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气象

第20卷 第1期 2001-03-24   

论文

  • 空中人工引发雷电的正负先导特征研究
  • 张义军;刘欣生;王才伟;肖庆复;张广庶;董万胜;周良才;钟定珠;樊灵孟;陈明理;王道洪;渡边贞司
  • 2001 Vol. 20 (1): 6-13. 
  • 摘要 ( ) PDF (386KB) ( )
  • 通过对1998年8月22日空中引发雷电先导过程的光、电观测资料的综合分析发现,在空中引发雷电的先导系统中存在三个先导过程。①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起始阶段呈小阶梯特征,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20 μs,阶梯的上升时间小于1 μs,随着负先导的下行发展,梯级增长。②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在负先导接地之后,表现出明显的阶梯特性,阶梯之间的时间间隔平均为15 μs。③从地面向上发展的连接正先导由多个振荡脉冲组成,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约为13 μs,连接先导的发展也是梯级的。电场快变化中的高频分量随着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最强的发光是由向下的负先导接地时形成的小回击产生的,强光只集中在空气离化而形成的放电通道部分,光强则随着高度的增加很快衰减,其传播速度约为2.1×10 8m·s -1。在小回击发生之前,向下发展的负先导在接地之前有较强的发光,而金属导线上端向上发展的正先导没有明显的发光。在小回击发生之后,金属导线上端向上正先导的发光强度被增强,其向上的传播速度约为2.4×10 6m·s -1。金属导线部分在小回击发生之后约220 μs逐渐开始熔化发出强光,并向上发展而与前面向上发展的正先导的发光相并合,其传播速度约为1×10 6m·s -1
  • 兰州城区稳定能量及其与空气污染的关系
  • 尚可政;达存莹;付有智;王式功;杨德保
  • 2001 Vol. 20 (1): 76-81. 
  • 摘要 ( ) PDF (299KB) ( )
  • 从能量学的观点出发,提出了描述地面至特定高度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参数--稳定能量,并给出了具体计算方法。根据1988-1992年兰州气象站逐日08:00(北京时,下同)的探空资料,计算了300~1000m每隔50m共15层的稳定能量。利用同期兰州市环境监测站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的兰州城区3种主要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SO 2、CO、NOX)的日平均浓度资料,计算了地面气象要素、低空气象参数、低空风和稳定能量等气象因子与SO 2、CO、NO X之间的相关。结果表明:(1)用稳定能量来描述低层大气的稳定性更为合理一些;(2)在诸多气象因子中,稳定能量与SO 2、CO、NO X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最显著;(3)稳定能量的年变化规律与空气污染浓度的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4)逐月看,各层稳定能量与SO 2浓度之间均为正相关,除7月份以外,大多数层次均通过了α=0.01显著性水平的相关性检验。

短论