降水在1~3位相由于副热带低频对流西传和孟加拉湾低频对流东北向传播而处于正距平(第2位相降水最多); 在4~6位相, 由于副热带低频对流抑制区西传和孟加拉湾低频对流抑制区东北向传播而降水减少(第5位相降水最少), 云南主汛期降水与当地低频对流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当热带印度洋MJO较强时, 4-7月以两条路径向云南的三次传播增强和提前, 使得云南主汛期ISO活动也加强, 对应产生三次低频对流活跃期, 这种MJO由热带印度洋向云南的传播需要30~40天的时间。因此, 正是热带印度洋MJO分别对孟加拉湾西南季风ISO和南海热带季风ISO的激发, 使得东亚夏季风和南亚夏季风这两个亚洲夏季风系统共同作用于云南主汛期ISO, 影响当地降水。
  •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气候变化特征与GLDAS适用性分析
  • 王婉昭-;高艳红;许建伟-
  • 2013 Vol. 32 (3): 63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054
  • 摘要 ( ) PDF (1312KB) ( )
  •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的水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十分敏感。基于观测资料驱动的全球陆面数据同化系统(GLADS)能为区域尺度水循环变化研究提供更全面的数据。利用GLADS数据, 首先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进行气候区划分, 分析了各气候区内气温和降水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 然后检验了GLDAS数据在青藏高原地区的适用性; 最后探讨了模拟期间地表水循环关键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区域水资源分配格局。结果表明, 各气候区在2000-2007年比1979-1994年平均气温上升了0.65~0.97 ℃, 增幅明显提高。不同区域降水量变化各异, 干旱区和半干旱区2000-2007年比1979-1994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别升高了14 mm和25 mm。1979-1994年间GLDAS气温、 降水数据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适用性较高; 极端干旱区气温数据与中国地面气温格点数据之间的均方根误差仅为0.41 ℃; 在各气候区GLDAS数据与APHRODITE平均降水差值均小于0.18 mm·d-1, 但2000-2007年数据质量有待提高。研究时段内研究区域水循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径流量、 蒸发量呈增长趋势的区域明显扩大, 且幅度大幅上升, 但变化量级存在不确定性。新疆大部分地区水循环变化特征表现为暖干向暖湿转变。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干旱区自2000年以来水循环有所加强, 降水仍主要用于蒸发, 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大多小于0.2。
  • 基于GRAPES-MESO模式的非静力三维变分同化方案性能分析
  • 王叶红;赖安伟;林春泽;王明欢
  • 2013 Vol. 32 (3): 689-706.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65
  • 摘要 ( ) PDF (2463KB) ( )
  •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中尺度业务模式GRAPES-MESO V3.0, 以2009年6—8月为例, 用T213模式12 h预报场为大尺度模式背景场, 进行了非静力GRAPES-3DVAR系统同化(3DVAR试验)与不同化(CNTL试验)探空资料的两组数值试验, 并对降水、 高度、 温度、 风场和相对湿度场进行了统计检验和典型个例分析, 探讨了非静力三维变分同化系统的性能。结果表明: (1)除700 hPa相对湿度场外, 3DVAR试验850, 700和500 hPa初始温、 压、 湿和风场均方根误差均比CNTL试验有所增加, 其中3DVAR试验对500 hPa初始温、 压和风场的负贡献最为显著。