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34卷 第3期 2015-06-28   

目录

论文

  • 西北干旱区夏季强干、湿事件降水环流及水汽输送的再分析
  • 蔡英;宋敏红;钱正安;吴统文;栾晨
  • 2015 Vol. 34 (3): 597-61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5.00049
  • 摘要 ( ) PDF (8172KB) ( )
  • 为深入分析西北内陆干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及其输送通道, 首先, 梳理和评述了过去50年西北干旱区水汽输送的研究进展和问题; 接着, 利用国家气象局信息中心近50年的实测降水及NCEP/NCAR再分析资料等, 挑选更多有代表性的强干、 湿日(月)事件, 再进行环流和水汽输送的对比分析.主要结论如下: (1) 过去西北干旱区各地的干、 湿环流研究共识多, 进展快; 而水汽输送分析依旧众说纷纭.(2) 过去的水汽输送分析联系降水环流不够; 针对西北干旱区降水特点不够; 还应加进数值模拟等分析手段.(3) 在本文诊断分析和先前数值模拟基础上, 指出西北内陆旱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源地在东南沿海一带, 它借助西行台风、 西伸了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及柴达木低压等多个天气系统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南侧东南风急流、 西侧南风低空急流及河西偏东风等三支气流的次第密切配合, 首先, 水汽被输送到四川盆地; 接着, 被北输到西北区东部; 继而, 再被接力西输到河西走廊及南疆盆地东部.谓之“三支气流+两个中转站的三棒接力”式水汽输送模型.它是夏季输向西北内陆旱区的主要水汽输送通道.
  • ERA-Interim地表温度资料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
  • 秦艳慧;吴通华;李韧;谢昌卫;乔永平;陈浩;邹德富;张乐乐
  • 2015 Vol. 34 (3): 666-675.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151
  • 摘要 ( ) PDF (2994KB) ( )
  • 地表温度综合反映了大气和地表植被、 土壤等局地因素相互作用的能量交换状况, 是许多冻土分布模型和寒区陆面过程模式的上边界条件, 对多年冻土分布和活动层厚度估算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检验ERA-Interim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在青藏高原(下称高原)多年冻土区的适用性, 综合比较了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期间高原不同类型多年冻土区3个综合观测场的观测地表温度和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之间的偏差、 均方差、 相关系数、 解释方差、 均方根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结果表明, 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能较好地再现高原多年冻土区3个综合观测场地表温度的基本特征, 并能较好地描述高原地表温度的季节变化.但ERA-Interim再分析年平均地表温度比观测值偏低, 西大滩、 五道梁和唐古拉站依次偏低1.7, 1.0和0.9℃; 地表温度的再分析值和观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和解释方差都较高, 均方差也相近.ERA-Interim再分析地表温度资料对观测站点相对稀少且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高原多年冻土区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可以作为地表温度的有效代用资料.
  • 汛期强降水过程与月内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可能机制
  • 魏晓雯;梁萍;何金海;穆海振
  • 2015 Vol. 34 (3): 722-731.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3.00184
  • 摘要 ( ) PDF (6753KB) ( )
  • 利用19812010年中国753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 NCEP/NCAR第二套逐日再分析资料及实况天气图等, 选取长江中下游32次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 分析了该类强降水过程与月内(10~30天)低频降水的联系, 并重点讨论了形成该类强降水过程的可能机制.结果表明: (1)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具有显著的月内低频振荡周期.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基本位于降水低频振荡的峰值阶段.(2)梅汛期(6-7月)月内低频降水峰值位相前期,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下称西太副高)西伸北进, 高低空急流发展加强.在强降水过程发生期, 高中低层配置出现垂直方向上的最佳耦合; 而台汛期(8-9月)低频降水峰值位相前期, 西太副高东退南撤, 低空急流逐渐南落至长江中下游东南部, 与高空急流相配合, 为强降水过程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3)梅汛期东北亚低频位势高度低值区南下, 与中纬太平洋西传的低频波列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同时西太副高发展加强, 造成了长江中下游降水峰值位相南高北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 有利于强降水过程的发生; 台汛期伴随从热带西太平洋到日本海低频波列的西北向移动, 菲律宾东北部的低频气旋及其北侧低频反气旋的降水峰值位相分别移至长江中下游和东北亚地区, 导致暖湿、 干冷气流在长江流域交汇, 进而造成强降水过程.(4)菲律宾以东洋面低频强对流可作为梅汛期和台汛期强降水过程发生的前期热带信号, 提前低频降水峰值位相10天左右.
  • 一次暴雨过程中两个降水阶段的差异分析
  • 陈鹏;刘毅;刘德;何军;陈贵川;廖芷仪
  • 2015 Vol. 34 (3): 732-74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46
  • 摘要 ( ) PDF (9114KB) ( )
  • 利用NCEP 格点再分析资料和WRF模式输出的高分辨率资料、 自动站降水资料、 雷达资料对2010 年8月1416日发生在重庆的一次大暴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 此次暴雨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降水系统主要有两个: 第一阶段的主要降水系统是低空切变线; 第二阶段的主要降水系统是低空切变线和850 hPa西南低涡, 并且第二个阶段内的降水量较大、 持续时间也较长.风垂直廓线的时间演变表明, 暴雨发生、 发展过程中, 中低层强西南风风速的下传和低层切变辐合的存在对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增强有着重要的作用; 数值模拟分析显示, 第一阶段, 弱的冷平流影响暴雨区, 在低空切变线的作用下, 引起气团在水平方向辐合, 触发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发生、 发展; 第二阶段, 中高层强的冷空气倾入降水区, 850 hPa低涡生成后东移至重庆东北地区, 其低涡附近的垂直上升运动与700 hPa切变线附近的上升运动相耦合, 强迫抬升中低层暖湿空气并再次触发降水区域的中尺度对流系统.
  • 建筑物能量模式的改进及制冷系统人为热排放研究
  • 郑玉兰;苗世光;张崎;包云轩
  • 2015 Vol. 34 (3): 786-796.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35
  • 摘要 ( ) PDF (3211KB) ( )
  • 针对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建筑物制冷系统的排热对城市气候的影响越来越大的现状, 以2010年8月6-7日北京地区夏季典型晴天为例, 开展了对建筑物能量模式(Building Energy Model, BEM)和制冷系统人为热排放的研究.分析发现不同用途建筑物的用电量日变化特征不同, 其与气象因子(主要是气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 改进了BEM模式, 并对制冷系统(空调)能耗和排热进行了模拟.首先, 基于用电量日变化特点模拟不同用途建筑物的排热情况, 表明在建筑物空调制冷系统负荷中, 窗墙传热占60%以上, 人员、 设备产热占30%, 通风设施传热占5%~6%; 其次, 对影响建筑物排热量较大的一些参数进行敏感性试验, 建筑参数中建筑物高度对排热的影响最大, 从18.3 m降低到12 m和6 m, 排热量可分别减少24.3%和49.6%, 紧随其后的是墙体传热系数和新风系数的影响, 而空调设定参数中设定温度从25℃下降1℃, 空调制冷系统排热猛增94.4%; 最后, 根据我国夏季各种类型空调占比情况, 计算出空调排热中感热、 潜热分别为12.69 W·m-2和45.87 W·m-2(约占22%和78%), 为建筑物排热对城市气候影响研究奠定了基础.
  •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信息在林火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张婕;张文煜;王研峰;范广洲;韩婷婷;刘海文
  • 2015 Vol. 34 (3): 797-803.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23
  • 摘要 ( ) PDF (2252KB) ( )
  • 由于现有MODIS火点检测算法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季节的适应能力有限, 因此需要关注复杂地表条件下对森林火灾伴生烟羽的识别问题, 以提高明火点和低温焖烧火点的检测精度.本文基于烟羽扩散对大气气溶胶分布产生的影响, 通过提取火灾区域的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信息来描述区域内潜在火点的烟羽扩散特征, 作为判识火点的辅助手段.利用MODIS资料, 借助暗像元法通过6S模式反演了多个火点及周围区域的气溶胶光学厚度(AOD), 并对明火点和低温火点在不同扩散范围和不同方位角条件下AOD的累积效应对烟羽的敏感性进行实验.结果表明, 利用暗像元法反演出的AOD能明显地表征火灾伴生烟羽的分布特征, 指示烟羽扩散方向及大致扩散范围.当以火点为中心, 取32位方位角, 扩散半径为10 km时, 下风向与上风向的AOD累积效应差异最为显著, 其累积值之比均 >10, 对烟羽检测最为敏感.由此建立烟羽识别条件, 为判识火点提供辅助依据, 有效规避了MODIS火点检测算法对离散火点, 特别是低温火点的漏判.
  • 风观测对障碍物距离要求的定量评估
  • 田东霞;郭建侠;关彦华;陈挺;薛筝筝
  • 2015 Vol. 34 (3): 870-880.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4.00052
  • 摘要 ( ) PDF (7058KB) ( )
  • 为定量评估气象站风观测对障碍物的距离要求, 通过流体力学模式(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对单体建筑物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分析, 并用河北沽源构筑物观测试验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 (1)按照来流风速90%进行风速影响范围评估, 障碍物对风速的影响距离为迎风面上3倍建筑物高度, 背风面为28.5倍建筑物高度; 按风向偏差10°进行风向影响范围评估时, 障碍物对风向的影响距离为迎风面1.4倍建筑物高度, 背风面为6.8倍建筑物高度, 侧风向为2.8倍建筑物高度, 垂直方向上为4倍建筑物高度.(2)对来流风速、 建筑物厚度、 建筑物高度、 建筑物视宽角、 来流风向的敏感性分析表明, 10 m风速、 风向测量对障碍物距高比的要求随背景风速的增大而增大; 随着建筑物厚度的增大, 10 m风速、 风向观测对距高比的要求减小; 当障碍物高度 <6 m时, 对10 m风速、 风向观测影响不明显, 当障碍物高度 >6 m时, 对距高比的要求随障碍物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随着建筑物视宽角的增大, 10 m风速、 风向观测对距高比的要求增大; 来流风向与建筑物呈45° 时, 风速影响区域增大, 风向影响区域水平方向增大、 侧方向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