随着预报时间延长, 3DVAR试验对500 hPa风场预报的负贡献较为明显; (2)对整个模式积分区域平均状况而言, 3DVAR试验对模式0~24 h和12~36 h降水预报中大多数降水量级的TS评分都小于CNTL试验; (3)CNTL试验对小雨、 中雨的预报范围比较适中, 对大雨、 暴雨及大暴雨的预报范围均小于实况, 且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 预报范围较实况偏小的程度加剧; 3DVAR试验则对各量级降水范围预报偏小的程度均大于CNTL试验, 特别是中雨以上强度的降水; (4)CNTL试验较3DVAR试验能更好地模拟雨带的分布、 演变特征和降水强度的变化; (5)CNTL试验较好地再现了长江中下游、 华南、 华北、 东北、 西南地区东部和华东平均降水率的逐日演变及峰值、 谷值模拟, 但强度普遍偏弱;  3DVAR试验模拟的各区域日平均降水率的演变趋势与CNTL试验类似, 但强度弱于CNTL试验, 因而其与实况的差异进一步加大; (6)两个试验与观测均有较好的一致性, CNTL试验的一致性略好于3DVAR试验; 对<1.5 mm·d-1的降水, 两个试验都倾向于过多地预报了降水量; 对>1.5 mm·d-1的降水, 两个试验预报的都偏弱; 对1.5 mm·d-1以下的降水, 两个试验的预报水平相当; 对1.5 mm·d-1以上的降水, CNTL试验的预报优于3DVAR试验; (7)对2009年6—8月逐日降水预报结果进行了考察, 整体而言, CNTL试验能较好地预报出逐日雨带的位置, 强度也与实况基本接近, 对西风带低槽、 台风、 低涡、 切变线和局地降水都有较好的表现。3DVAR试验对逐日雨带的预报大致与CNTL试验类似, 但预报的降水强度普遍弱于CNTL试验。
  • 一次台风远距离作用下的西南低涡大暴雨个例分析
  • 李强;刘德;王中;廖峻;翟丹华
  • 2013 Vol. 32 (3): 718-72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67
  • 摘要 ( ) PDF (1638KB) ( )
  • 利用2009年8月2—5日发生在川渝地区一次远距离台风暴雨的实况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 研究了远距离台风作用下的水汽和温湿能输送特征; 利用25点平滑算子方法研究了台风“天鹅”对此次暴雨影响系统——西南低涡作用下的中尺度特征\.结果表明, 此次大暴雨过程是在有利的环流背景下发生的, 东移的高空槽耦合了西南低涡, 远距离的台风“天鹅”使得西南低涡在川渝地区长时间维持, 台风“天鹅”倒槽对低涡系统暖湿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在台风倒槽偏东气流驱动下, 其携带的水汽和能量与西南低空急流输送的暖湿水汽汇合, 构建了输送到低值系统附近的水汽和能量通道, 增强了强降水区水汽和能量积聚效应, 这种积聚效应促使低涡系统物理结构的维持; 在台风倒槽顶部偏东气流动力作用下, 促使低涡系统中低层正涡度增强, 进一步促使垂直涡度增长, 对低涡系统动力结构维持起到积极作用, 进而促使低涡系统长时间维持, 最终导致长时间强降水的发生。
  • 2010年长江中游梅雨期β中尺度系统环境特征的分析
  • 王晓芳;汪小康;徐桂荣
  • 2013 Vol. 32 (3): 750-761.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70.
  • 摘要 ( ) PDF (2091KB) ( )
  • 利用常规观测、 地面和高空加密、 红外卫星TBB、 多普勒雷达反射率和NCEP再分析等资料, 对2010年7月8-14日长江中游地区持续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副热带高压脊线稳定地维持在23°-24°N之间, 500 hPa贝加尔湖西部大槽不断有小波动向中纬度地区东传, 冷暖气流在长江中游地区交汇和青藏高原东侧东传的低值系统为暴雨的发生和持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梅雨期南风活动呈现出明显的日变化, 使得降水也有周期性和日变化特征。梅雨期间有多个中尺度对流系统MCSs活动, 对应地面风场有中尺度辐合线、 中尺度涡旋环流及气流汇合中心的辐合区。强降水发生前, 大气层结表现为位势不稳定, 为降水的发生积累不稳定能量; 临近强降水发生时, 大气层结表现为深厚的湿中性层结; 在降水即将结束时, 大气层结转为弱稳定, 空气柱水汽减少\, 变干, 暴雨期间大气层结的结构特征对暴雨业务预报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持续性暴雨过程中对流层有明显的锋区, 锋前上升运动有利于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 发展; 锋区附近的锋生作用与强降水密切相关, 锋生函数计算结果表明, 水平形变对锋生作用的贡献最大。
  • 近50年华北区8月降水异常的时空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 翟颖佳-;李耀辉;施春华
  • 2013 Vol. 32 (3): 787-79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73
  • 摘要 ( ) PDF (1581KB) ( )
  • 利用1958-2007年8月华北53个气象站降水实测资料和NCEP/NCAR同期月平均再分析资料, 采用EOF和REOF分析以及曼-肯德尔法等统计方法, 分析了近50年华北区8月气候异常的空间分布特征和降水演变趋势, 并对多、 少雨年500 hPa平均位势高度场、 850 hPa矢量风及水汽通量场等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 (1)华北区8月降水的EOF分析前3个特征向量场较好地反映了降水异常的空间分布, 分别为整体一致、 南北相反和东西相反的空间结构; REOF旋转后的前6个空间模态表明了华北区8月降水异常的次区域分布特征。从时间变化趋势来看, 华北区8月降水呈现递减趋势, 1986年是降水由多雨期向少雨期转折的年份; 近10年华北区8月降水较20世纪50年代减少近三分之一; 各次区域近50年降水趋势不一致, 华北南部变化不明显, 东南区有增湿趋势, 西北区和东北区干旱化趋势最为明显, 对整个华北8月干旱化有主要贡献。(2)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华北区8月降水有密切关系。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强且位置偏西、 偏北时, 有利于我国中高纬500 hPa形成“西低东高”环流型, 同时对流层低层偏南气流强烈发展, 将大量水汽向北输送, 造成华北区降水偏多;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弱、 位置偏东时, 华北区降水偏少。(3)华北区干旱化趋势主要源于1986年前后500 hPa环流的明显调整和维持。
  • 广西一次特大暴雨的MCC演变过程及结构特征分析
  • 黎惠金;李向红;黄芳;李江南;覃昌柳
  • 2013 Vol. 32 (3): 806-817.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74
  • 摘要 ( ) PDF (2144KB) ( )
  • 利用Micaps、 NCEP再分析资料、 FY—2C卫星和多普勒雷达等资料, 对2010年6月初广西一次特大暴雨过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1) 850 hPa低涡切变、 500 hPa高原槽和地面静止锋是此次强降雨的主要影响系统。较强的能量锋区、 中低层明显的对流不稳定层结及高层下伸呈漏斗状分布的θse和明显的湿度锋是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有利天气模型, 而高对流有效位能、 较低的自由对流高度、 较大的低层湿度和垂直风切变, 有利于强降水超级单体的发生、 发展。(2) 贵州西部-河池向东南方向移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MCS)云团与桂东南西北上的MCS云团在桂中合并后发展为中尺度对流复合体(MCC), 该MCC在桂中长时间停滞后缓慢东移、 南压是此次过程的主要云图特征。(3) 雷达回波显示, 此次过程期间广西中西部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积层混合型降雨回波, 其入流区呈西北—东南向的强回波带上有多个强对流风暴发展, 强回波带前期长时间稳定少变及后期缓慢偏东移造成的\!列车效应\", 是广西中西部地区出现大范围暴雨—特大暴雨和强雷电天气的重要原因。位于来宾市强降水超级单体风暴属于低质心对流系统, 在发展阶段, 风暴呈超级单体回波钩状结构, 并包含着一个与低层弱回波相联系的前侧“V”形缺口, 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出现弱中气旋; 在强盛阶段, 风暴呈波状, 反射率因子由低往高向低层入流倾斜, 其右前侧和左后侧分别存在“V”形缺口, 低层入流位于风暴前侧的“V”形缺口上, 相应的径向速度图上是一个中等强度、 发展成熟的中气旋, 后侧有较强的下沉后侧入流。
  • 陆面模式SSiB耦合TOPMODEL对流域水文模拟影响的数值试验
  • 刘惠民;邓慧平;孙菽芬;肖燕
  • 2013 Vol. 32 (3): 829-838.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76
  • 摘要 ( ) PDF (1105KB) ( )
  • 为了检验陆面模式SSiB耦合TOPMODEL模型对流域水量平衡模拟结果的影响, 用原始SSiB与TOPMODEL按饱和区和非饱和区两种方案耦合的耦合模型(下称SSiBT)进行长江下游青弋江流域水文的数值试验, 通过耦合模型与原始SSiB模式模拟结果的比较, 并利用流域实测逐日流量和水量平衡资料, 揭示了流域水文模拟结果对SSiB耦合TOPMODEL的响应和原因。结果表明: (1)与原始SSiB的模拟结果相比, SSiBT增加了土壤湿度的模拟结果和各层土壤湿度之间的差异, 流域蒸散发增加而总径流减小。(2)原始SSiB不能准确地将径流在地表径流和基流之间分配, 对于较小的土壤饱和导水率, 原始SSiB产生过多的地表径流和洪峰流量; 对于较大的土壤饱和导水率又产生过多的基流和明显偏小的洪峰流量。(3)即使土壤饱和导水率大到不会产生超渗产流, 由于饱和区的存在, SSiBT在洪水期间也能产生足够大的地表径流, 从而形成洪峰流量。由于考虑了地形引起的土壤湿度空间非均匀形成的饱和区产流, SSiBT改善了雨季逐日流量的模拟结果。
  • 夏季鄱阳湖上空对流系统减弱过程分析
  • 傅敏宁-;郑有飞;邹海波;刘熙明
  • 2013 Vol. 32 (3): 865-873.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80
  • 摘要 ( ) PDF (1204KB) ( )
  • 利用6 h一次的NCEP分析资料和南昌站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6 min一次的组合反射率资料, 分析了2007年7月23日10:00-16:00(北京时)江西西北部幕阜山脉上空对流云团东移经过鄱阳湖主体时明显减弱或消亡过程。同时, 利用中尺度非静力模式WRF对这次过程分别进行了控制性试验(CTR)和敏感性试验(SES)\.结果表明, CTR试验能较好地模拟出对流云团经过鄱阳湖时的减弱过程; 与CTR试验相比, SES试验模拟的鄱阳湖区向外长波辐射值明显偏低, 表明鄱阳湖的存在对过境对流云团有减弱作用; 两试验的地表比热差异造成CTR(SES)试验模拟的地面感热和潜热通量较低(较高); CTR试验还模拟出负的地面感热通量, 即感热从大气向湖体传递; 两试验模拟的地面能量通量的差异导致鄱阳湖主体低层(950 hPa)的风场差异显著, 即在鄱阳湖主体上空出现了一反气旋性环流, 鄱阳湖对过境对流云团的减弱作用是该反气旋环流的辐散下沉造成的。
  • 雷暴微物理过程对电活动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 赵鹏国;周筠珺-;邓德文;刘畅
  • 2013 Vol. 32 (3): 884-893.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082
  • 摘要 ( ) PDF (999KB) ( )
  • 在一维时变雷暴云起电放电模式的基础上, 分别利用对流降水试验合作计划(CCOPE)和夏季雷暴放电与降水研究(STEPS)一次雷暴的实测探空资料进行了初步模拟, 并通过敏感性试验研究了软雹垂直通量、 地面温度和反转温度对雷暴云起电放电过程的影响。模式考虑的冰晶生成机制为Fletcher和H—M冰晶生成机制。对比CCOPE和STEPS雷暴个例的模拟与观测结果,发现垂直电场正负极大值出现的位置与实测结果较接近, 但电场极值差异较大, 模拟结果明显大于实测结果。敏感性试验表明, 当软雹垂直通量增加时, 雷暴云首次放电时间降低, 而单位时间内发生闪电的次数(闪频)随之增大。当地面温度较高时, 雷暴云中负电荷的垂直厚度较小, 雷暴云的正、 负电荷最大密度较大。当反转温度较低时, 冰晶所带负电荷的垂直范围较大。在敏感性试验中, 当模式中地面温度为32 ℃, 反转温度<-26 ℃时, 雷暴云出现反极性电荷结构。该模式能较直观地模拟雷暴发展过程中的电荷结构和电场时空分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